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运用演化博弈模型,从金融制度创新的角度分析了我国区域金融差异的成因和政府之间互动导致差异的演变趋势,探讨了未来发展的趋向,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总体来说,中央政府若想鼓励地方政府进行制度创新,不仅要给以制度上的保护,还要给予资金上的支持。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地方政府也可以模仿或跟随经济发达地方政府的创新,以取得进步。  相似文献   

2.
<正> 陇海—兰新地带是我国具有独特个性的经济地带。历史上,这一地带曾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区域,曾有过最为繁荣的时期。在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由于自然生态的变迁,政治中心的转移,频繁战争的破坏,封建割据的阻隔,交通运输的闭塞,世界经济格局的变换,使得这一地带的经济由发达变为衰退,由开放变为封闭,与世界经济交往减少,  相似文献   

3.
王晶莹 《中国经贸》2013,(24):113-113
危机全球的金融危机,依旧还没有永久止住,依旧在冲击全国各地的经济。西方发展国家在金融危机下,也受到了破坏。在经济增长上同样使得我国金融发展出现危机。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经济体选择应该综合使用,应该善于利用单边金融措施,最好还需联合其他发展中国家以及一些发达中国家,深层次的对金融体制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4.
成思危 《中国经贸》2012,(21):56-57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金融危机,不仅重创了美国金融与经济,也使国际金融体系遭受到“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冲击与考验。在这场金融危机中,中国相对其他国家来说受到的冲击比较小,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金融体系非常完善,而恰恰暴露出我国金融体系中存在着投资银行少、金融衍生品少、效率低下、不够先进和发达等一系列问题,其改革迫在眉睫。目前,我国金融改革应朝着国际化、市场化、系统化发展。  相似文献   

5.
李焱 《首都经济》2010,(2):76-78
一方面是经济的高速发面。另一方面是金融资源的严重匮乏。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已经认识到,金融对开发区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还很不够,借助金融发展的契机,亦庄冀图在区域金融上实现大作为。  相似文献   

6.
闫磊 《开发研究》2007,(5):13-16
自西部大开发以来,中国区域经济政策由经济效率优先发展转向区域协调发展,东中西部的梯度推进使得各地区的区域发展发生了鲜明的变化。就此进行的区域差距研究多半是在基数范围内,而在序数范围内,通过区域竞争力来梳理各区域千差万别的优势和劣势的研究则显得相对较少。文章通过西部大开发以来中国区域竞争力的实证研究来分析东中西部的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势和劣势。  相似文献   

7.
张云 《改革与战略》2009,25(2):79-81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经济发展与金融发展水平配合存在一定偏差。文章利用动态均衡分析区域金融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并以上海经济为例分析我国经济较发达地区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均衡所形成良性的发展通道,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理论和经验研究表明,经济集中不利于一国或地区的金融发展。文章基于2004-2015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对经济集中阻碍金融发展的假说是否适合中国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显示:从总体上看,经济集中阻碍了我国的金融发展;分地区而言,在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经济集中抑制金融发展的假说并没有得到验证,而在中部、西部、东北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集中度明显阻碍了金融发展,尤其是在东北地区。根据上述研究结论,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应该因地制宜地制订科学合理的产业规划,降低经济集中度,致力于提高经济多样性,并以此促进金融发展和长期稳定的经济增长;同时要完善与健全法律制度、金融市场和商业银行运行机制,以实现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9.
在当代,经济学家们一般把经济增长(Economicgrowth)和经济发展(Economic development)区别开来,提出经济发展是指一国由不发达状态向发达状态的转化过程,它不仅包括了经济增长,而且包括了诸如经济结构,甚至某些制度上的变化和内在进步。本文借用发展经济学关于国家经济发展的概念来研究区域经济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0.
长三角作为我国经济金融最为发达的区域之一,其高速增长的区域经济催生出更为紧密的区域经济合作,并由此产生着对跨地区金融服务的强烈需求,这就要求长三角地区必须加强金融合作,使金融资源冲破行政分割的壁垒,在区域内部自由流动配置,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长三角金融合作发展的机制分析与进程设计以及相关政策建议的研究在当前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1.
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经济最发达,最具国际竞争力的地区之一,其经济一体化程度也一直走在全国前列.而金融合作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基础和核心环节.通过区域金融合作,将能促进资本在区域内的有效集聚,实现金融资源在区域内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最终实现区域内经济与金融的联动发展与合轨运行.  相似文献   

12.
农村集体经济的区域差异,使得其发展起点不同,发达与欠发达村落遵循两种不同的发展路径。[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张世晓 《山东经济》2011,(6):99-104
运用中国31个省区市截面数据,通过对金融环境与两类企业融资结构区域效应的实证检验,认为中国中东西部区域金融环境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性,区域金融环境的差异性造成两类企业融资结构的差异性。金融环境市场化程度较高的东部区域,金融资源在市场化配置机制引导下通过间接融资模式明显向优质企业集中;中西部区域的金融资源间接融资配置模式尚未表现出金融环境市场化条件下,金融资源向优质企业集中的显著效应。  相似文献   

14.
当前,混业经营是国际金融市场发展 的主要趋势。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面 临着与世界金融接轨的巨大压力,因此, 尽快实现由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的转变, 是我国金融业未来发展的理性选择。我国 需要立足于本国国情,积极借鉴西方发达 国家的成功经验,为实现真正的混业经营 准备充足的条件。  相似文献   

15.
从行政经济走向区域经济——我国金融制度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其经济活动已经超越了原有的行政区划界限,形成了许多各有特色的、大小不一的经济区。这些跨行政区域的经济区的形成,对封闭的行政区经济是一个革命性的变革,为我国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  相似文献   

16.
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区域金融发展水平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的配合程度存在一定差异,文章利用动态均衡模型分析我国区域金融发展水平与经济增长之间非均衡关系及结果,分析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内在作用机制,并以上海经济为例分析我国经济较发达地区的金融发展水平与经济增长率、各产业占比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区域划分及相应的策略陈树铭改革开放,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促成了农村经济发展一次质的飞跃,农民不仅在物质生活方面有了基本保障,而且在精神生活上也有了一定改善。然而在近期内,除了在中国沿海等一些较为发达的农村地区的农村经济正保持一...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国内外学者已有的研究基础上,结合金融发展理论,首先对中国区域金融发展水平进行了度量,得出东部地区金融发展水平最高、西部其次、中部第三、东北最低的结论;然后利用泰尔指数及其分解法对中国区域金融发展水平差异进行了度量分析,发现中国区域金融发展水平差异在1992年-2009年间呈“U”字型走向;最后利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对中国区域金融发展水平差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证明了中国区域金融发展水平差异是外生因素(政策因素)和内生因素(经济增长速度)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正> 我国存在着大片不发达地区。即使在发达区域中也都镶嵌着少数不发达地区。对于后一种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战略,国内论及甚少,而把关注点放在前一类不发达问题上。对这两类不同的不发达问题,其开发与发展战略是不同的。对前一类地区的经济发展。理论界曾提出过“梯度推移”、“反梯度推移”、“一个半重点”等区际比较式赶超发展战略;而后一类不发达地区的发展战略则属于发达地区内部的经济均衡化战略。这一战略的基本点是:借助于  相似文献   

20.
金融生态环境是影响经济资源流向的关键性因素,在区域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以金融形态出现的经济资源争夺越来越成为区域竞争的核心和焦点。本文在实地调查并学习上海、浙江等经济、金融发达地区和湖南浏阳、宁乡两个县市金融发展的做法的基础上,分析研究不同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