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产生于18世纪中叶的相对比较利益理论从技术差异的角度说明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结构和收益的分配.该理论认为在两国都能生产两种产品的条件下,其中一国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劳动生产率均高于另一国,该国可以专门生产优势较大的产品,处于劣势地位的另一国专门生产劣势较小的产品.通过国际分工和贸易,双方都能获利.其原理可概括为: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理论和实践同时证明基于相对比较优势的自由贸易确实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比封闭经济下更多的福利.然而与之相伴的另一结果: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的日益恶化,进而贸易得利的日趋减少,却使得我们不得不对相对比较优势重新进行理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当前世界经济总体形式看好,国际贸易发展速度加快.我国利用比较优势扩大出口,但促进经济发展,不但不能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可能还会陷入比较优势陷阱,导致贫困化增长.可见,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比较优势战略已呈现出不适应性.因此,我国应改变这种困境,选择可以促进我国经济良性发展的对外贸易战略.  相似文献   

3.
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二战后,发展中国家相继采用比较优势战略,获得了比较利益,但却出现贸易条件恶化与贫困化增长的局面,陷入“比较优势陷阱”。其问题的关键在于,随着大量新贸易现象的不断涌现,传统比较优势理论出现不适应性。必须对传统比较优势理论进行重新认识。因此,从理论上对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进行了详尽的比较研究,其结论:竞争优势比比较优势更适合国际贸易发展的实际,具有更强的指导性。  相似文献   

4.
王雷 《商业时代》2012,(34):38-39
根据比较优势极限论,国际分工和规模经济带来的行业产量增加的速度一旦超越世界市场需求增加的速度,产能过剩和贸易摩擦将不可避免。所以,每个国家按照比较优势从事国际分工实际上是有一定的极限的,一旦超越此极限,除加剧贸易摩擦之外,产业之间的"马太效应"显现。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仅仅在短期内成立,一国长期按照比较优势理论参与国际分工将陷入比较优势陷阱。  相似文献   

5.
一、比较优势原则论与竞争优势原则论之争 长期以来,指导国际分工,从而说明自由贸易的基本理论是传统比较优势理论。各个国家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参加国际分工,从而形成对外贸易的比较利益结构。在一般情况下,发展中国家缺资本和技术,而有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发达国家则具有资本和技术资源丰富的优势。因此,基于比较优势原则的贸易格局是:发达国家进口劳动密集型和自然资源密集型产品,出口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发展中国家则进口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也就是说传统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各国只要按照比较优势原则进行自由贸易,就可获得更多的比较利益。  相似文献   

6.
7.
孙志毅 《商业时代》2003,(258):40-41
对外贸易在推动一国经济发展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一国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应采取何种发展战略却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也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在此我们从国际贸易的成因、利益分配以及不同的贸易战略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等几个方面来探讨国际贸易的成长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8.
全球化的进程影响着国际产业分工的布局,20世纪70年代后期,随着国际分工的调整,欧美国家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中国作为承接最多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的国家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受到更多挑战,本文  相似文献   

9.
阮敏 《商业时代》2005,(29):58-58,60
发展中国家通过何种发展战略才能达到发达国家水平,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比较优势战略和赶超战略模式路径,指出仅通过任何一种单一战略,都很难达到目的,尤其对发展中大国更是如此.只有两种发展模式的有机融合,才能持续化的结构升级,从而真正实现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0.
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国际经济理论的新视角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正> 在一个日益开放的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都不可能永久地自我封闭起来,而总是要以一定的强度和方式参与区域分工和竞争。但是,关于区域分工和区域优势形成机制的理论,随着现实的区域分工竞争模式的演化,以及经济学家认识的深化,也处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从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论,到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直至20世纪90年代的竞争优势论,每一次理论的突破都构成了对现实世界的更深刻的诠释。本文拟对有关国际区际分工的理论发展作一些介绍和评述,并指出新理论所具有的政策价值。应当指出,这些理论不仅针对国际贸易和国家间竞争,其结论在相当程度上也可以适用于区域这个层次。  相似文献   

11.
中国外贸发展前景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文静 《国际市场》2009,(12):18-22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GDP总量由1985年的8964.4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30余万亿元,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从1985年的15.644L美元增加到2008年的2.56万亿美元,在世界贸易中的排名由1985年的第32位上升到目前的第3位。对外贸易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随着依存度的不断增长及国际环境的影响,我国外贸发展的前景也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2.
从华交会看中国对外贸易,感觉到的是生意越来越难做了。外贸的倒春寒与市场的萎缩症,让人思考起了一个问题:金融危机下的中国企业,何去何从?在海外需求不断萎缩、贸易环境不断恶化的背景下,与其坐以待毙,毋宁跨出一步。但市场萎缩毕竟是一个残酷现实:为应对金融危机,人们在消费上趋于保守。那么,市场采购的主要考量因素又是什么?  相似文献   

13.
"低碳经济"的概念最早出现于2003年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低碳经济的实质在于提升能源的高效利用、推行区域的清洁发展、促进产品的低碳开发和维持全球的生态平衡,是从高碳能源时代向低碳能源时代演化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发展低碳经济对中国而言,紧迫性显而易见。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产业结构面临着调整的必然性。会展业自1851年在英国举办首场世博会获得成功以来,迅速发展,并已成为一个新兴产业,受到世界各国重视。  相似文献   

14.
对全球贸易保护升温下我国贸易救济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一、当前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特点 第一,美国是全球贸易保护的领头羊.作为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的一举一动对世界各国起着示范效用.  相似文献   

15.
高静  梁昭 《国际贸易》2006,(9):20-22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服务贸易增速超过货物贸易,服务业成为国际直接投资、产业转移、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领域.  相似文献   

16.
刘云  祖华 《国际市场》2011,(7):24-27,10
引用郎咸平教授一段话香港经济学家郎咸平教授在新著《我们的日子为什么这么难》中说,不仅是在生产出口消费品企业打工的农民工工资很低,企业家们也非常辛苦,很多企业家说,他们是在替工人打工,每天晚上12点才能睡觉。因此,企业家也好,工人也好,大家都很辛苦。  相似文献   

17.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边际产业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边际产业的确定 "边际产业"一词是由日本经济学家小岛清在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中提出的.该理论认为,"一国应从已经或即将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开始对外直接投资,并依此进行".  相似文献   

18.
全球性经济衰退及对我国外经贸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全球经济步入衰退期 世界经济增长低于3%、单个国家连续两个季度负增长以及股市呈现熊市特征,仅凭这些指标足以表明,主要发达国家已在2008年下半年、全球经济将于2009年步入衰退.数据显示,2008年第三季度,美国GDI?,增长率下降0.5%,欧元区第二、第三季度GDF连续下降0.2%;日本第二、第三季度经济增长分别下降0.9%和0.1%.初步判断,第四季度上述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仍将继续呈现负增长,且态势将延续到2009年.2008年11月6 Et,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计,2009年全球经济增长率将为2.2%.  相似文献   

19.
20.
中国对外贸易形势2009年春季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在世界经济形势急剧下滑和国内要素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下,中国对外贸易增长呈现了前高后低走势.全年对外贸易总体保持较快增长,但11月开始由升转降. 面对国际市场需求继续下滑的严峻形势,中国政府一方面坚持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增长,另一方面采取调整部分产品出口退税率,改善融资环境和推进贸易便利化等符合WTO规则的措施,努力稳定出口,积极扩大进口.总体看,2009年第一季度进出口继续大幅下降,但3月份已经出现一些积极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