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 毫秒
1.
民营企业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基于相关理论模型,本文提出,最优的环境税政策应该考虑它对民营企业生产活动产生的不利冲击、民营企业在绿色技术创新投资方面的倾向及其进行生产方式转换的能力等因素。同时,应结合运用环境税政策和绿色技术创新补贴政策,通过建立环境税返还机制,在民营企业向绿色增长方式转变过程中给予有力又有效的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2.
自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得到了空前发展,市场经济转型初步完成,国内涌现大批民营企业,这些民营企业很快便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不仅促进着经济建设,更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但随着经济速度的不断加快,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许多民营企业在经营发展中面临困境。在我国进入WTO后,为外国企业进入中国市场提供了更多机会。国内企业不仅要面临本土竞争,还要承受来自国际市场带来的压力和挑战。在这种新的经济环境下,企业想要持续发展下去,技术创新无疑是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此,民营企业应不断提升自身技术创新能力,进行技术创新。本文将针对民营企业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3.
合作型创新: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技术创新形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民营企业规模小、技术含量低、竞争能力差,在国外进行FDI时很难与东道国的公司进行竞争.民营企业的现状和特点决定了在技术创新时不能背离民营企业的现状,要结合企业特点采取技术合作、技术联盟等灵活多变的合作型技术创新机制.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出台多项政策措施,优化民营企业政策环境,支持民营企业增信融资。基于民营企业融资的相关文献,总结梳理了民营企业融资的影响因素,运用2008—2018年上市民营企业样本数据,对民营企业融资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对民营企业融资形成"挤出效应"的同时,也可能存在"溢出效应";国有企业对财政金融资源的利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营企业的融资能力;同时,直接融资发展不足,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民营企业的融资约束。基于此,建议通过推动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有序转型、推行"竞争中性"原则打造公平市场环境、支持民营企业加大直接融资等措施,进一步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问题。  相似文献   

5.
吉林省中小型民营企业在吉林省的经济增长中已成为一支重要力量。它规模虽小,但竞争和创新意识较强,经营灵活,对创造就业机会、活跃经济、增加出口、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改善市场结构、完善市场机制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目前我省中小民营企业在发展中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其中企业制度问题就较为突出。因而,要提高中小型民营企业的竞争力,使其更有效地为吉林省经济服务,必须加强其自身的企业制度创新,促进其高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资本市场主动服务"三农"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河南省涉农民营企业发展为例,分析了涉农民营企业上市融资对"三农"发展的重要意义,指出了涉农民营企业上市融资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围绕发挥资本市场服务"三农"作用,提出了推动涉农民营企业上市的几点建议,主要包括:着力于支持涉农民营企业上市融资,提高辐射带动能力;加大省级政府对涉农民营企业的统一组织协调;加强投资银行等中介机构对涉农民营企业上市的辅导和支持;高度重视农村地区专利技术等知识产权的保护和规范工作。  相似文献   

7.
韩鑫 《中国外资》2022,(2):86-87
民营企业既是创业就业的主要领域,也是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其中绝大多数是中小企业.2019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两年来,中小民营企业转型发展支持举措成效如何?  相似文献   

8.
陈静 《现代金融》2010,(5):32-33
近年来.民营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渐显现,据统计,我国民营企业的数量已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6%。雇佣了75%的城镇劳动力,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5%.上缴税收占46%.同时60%的专利由民营企业发明,75%的技术创新和80%以上的新产品由民营企业开发。  相似文献   

9.
在“技术创新全球化”和“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的背景下,中国民营企业正以新的目标、新的组织、新的结构、新的动力步入全球分工体系,成为中国经济新的支撑点。然而民营企业在纵深发展中出现了许多制约因素,有的甚至形成了瓶颈。一、我国民营企业融资困境的成因分析(一)民营企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高管政治关联与我国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关系。通过对2009年~2014年创业板上市的民营企业的研发投入比例进行回归分析发现,高管政治关联与企业的研发投入之间存在着显著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1.
刘莹 《济南金融》2004,(6):58-59
改革开放以来。民营企业在吸纳就业、活跃市场、促进技术创新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随着民营企业的快速增长.其对金融支持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能否融通资金已经成为影响民营企业发展的关键问题。然而,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狭窄,既不能依赖于一个稳定的短期资金市场.也无法在长期资本市场获得支持。笔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相似文献   

12.
浅谈我国民营企业开展跨国经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浩波 《南方金融》2002,(11):61-62
中国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推动中国市场化进程及技术创新的主力军。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顺利加入世贸组织,我国的民营企业为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纷纷走出国门,大力开展跨国经营,开拓国际市场。本文从我国民营企业开展跨国经营的动因入手,对我国民营企业开展跨国经营的竞争力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民营企业在跨国经营中整合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以提高国际市场的竞争力的构想。  相似文献   

13.
目前,民营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市场繁荣、技术创新和扩大就业的重要基础,也成为我国体制改革、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和对外开放的重要推动力。本文就民营企业资本运营的具体情况,剖析民营资本运营难以突破瓶颈现象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以促进民营企业的资本运营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一大批中小型民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迅速成长,它们的存在与发展对推动国民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解决劳动力就业,方便群众生活,促进市场竞争和技术创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我国的中小民营企业由于主要集中在一些传统行业,发展良莠不齐,生产经营规模普遍不大,技术研发及产品生命力不强,管理制度缺失,业主短线投机心理严重,财务管理、会计核算基础工作相对薄弱等原因,导致其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不强,可持续发展空间较小,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还处于弱势地位。  相似文献   

15.
王文豪 《中国外资》2022,(1):100-101
2021年,我国500 强企业中,民营企业数量249家,比2020年增加了13家,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在数量上、规模上的差距越来越小. 在创新就业、生产技术创新和税收等领域,民营经济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民营企业引导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转移,为政府职能转变增添了新活力.不仅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而且开拓了国际市场.民...  相似文献   

16.
《会计师》2017,(16)
文章以2015年99家浙江省民营企业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相关的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政治关联"对浙江省上市民营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没有显著影响,盈利能力与会计信息质量披露水平呈负相关,公司规模、发展能力和偿债能力均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其对会计信息质量披露水平的影响并不显著。这可能与浙江省良好的区域管理制度和依法办事的执法氛围有关,也可能与企业树立和强化优质企业形象有关。  相似文献   

17.
<正>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民营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对于提升市场竞争水平、提高市场效率、促进技术创新、扩大就业、增强经济活力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民营小微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并将解决民企信息不对称,信用不充分作为破题的重要抓手。民营经济发达的福建省泉州市素有"民营特区"的美誉,是创业创新创造的活力之都。诞生并根植于此的福建品尚征信有限公司(下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债券违约事件频发,民营企业首当其冲。对民营企业而言,债券违约有其共性方面的原因。通过对康得新复合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得新")的分析,发现投资风格、筹资渠道、内部控制等方面是其债券违约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民营企业应谨慎制定发展战略、完善公司内部控制及提高财务管理能力等相关风险防范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2006-2013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为样本,对税收优惠与企业技术创新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税收优惠对企业研发投入具有显著激励效应,但对创新产出的激励作用则不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税收优惠对不同产权性质、不同地区和不同规模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对民营企业、东部地区企业及大规模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作用更大。本文结论深化了对税收优惠与企业技术创新关系的认识,对进一步完善税收优惠政策、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民营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给我国带来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就业岗位和90%以上的企业数量,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当前民营企业面临的融资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