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如何通过金融创新化解我国金融市场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金融风险的管理,从宏观和微观等不同层面评估来看,金融市场、金融产品的单一化、同质化已经成为我国当前金融市场的最大风险之一.与此相对照,金融创新所推动的金融市场、金融产品、金融渠道乃至支付方式的多样化及其所带来的金融市场的灵活性,是消化、吸收和化解金融市场风险的非常重要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2.
国内融资渠道及资本市场的单一化、金融产品的同质化是国内金融市场面临的最大潜在风险。笔者在对此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应通过针对性的制度建设、市场创新来规避金融市场风险,并对此进行了具体探讨。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商业银行的发展方式、风险控制能力、金融产品、盈利模式、服务渠道、企业文化等六个方面阐述了商业银行发展同质化现象,提出了商业银行经营发展方式转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声音     
《中国信用卡》2010,(3):6-6
“股指期货的推出将在真正意义上开启一个金融产品创新的时代,缓解产品同质化可能带来的市场共振和系统性风险。”  相似文献   

5.
以中国2005—2021年持有A股上市公司的公募基金为样本,系统考察了基金市场同质化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基金市场同质化加大了公司未来股价的崩盘风险,且在市场行情为熊市和公司独立董事网络中心度高的分组中,基金市场同质化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强化作用更大。机制分析显示,基金市场同质化加剧了股市泡沫风险,同时降低了基金参与公司治理的效率,为股价崩盘埋下隐患。进一步研究发现,同辈基金之间存在明显的调仓模仿行为,在平仓情景下表现为反向模仿,而在建仓情景下表现为同向模仿,这揭示了同质化市场中风险形成的微观机理。  相似文献   

6.
银行客户关系重建模型与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经济处于缓和回升时期,反思引起金融危机的金融体制和模式,特别是对处于金融危机核心的银行来说,重新构建风险可控实现客户价值的金融客户管理模式,无疑具有重大意义。在当前金融高速发展和充分竞争的市场空间中,金融产品层出不穷,且同质化现象日趋明显,单纯地依靠金融产品己经较难  相似文献   

7.
金融科技已经步入科技重塑金融业态的3.0阶段,业务发展趋势的倒逼和自身发展战略的选择决定了科技与银行业的深度融合将成为必然趋势。本文认为,金融科技能够从负债端、资产端、支付端和商业模式四个方面为商业银行的转型升级赋能,目前商业银行金融科技布局明显提速,但需要注意避免业务同质化,并采取一系列有效的风险防控举措。  相似文献   

8.
金融科技对金融系统的影响是全方位的。金融科技在降低金融机构传统风险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金融科技风险,并影响了金融系统的系统性安全。文章在分析金融科技对金融机构的金融业务、金融数据、金融技术、管理决策、机构竞争与收益风险的积极影响因素与消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研究了金融科技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积极与消极影响,提出通过发展金融科技的方式来解决金融科技带来的风险问题,并分金融机构与监管部门两个视角提出了应对金融科技发展的风险管理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9.
金融创新已经成为金融体系促进实体经济运行的"引擎",但在金融创新的同时产生了新的风险,从而对于整个金融系统健康运行以及整个经济产生负面影响.本文从金融创新的方式和内容入手,分析了金融创新风险产生的原因,并总结出金融创新风险的隐蔽潜伏性、快速传播性及系统国际化等特征,使我们对金融创新风险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更好规避和降低金融创新风险所带来的危害.  相似文献   

10.
于鑫 《浙江金融》2023,(4):55-66
本文选取我国A股上市银行财务数据,通过余弦相似度模型测算了银行间同质化水平,并实证检验了银行同质化与系统性风险的关系。结论表明,整体而言,我国上市银行同质化水平的提高可以显著降低其系统性风险,但这种影响效果与银行性质及贷款占比有关。机制检验显示,银行同质化可以通过降低银行个体风险和加强银行业竞争水平的渠道抑制系统性风险。基于以上结论,本文从商业银行个体和监管当局的角度,针对性地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2007年金融危机发生在金融、经济、制度高度发达的中心国家,是由世界经济体系的薄弱环节断裂导致的,是对制度模式、经济失衡和国际货币体系的一种调整.金融层面的原因在于次贷危机,金融创新过度,金融衍生产品泛滥,美国金融体系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金融监管不力、缺失.从经济层面分析,美国国内经济失衡是危机爆发的基础原因,全球经济失衡是2007年金融危机爆发的深层原因,金融危机是市场经济周期运行的必然结果.制度层面的原因主要包括过度干预经济,美国模式的技术缺陷和不合理的国际货币体系.  相似文献   

