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我们所说的打官司告状,在法律上叫诉讼。根据争诉的性质不同,诉讼可分为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三种。民事诉讼就是通常所说的打民事官司,如:解决财产争执、遗产继承、婚姻家庭等案件。用法律语言讲,民事诉讼是指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的人民法院在双方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  相似文献   

2.
安和新 《活力》2012,(14):35-35
我们所说的法律援助范围是指有关部门根据相关规定确定的可以提供法律援助的事项领域。包括法律援助的对象范围和事项范围两个方面。也就是说法,律援助应当在什么条件下、向什么人、为什么事项提供。法律援助的范围也可以表述为:法律援助机构向需要援助的对象提供救济或帮助,解决与受损人的利益息息相关的各种法律困难和问题。按照目前各国通行的标准一是否进入诉讼程序的标准,可以将法律援助的业务范围分为:诉讼程序中的法律援助和非诉讼程序中的法律援助。诉讼程序中的法律援助又可分为刑事诉讼法律援助、民事诉讼法律援助和行政诉讼法律援助;  相似文献   

3.
一、什么是恶意诉讼 根据恶意诉讼的行为特征和相关法律规定,恶意诉讼的概念可以作这样的表述:恶意诉讼是指当事人滥用民事起诉权,为追求不法、不当利益或达到其他非法目的而提起民事诉讼的违法行为或现象.简单地说,恶意诉讼就是当事人基于恶意提起民事诉讼的行为.从本质上看,恶意诉讼具有侵权属性或滥用权利的违法属性,属于违法行为的范畴.  相似文献   

4.
论民事诉讼答辩失权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答辩失权是民事诉讼的一项特别制度,对保证诉讼公正和效益的实现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在民事诉讼改革的今天,建立一种适合中国法律文化与诉讼传统的答辩失权制度,并建构相应的程序保障制度,以此充分发挥答辩失权制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无救济就无权利,民事诉讼诉权是保障民事权利实现的权利,如果说既判力是民事诉讼的终点理论的话,那么诉权理论则是民事诉讼的起点理论. 一、对诉、诉权和诉讼权利的理解 1.诉权这个概念法律上无明确规定,理论上也有争议.诉、诉权和诉讼权利三者到底如何下定义,如何揭示其本质特征,目前国内这方面的研究大都停留在理论上的探讨,没有将这种理论严格地表述为法律条文.  相似文献   

6.
恶意民事诉讼是诉讼领域中的病态现象,它们不仅不同程度的侵害了他人的合法权益,浪费了国家原本短缺的司法资源,尤其严重的是,一旦恶意诉讼者假国家司法机关之手目的得逞,必然姑息坏人、冤枉好人,造成善恶颠倒、是非混淆,严重破坏司法公正、动摇国家法律权威,甚至引发法律信仰危机。这与我国法制建设的初衷是背道而驰的,也极大地阻碍和破坏了我国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鉴于恶意诉讼无益于社会正气的弘扬和国家的发展进步,本文针对当前民事诉讼领域中存在的恶意诉讼的类型、成因以及遏制对策进行了探讨和研究,期望能对恶意诉讼的遏制和预防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诉讼中和解是民事诉讼中的一项重要制度。本文简单阐述了我国历史上民事诉讼中的“和为贵”思想,结合现行民事诉讼法的内容分析了我国法律关于诉讼和解制度规定的不足及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探讨我国法律对此制度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8.
禾萍 《乡镇论坛》2011,(7):36-36
时下,在农村常有一些当事人在民事诉讼中,由于对法律、法规的不了解,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误区,有的表现为消极对待诉讼,有的轻易放弃了自己的诉讼权利,有的甚至发展成为妨害诉讼,最后懊悔莫及:  相似文献   

9.
可作为诉讼证据的审计工作底稿所包含的法律意义;在民事诉讼中,注册会计师如何运用审计工作底稿进行举证。  相似文献   

10.
正目前,关于刑事案件精神损害赔偿,各国普遍采取两种方法来获得精神损害赔偿,一种是将两者即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完全分开,分别起诉。通过民事诉讼来取得精神损害赔偿。美国法律经常采用这种办法。另一种是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来获得精神损害赔偿。大陆法系国家一般这样做。我国实行的就是这一种办法,即通过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来获得精神损害赔偿。这种办法的特点是,既能节约司法资源、降低诉讼成本,又能使诉讼效率得到很大提高,所以值得保留。  相似文献   

