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企业技术开发》2012,(15):13-15
<正>"十一五"以来,湖南省农村科技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农村科技投入不断增加,新的重大成果不断涌现。2011年,我省成功创新、转化、推广了农业重大科技成果100余项,尤其是第三期超级杂交水稻百亩片亩产突破900公斤,刷新了水稻大面积亩产的世界纪录,杂交水稻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油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正式落户湖南,国家农村农业信息化示范省建设也正式启动,我省的科技成果转化率已达70%,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2.
推动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的十项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一五"期末,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达到52%。农业科技已成为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十二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攻坚阶段,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任务更加艰巨,必须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增强农业科技支  相似文献   

3.
数说新闻     
《政策与管理》2008,(19):10-10
粮食 全球粮食供应吃紧,杂交水稻一颗种子身份千万 1180万元 9月15日,在杂交水稻科技成果展示与拍卖会上,中稻品种“两优1128”经过8轮竞拍,最终以1180万元成效。该品种亩产775公斤,穗大粒多,高度抗倒。  相似文献   

4.
“九五”期间,云龙县的科技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比“八五”期间提高了7个百分点,达到了28%,其中,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了9个百分点,达到了33%。杂交玉米品种、水稻旱育稀植、烤烟高产优质栽培等技术的覆盖率均达90%经上,大幅度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特别是水稻  相似文献   

5.
<正>为全面部署"十二五"农业科技工作,充分发挥科技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和《农业科技发展规划(2006-2020年)》,编制本规划。  相似文献   

6.
《乡镇论坛》2009,(7):32-32
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创造了世界首例杂交旱稻“沪旱1A”后,又获得新突破。“旱优3号”已经获得审定,在节约水资源50%的条件下实际亩产量首次突破了500公斤。一般的水稻亩产大概550~600公斤,而杂交旱稻在节约用水50%的情况下仍可以达到500公斤,产量最高的“旱优3号”甚至达到504.97公斤,与大面积生产的杂交水稻产量基本相当。  相似文献   

7.
《乡镇论坛》2009,(31):31-31
一种优质、高产、早熟、抗病的双季水稻在盘锦研发成功。该品种不但获得了国家专利,创下北方早熟水稻收割的纪录。并且填补了双季水稻北方种植的空白,被农业部大米检测中心检测为国家优质一等米。他们研发的517优良品种第一季亩产1520斤,第二季亩产1040斤,同时种植北方双季水稻比常规水稻每亩节水300立方米,这对于视粮食为生命线的中国来说,意义非同寻常。  相似文献   

8.
《经营者》2008,(3)
入选理由:袁隆平发明的杂交水稻不仅吃饱了全中国,而且每年光增产的粮食就可以多养活7000万人,这个数字相当于世界上每年出生人口的总量。2007年,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世界上最强大的种业企业——美国先锋公司签署全面科技合作协议。中美两家世界一流的技术与产业"大鳄"展开合作,老袁的目标是,在中国以外的亚洲和非洲地区,推广杂交水稻种植,以"温饱全人类"。  相似文献   

9.
隆平种稻     
许多人都知道袁隆平院士是我国当代杰出的农业科学家,享誉世界的“杂交水稻之父”。但对于他当初为何会萌发研究杂交水稻却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10.
隆平高科,我国第一家以科学家名字冠名的农业高科技公司。借助"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科研成果和品牌价值,该公司的科技成果被6个国家大面积种植,20多个国家引种试种。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抓农业农村工作,首先要抓好粮食生产。”“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一项技术能够创造一个奇迹。”享誉世界的杂交水稻专家袁隆平用毕生精力研究、应用、推广杂交水稻技术,不仅为我国的粮食生产和农业科学做出了杰出贡献,还用杂交水稻技术造福世界。本期我们刊发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研究员辛业芸的文章,追忆袁隆平的光彩人生,深切缅怀他的科学精神和崇高风范,学习他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优秀品质。  相似文献   

12.
水稻是福建主要粮食作物,大力发展杂交水稻,是省粮食增产的重要途径。1991年国家下达《执行杂交水稻综合标准》重点计划项目后,省标准计量局会同省农业厅提出实施方案。当年8—9月在福州、泉州、永定等6个市县落实试点方案。6个试点县市共安排杂交水稻标准化示范田2.87万公顷,其中中  相似文献   

13.
《企业技术开发》2004,23(6):69-69
湖南金健米业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粮食系统的第一家上市公司(股票代码:600127),是首批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十五”第一批国家级科技创新型星火龙头企业、全国优秀食品工业企业、国家水稻工程优质米示范基地。现有总股本  相似文献   

14.
西部高校农业科技服务的SWOT分析——以宁夏大学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文侠  刘明 《价值工程》2013,(28):254-256
用SWOT分析方法,对宁夏大学农业科技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进行了系统分析。在学校发展、人才培养、地理气候环境和宁夏地区国家发展规划等方面进行了深入阐述。提出了宁夏沿黄经济区国家战略和教育部"一省一校"政策契机下,实现国家在地方的经济发展规划与自身农业科技实力的协同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单莉莉 《活力》2013,(15):24-24
坐落在三江腹地的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始建于1949年.是黑龙江省成立最早、规模最大、水稻专业学科较为齐全的省级科研单位,也是国家水稻原种基地、国家优质水稻科研基地、国家水稻品种改良分中心、博士后科研分站。现有在职职一59人.含科技人员44人。其中研究员8人,副研究员17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贴5人:博士5人,硕士30人。技术力量雄厚,科技优势明显.科研成果和技术储备丰富。  相似文献   

16.
郭健 《英才》2005,(8):49-50
正当国内“转基因派”因新一届农安会的“平衡发展论”郁闷之时,6月24日,由“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领衔,湖南西城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和长沙市科技风险投资公司三方合作成立的杂交水稻基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正式挂牌成立。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国家对于农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已成为当前农业发展关注的焦点。农业科技创新不仅是当前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更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以开辟新的农业道路为目标,推动农业产业的发展。本文就农业科技创新进行研究,分析了其对农村经济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正>日前,全国科技信息服务网北京科技信息服《务节点建设项目全面通过验收。该项目由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主持,通过树立"主题科技信息资源建设"与"科技信息精准服务"的全新建设目标,与"北京市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站农村管理信息  相似文献   

19.
玉邦 《乡镇论坛》2010,(23):17-17
北流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南部,是全国农业百强县(市),是广西第一个实现亩产吨谷的县(市),有"水稻高产之乡"的美誉,水稻免耕抛秧面积居全国县(市)第一。多年来因工业化进程加快,用工量大增,农村青壮年劳力纷纷"洗脚离开田地",加入上班族行列,出现农村劳动力缺乏问题,尤其是在夏收夏种期间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60年代,在地球的东方一个文明古国的广阔土地上,爆发了震撼世界的第二次“绿色革命”。在这场“绿色革命”中,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省政协副主席袁隆平摘下绿色王国中“杂交水稻”这颗瑰丽的绿宝石。由于他在杂交水稻研究领域取得了杰出成就,国际同行誉之为“杂交水稻之父”。有人甚至将他的杂交水稻发明誉为中国继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之后的第五大发明。袁隆平因此获得了迄今为上独一无二的国家特等发明奖,并获联合国粮农组织颁发的拯救饥饿奖等8项顶尖级国际大奖。1998年,一家权威的知识产权评估认定袁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