12.
国际金融危机暴露了现行金融监管制度存在的问题。本文通过研究宏观审慎管理的起源、发展及其与金融危机的关系,分析受国际金融危机危害较深的国家和地区,如美国、英国、欧盟以及日本等在金融危机中采取的金融监管改革措施,结合我国金融监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在我国建立宏观审慎管理框架及框架工作流程设想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美国次贷危机的财务透视以及对我国企业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企业财务的角度透视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指出在危机的产生和发展中,理财观念过于激进,理财工具功能的过度创新,以及财务激励机制的消极面和财务监管的弱化,对于众多的金融企业陷入财务困境,具有关键性的影响。本文的分析说明了金融危机对我国许多企业影响较小的原因,对促使我国企业保持理性的财务行为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2007年金融危机起源于金融、经济、制度高度发达的中心国家,是由世界经济体系的薄弱环节断裂导致的,是对制度模式、经济失衡和国际货币体系的一种调整。金融层面的原因在于次贷危机.金融创新过度,金融衍生产品泛滥,美国金融体系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金融监管不力、缺失。从经济层面分析,美国国内经济失衡是危机爆发的基础原因.全球经济失衡是金融危机爆发的深层原因,金融危机是市场经济周期运行的必然结果。制度层面的原因主要包括过度干预经济,美国模式的技术缺陷和不合理的国际货币体系。  相似文献   

15.
现代金融危机破坏性之所以越来越强烈,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金融市场的复杂性和紧耦合度越来越高,由此导致各类风险的相互作用、相互加强,并最终导致系统风险的形成。该文基于工程学视角描述了这一机制的演变过程及其在此次国际金融危机中的表现,并提出松弛金融系统紧耦合性的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6.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日本金融监管体制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监管的理念及监管体制顺应经济发展要求而不断地演变。在金融全球化背景下,日本逐步形成了监管权高度集中却又不失灵活性的金融监管体制,监管体制改革是政府与金融体系博弈的结果。在经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实践证明日本的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是有效的。中国在今后的金融全球化过程中可以供鉴日本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金融危机将加剧全球货币金融体系变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融危机的爆发及扩散,使得人们对现行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合理性产生怀疑.美元虽然仍将保持主要国际储备货币的地位,但相对地位会下降,这为人民币等其它货币提升国际地位提供了空间.由于经济实力对比发生变化,新兴市场国家将在全球金融体系中发挥更大影响力,金融市场一体化趋势不会逆转.金融危机显示出独立投行模式的缺陷,金融业将更加趋向于综合经营.未来金融监管应与金融创新相适应.公允会计准则、评级体系等也需要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8.
与西方国家发生于正规金融市场、以资产价格爆跌为主要特征的金融危机不同,中国式金融危机主要表现为局部市场发生的区域性民间金融风潮,早期以钱庄等传统金融机构倒闭和挤兑狂潮为主要特征,改革开放后主要表现为非法集资信用链断裂引发的“倒会案”、机构倒闭引发的企业主跑路,以及挤兑狂潮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等。根据历史资料、媒体报道及学术文献,结合田野调查,对各类民间金融风潮具体案例进行系统梳理,并通过与一般金融危机的比较分析,发现区域性民间金融风潮的演化路径也经历“疯狂惊恐崩溃”三个阶段,但在具体成因、影响后果上存在较大区别。民间金融风潮具体成因与市场分割、二元结构下地方金融监管体制缺陷等有关,因此,在应对措施上也应与普通金融危机不同。  相似文献   

19.
以温州为代表的民间借贷危机的发生,折射出我国金融体制方面的制度性问题。金融压抑是民间借贷危机的根本原因,银行大企业集团等参与民间放贷对危机发生推波助澜,紧缩的货币政策是民间借贷危机爆发的导火索。金融深化是化解民间借贷危机的根本途径。民间借贷危机爆发,也倒逼金融体制要加快改革步伐,现在到了该放开金融领域进入和利率管制,打破现有银行垄断体制,建立由市场资金供求决定各种利率水平的市场利率体系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20.
此轮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和蔓延,暴露出仅关注单个机构稳健经营的微观审慎监管框架的不足。认真吸取金融危机的教训,强化宏观审慎管理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要完善宏观审慎分析方法,加强对系统性风险的监测;加强金融监管和协调,实现宏观审慎与微观审慎的互补;建立逆周期调节机制,缓解顺周期性对金融稳定的影响;加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进一步健全金融安全网;积极参与国际金融合作,增强联合应对危机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