11.
知识窗     
什么是附带民事诉讼附带民事诉讼,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依法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同时,附带解决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迁受的物质损失所进行的诉讼。由于这种诉讼是由刑事诉讼派生出来的,是在刑事诉讼中附带解决的,所以称之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我国《刑法》第31条规定:“由于犯罪行为而使被害人遭受经济损失的,对犯罪分子除依法给予刑事处分外,并应根据情况判处赔偿经济损失。”《刑事诉讼法》第77条也规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造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本案中…  相似文献   

12.
任玲 《活力》2005,(2):101-101
民事诉讼中的审前程序是为了确保开庭时案件的顺利审理而确立的一项诉讼程序。虽然在定位和具体运作方式上有所不同,但世界上法律比较发达的国家大都设有审前程序,且在民事诉讼的实践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房屋登记是房屋登记机构依行政相对人的申请,为其登记房屋权利,将其合法享有的权利在房屋登记簿上记载公示的行为。由房屋登记行为引发的诉讼,一般通过行政诉讼途径来解决。但是由于行政法律关系的产生往往是由民事领域的行为实施后而产生的,故当事人进行诉讼时可能遇到行政诉讼和民事诉讼的交叉现象。作为房屋登记的行政相对人,  相似文献   

14.
<正>当事人陈述是指当事人在诉讼中就与本案有关的事实,向法院所作的陈述。当事人陈述作为证据的一个种类是我国的民事诉讼证据种类划分中的特色。当事人是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主体,由于与诉讼结果有着直接的利害关  相似文献   

15.
<正>民事诉讼调解作为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的一种有效途径,在司法实践中有极大的优越性。但由于民事诉讼调解制度本身存在疏漏和受司法人员的思想认识和观念的影响,使民事诉讼调解在司法实践中出现了种种问题和弊病,有待于进行改进和完善。一、民事诉讼调解制度本身存在的疏漏1.在法律及司法解释中没有调解适用范围的规定,致使调解适用面宽泛,某些当事人非法的目的、行为被诉讼调解的合法形式所掩盖,从而损害了另一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的事件也越来越多,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问题影响着我国的社会公共利益。我国解决消费者纠纷主要是民事诉讼程序,消费者公益诉讼主体资格在诉讼程序中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尽管我国对原告主体资格做出了新的规定,即除中国消费者协会外,法律规定或者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授权的机关和社会组织也具有起诉主体资格。但我国对消费者公益诉讼主体资格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仍然需要立法者充分考虑我国国情以及不断通过司法实践进行完善。本文从"主体资格"角度出发,探讨我国消费者公益诉讼主体的种类以及范围,并对我国消费者公益诉讼主体资格的完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法律赋予无诉讼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以法定代理人的诉讼地位,令其居于诉讼代理人的地位与当事人并列构成民事诉讼参加人,同时规定监护人应承担裁判结果。但是,如果是为诉讼代理人之法定诉讼代理人,仅为代为诉讼,何以要承担责任?如果基于监护制度设立目的的考虑,要让监护人承担责任,应赋予其何种诉讼地位,或者说,对其诉讼地位应如何予以规定?  相似文献   

18.
赵志玉 《活力》2013,(4):35-35
虚假诉讼是指当事人为获得非法利益规避法律的规定义务.虚构或串通民事法律关系的相对人.以伪造证据、虚构事实等手段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实现非法目的。虚假诉讼是侵害国家利益、他人的合法权益,浪费国家的司法资源,扰乱正常的诉讼秩序,增加诉讼成本,浪费诉讼时间,给当事人本身增加了经济负担,其恶劣行为必须坚决打击。  相似文献   

19.
虚假诉讼的存在,既对合法民事权益主体的利益造成侵犯,又损害司法的公信力与权威。虚假诉讼的产生,主要由利益驱动、我国诉讼法规定的某些程序的不足、证据制度若干缺陷及法律对于虚假诉讼行为缺少制裁性措施等多方面原因所造成。因此,为了防范及规制虚假诉讼,我国有必要在民事诉讼立法及实践中强化诚实信用原则的规定,明确虚假诉讼的法律责任、严格法院调解、完善证据制度、完善第三人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20.
<正>当事人陈述是指当事人在诉讼中就与本案有关的事实,向法院所作的陈述。当事人陈述作为证据的一个种类是我国的民事诉讼证据种类划分中的特色。当事人是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主体,由于与诉讼结果有着直接的利害关系,决定了当事人陈述具有真实与虚假并存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