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胀攀升令经济形势剧变 近期的通胀压力不断攀升令经济形势大变。随着能源价格刷新高位,世界各地的央行均须面对不断增加的通胀风险。香港消费物价通胀于6月份攀外至6.1%,是自2007年8月以来的最高位。更令人忧虑的是,价格上升所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泛。  相似文献   

2.
200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又是全面贯彻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在这一年中,我们既有继续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的较好基础和机遇,又面临着各种复杂的问题和巨大的困难。保持经济运行的稳定,经济社会取得进一步发展的任务艰巨而繁重。  相似文献   

3.
赵伟 《中国经贸》2011,(5):55-55
2010年全年中国CPI上涨3.3%,物价在人们担忧中攀升,通胀到底离我们有多远?中国这外,其他国家是否正在饱受通胀的肆虐?  相似文献   

4.
《环球财经》2010,(12):117-117
近日收到短信一条:一酒肉朋友说要改做道义朋友,问为何?他说,最近物价飞涨,酒和肉涨得尤其凶猛,酒肉朋友做不起了。  相似文献   

5.
香港通胀压力继续上升,5月份消费物价涨幅急升至5.2%的34个月以来高位。食品及住屋仍为推动通胀的主要动力。前五个月,逾半的消费物价升幅,是缘于食品及住屋租金成本的上升。  相似文献   

6.
香港通胀压力继续上升,5月份消费物价涨幅急升至5.2%的34个月以来高位。食品及住屋仍为推动通胀的主要动力。前五个月,逾半的消费物价升幅,是缘于食品及住屋租金成本的上升。  相似文献   

7.
那边厢,奥运开幕以来中国运动健儿天天夺金,凯歌高奏;这边肩,香港通胀持续数月,犹如一场马拉松赛,赛程漫长而艰辛,考验着每个港人的智慧和体力。同马拉松赛的奥运选手不同,港人跑赢CPI是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8.
赵伟 《浙江经济》2011,(18):32-32
短期内物价可抑,且有下行迹象。短期有多短?一两个季度内。就接下来的这个短期时段来看,至少有三大因素在促成通胀逆转:  相似文献   

9.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2008年的宏观调控指明了方向:首要任务是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基调是“控总量、稳物价、调结构、促平衡”。  相似文献   

10.
今年1、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涨幅分别达到7.1%和8.7%,引起了广泛关注。受多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经济运行中既有防过热、防通胀的压力,也有经济下滑的隐忧。在这种情况下,宏观经济政策应审时度势,相机抉择,在控制物价大幅度上涨的同时,保持国民经济稳定发展,防止经济大起大落。  相似文献   

11.
外围环境仍未明朗今年前两个月,香港总出口保持强劲势头,增长26.4%。展望全年,香港出口前景存在不明朗因素。工业国家虽已摆脱经济衰退,但复苏步伐依然缓慢。举例而言,美国方面,尽管经济前景趋好,但依然面临重重困难。美国失业率仍接近9%的水平,而且楼价持续下跌,显示楼市仍然疲弱。欧元区的债务危机仍有待解决,加上不少欧洲国家将要减债灭赤,亦令当地的经济前景蒙上阴影。  相似文献   

12.
屠海鸣 《沪港经济》2008,(10):12-13
上期写完《香港通胀马拉松、特首派糖急纾困》一文,笔者一直在关注此“马拉松”何时能放缓,何日为尽头。然而,就在9月5日新一届立法会议选举的前两日,不仅“马拉松”还在持续,连恒生指数这个经济寒暑表也大泻456点,17个月以来首次跌穿20000点心理关口。看来,“马拉松”的终点还早着呢!  相似文献   

13.
14.
赵晓 《宁波经济》2011,(2):38-39
2010年12月20日起,存款准备金率将再次上调0.5个百分点。这是央行2010年以来第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如此频繁的紧缩信号使人不免加重对通胀的预期,同时也将市场预测的下一次加息时间进一步提前。  相似文献   

15.
做好通胀中长期化的应对措施,适度放宽通胀容忍力度,实现以转型促发展、以发展稳物价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2011年1月至4月累计,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增长5.1%,比去年同期加快2.7个百分点,比四季度加快0.4个百分点,其中3月份达到5.4%,创2009年以来的新高,4月份物价增幅比3月份稍有回落。由此可见,我国物价上涨的短期压力依然偏大。由于导致物价上涨的主因不是货币“超发”,而是“双重价格冲击”,因此,通常的抑制通货膨胀的措施对解决我国当前物价增长偏高问题作用不大。  相似文献   

17.
18.
张捷 《环球财经》2010,(9):58-61
目前全世界负债所造成的通胀趋势,非一国之力可以抗衡,欲想阻止只能是螳臂挡车。因此当今世界各国经济面临的根本问题不是会否通胀的问题,也不是防止通胀的问题,而是怎样通胀的问题 对于世界为什么会“必然通胀”这个结论,得从世界各国的负债说起。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各国都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负债迅速增加,与此同时,美国的金融衍生品泡沫尚未完全挤出。在经济危机初期,由于人们对于市场的谨慎,更倾向于持有现金,以前各种被炒热的资源在需求不足下回落,过剩的产能完全可以弥补短期保障的需求,因此危机开始不久后所表现出来的就是通缩和美元走强。但是随着危机的发展,各国政府的“大撒把”,终将有人要对各国的救市和债务买单。要走出危机,世界进入通胀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19.
2001年在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缓的情况下,中国经济仍然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低位平稳的物价水平,反映出良好的经济运行质量;2002年如果扩大内需政策卓有成效、市场需求潜力得以发掘和没有外在特殊因素影响的情况下,物价水平仍将有望继续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在日本国内围绕着应否采用“通胀目标法”一直展开着激烈的争议,研究和分析日本型“通胀目标法”的内容及实质,可期为我国在对“通胀目标法”这一新事物的研讨提供一个新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