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政府预算改革:我国构建公共财政框架的关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玮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1,3(5):69-72
我国财政改革的目标就是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公共财政".西方国家几百年的公共财政实践已经表明现代政府预算制度对于"公共财政"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我国"公共财政"框架的构建也应从改革现行的政府预算制度入手.当前进行的以部门预算改革为切入点、多项改革措施配套推行的预算管理改革就是我国构建"公共财政"框架的一个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会计改革加快,预算会计作为会计的一个组成部分面临着国际化问题。我国预算会计制度将面临着严重的考验,预算会计必须以新的形式和世界接轨。预算会计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3.
施锦明 《福建财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4)
我国现行预算编制改革主要在于延长预算编制时间,完善预算编制内容,改变预算编制形式,改变单位预算编制方法,改进预算编制方法,重新划分预算编制职能,引进先进编制手段,理顺关系,配套进行。 相似文献
4.
建立完善的政府预算制度是全面构建我国公共财政的决定因素。本文建议采用“小政府”培育大市场,用市场力量推进我国政府预算制度改革的方式,全面构建我国公共财政体制,并就预算的编制、通过、执行和监督等各环节,提出完善政府预算的具体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中国政府预算改革取得明显进展,初步形成了以公共财政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为主要内容的政府预算体系,但与公共财政建设要求相比仍有待进一步健全。本文在对世界范围内政府预算改革目标转换进行深入考察的基础上,从公共财政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和社会保障预算等不同层面总结分析了当前中国政府预算的差距,并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政府预算改革方案进行了讨论。最后,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与公共财政预算衔接为例,对政府预算改革实施过程中将面对的问题展开了更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公共财政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运行模式,公共财政必然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政府预算制度。真正意义的政府预算是公共财政确立并存在的典型标志,有财政计划不等于就是政府预算,政府预算的精髓是法治化。我国预算制度的改革必须以维护预算完整性为宗旨,以编制部门预算为关键步骤,以强化预算监督为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7.
政府公共支出预算是政府公共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社会成员提供大体均等的公共服务所需开支的分配计划。它涵盖政府基本活动的范围,反映政府活动的方向,是调控宏观经济、促进社会事业发展、实现政府职能的重要保障,也是政府支出管理的核心任务。 相似文献
8.
乐国友 《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6,19(6):38-40,67
随着我国公共财政体制的逐步建立,如何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如何评价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益等问题开始变得突出起来.因此,分析和借鉴OECD成员国的有益经验和做法,逐步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1994年以来的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是1994年启动的为适应分税制而进行的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自然延续和重要构成。一系列的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措施,促进了1994年分税制改革的实施,基本履行或完成了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阶段性任务,并向着构建符合现代财政制度要求的财政管理制度不断迈进。本文在重点对分税制实施以来的预算管理制度改革进行系统评估的基础上,认为未来的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应按照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路线图与时间表,构建符合现代财政制度要求的预算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0.
刘寒波 《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2):39-41
科目和表格的设置是现代政府预算管理的基础工作,我国现行的科目和表格虽然经过频繁调整、修订,但仍然不能满足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共财政的要求。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增强预算的透明度,提高预算管理效率是改进和完善我国预算科目和表格的基本目标。 相似文献
11.
张晓磊 《陕西省行政学院陕西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3):52-54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党中央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概括。体现了我们党对经济发展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从“发展是硬道埋”到“发展是第一要务”再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表明我们党对于发展的认识越来越全面、越来越深刻、越来越科学。科学发展观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正在逐步引导和指导我国各行各业的具体实践。新的发展观呼唤新的正确的政绩观,科学发展观的实践,必须有正确的政绩观的支持。随着新的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理念的提出。政府预算绩效管理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2.
孙鹏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8,21(5)
自1999年以来,我国公共预算体制改革在局部取得了很大进展,然而对未来预算改革的整体性思路和具体路径却缺乏共识。在此背景下,引入公共财政领域最具影响的渐进主义理论,结合中国预算体制的实际情况,提出渐进主义视角下我国预算体制的框架。在此框架内,从技术与政治两个角度分别提出我国政府内部预算改革与人大预算改革的路径。 相似文献
13.
肖建文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2):38-40
三公经费管理作为反映财政预算单位拨款支出的活动,在财政预算管理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研究三公经费管理中存在的弊端,解读公共预算在三公经费管理活动中所起的实质作用,进而提出规范优化治理的对策。从公共预算管理的角度阐述三公经费,寻求实现三公经费公开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4.
王宝顺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1,9(1):91-96
地方政府预算是我国预算管理体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新形势下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地方政府的积极行动,同时地方政府预算关系到许多方面的利害得失。全面认识我国地方政府预算的现状和可能的改革思路是必要的。基于此本文从地方政府预算的存在原因等五个方面回顾了学者们对地方政府预算的研究,为进一步研究和实践地方政府预算提供一个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5.
王庆 《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3):17-23
始于2000年的部门预算改革推行已有十多年,虽已实现统一收支、细化预算和加强约束等要求,但还是存在改革目标模糊、行为主体职责不清、编制内容不够完善和编制结果使用不理想等问题,这影响到部门预算所能发挥的更加积极的作用.通过对存在问题的梳理,寻找下一步推进我国部门预算改革的民主路径、效率路径和规划路径,使部门预算在预算编制的程序民主、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率和预算行为的科学规划方面得到提升,从而有助于发掘围绕部门预算改革所能产生的深远涵义. 相似文献
16.
17.
预算分配权是中央与地方、地方各部门进行预算分配的主要标准。预算分配权从层级关系上可划分为纵向预算分配权和横向预算分配权,其中纵向预算分配权是指预算权在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划分,横向预算分配权主要是指预算权在地方政府内部以及地方政府与人大之间的分配。预算权在纵向和横向分配的不合理是我国预算软约束形成的重要原因。从预算分配权这一制度层面客观、直接地探究我国预算软约束的形成机理,可以为我国加强预算管理、硬化预算约束提供新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公共预算是通过分配有限资源来实现人类各种不同目的的公共行政活动,目前是公共行政的核心所在。为解决如何分配资源的问题,美国公共预算领域产生并发展了多种预算研究途径,戴维.H.罗森布鲁姆将它们归纳为管理途径、政治途径与法律途径。本文试图从该视角入手,以此对美国公共预算改革进行历史的回顾,探析公共预算改革的发展趋势,从而阐明在实践中运用各种预算理论解决不同预算问题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