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金融体制改革进程中专业银行模式之争十年来,我国金融体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取得很大成果。其中之一是改革了单一的、大一统的银行体制,建立了以中央银行为领导、国家专业银行为主体、其它多种金融机构并存和分工协作的金融新体制(简称中央银行——专业银行体制)。这种金融结构多元化的新  相似文献   

2.
专业银行实行企业化的金融体制改革,由于没有将建立健全内部经营机制,提高经营素质放在首位,加之其他方面的改革不配套,因而出现了信贷过度扩张,资金周转迟缓,盲目竞争导致金融秩序混乱等问题。在治理整顿期间,中央银行加强宏观调控、持续收紧信贷和货币的情况下,专业银行能否走出超负荷经营的困境,继续坚持企业化改革的方向,如何把治理整顿金融秩序与专业银行的企业化改革结合起来,有必要就此进行深入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沈润仁 《新金融》1991,(5):33-35
我国金融体制的改革,已经形成了一个以中央银行为领导,以专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饥构并存的新金融体制。  相似文献   

4.
各家专业银行成为自主经营的金融企业以后,相互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一方面,竞争促进了各专业银行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改善服务和注意资金效益;另一方面,在信贷规模、货币投放、贷款利率和资金清算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若不予以重视并认真加以解决,势必影响金融改革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转变,是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实现政策金融与商业金融分离的重要步骤,是实现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组织体系,建立统一开放、有序竞争、严格管理的金融市场体系的重要环节。作为我国专业银行之一的中国银行,如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照国有商业银行的方向,大胆探索和构制中国银行转换经营机制的目标模式,已成为焦点问题。结合工作实际,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信贷资金运行中的突出问题与对策钟作光,代欣政,简忠山今年我们对专业银行信贷资金进行了重点审计,发现当前专业银行在信贷资金运行中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如果不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将给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过渡带来严重影响,也不利于国家宏观调控措施和金融政策的...  相似文献   

7.
《银行工作暂行条例》,对中央银行和专业银行的职责作了具体规定,理顺了中央银行和专业银行的关系,从而为银行正常发挥金融调节作用创造了有利条件。过去总认为中央银行是搞宏观的,专业银行是搞微观的,宏观要控制,微观要搞活,把中央银行与专业银行的工作对立起来。1984年第4季度出现的信贷  相似文献   

8.
<正>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适应这个目标的要求,我们必须改革现行的金融体制,建立以中央银行为领导、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分工协作的金融组织体系。而金融体制改革最关键的一环就是促使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过渡,实行企业化管理。下面就专业银行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一些问题作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为了进一步适应金融体制改革,完善金融系统会计工作的法规,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最近颁发了《全国银行统一会计基本制度》(试行本)。这一制度的颁发,标志着金融系统的会计工作,向会计核算规范化、制度化迈进了一步,对提高会计核算质量和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一、制订统一会计基本制度,是金融体制改革深入发展的需要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一个以中央银行为领导,专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社会主义金融体系已初步形成。在这个体系中,由于人民银行、专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各自的对象、任务和职能不尽相同,会计工作的对象、任务和作用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之,人民银行1979年颁发的《会计基本制度》已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必须根据人民银行、专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会计工作的职能,及  相似文献   

10.
所有权与经营权可以适当分离,是落实国营企业自主权、实行多种经营形式、把企业搞活的重要理论依据.如何从我国专业银行的特点出发,探索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具体途径与形式,就成为当前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完善金融企业机制的关键.专业银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客观必然性现代经济向商品化,货币化发展,使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已成必然趋势,这在多种经济形式的社会中,表现尤为明显.在指令性的产品经济体制下,金融系统集中统一的程度又远高于其他产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合一,抑制了专业银行的企业性质与经营的职能,专业银行由于缺乏必要的经营自主权,信贷活动完全从属于国家生产与投资的计划,因而造成了资金的供给制,专业银行成为简单的货币出纳收付机关;经济利益与经营成果的脱节,使专业银行缺乏内在的活力.建国以来;被豁免、核销的银行贷款达数十亿元,逾期贷款和呆帐的比例现在占到20%,这足以证明,专业银行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合一,造成了经营  相似文献   

11.
对金融业务交叉竞争的总评价金融业务交叉竞争是1984年以来随着多种金融机构的建立,信贷资金管理体制改革和专业银行企业化的推进发展起来的,它对搞活金融、搞活企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主要作  相似文献   

12.
实现金融电子化,快速、高效、实用的通信网络是不可缺少的。在这方面,人民银行总行已有规划并建了几百个卫星小站,作为中国国家金融网络的骨干网。然而,大部分的金融业务却是在专业银行内部、专业银行与专业银行之间、专业银行与人民银行之间、专业银行与企业之间进行,建设同一城市、同一区域的通信网络是实现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的需要,也是金融电子化发展的需要。人民银行总行要在“九五”期间实现“网络到县”。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平顶山建成了区域性金融数据通信网,在全国首家实现了“网络到县,快通工程”,最近,又通过了总行科…  相似文献   

13.
论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创新叶谢康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转换,是我国金融组织体系变革的核心。实行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的分离,把专业银行的政策性业务划归政策性银行,并不意味着国家专业银行变为国有商业银行,专业银行实现向国有商业银行的转轨关键在于其经营机...  相似文献   

14.
张孟君 《新金融》1990,(12):14-15
“七五”期间金融改革的目标之一是建立一个以中央银行为领导、专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分工协作的社会主义金融体系,做到国家的金融方针、政策能贯彻落实,各金融机构又能自主地筹集和运用资金。这样,不但推动了整个金融事业的发展,也增强了对经济的支持力,初步展现了活力。  相似文献   

15.
党的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方针的实行,国家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流通渠道的扩大。适应这种新的形势,为经济服务起杠杆作用的各种专业银行相继设立。集体金融组织,除农村信用合作社以外,城乡又出现了一些金融服务所、投资公司、信贷服务公司,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多条信用渠道、多种信用形式并存的局面。这些金融组织,为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提高社会经济效益和自身的经济成果,努力发挥着各自的作  相似文献   

16.
当前金融改革的重点是什么,存在着不同认识,有一种意见认为发展证券市场是当前金融改革的重点.我认为,发展证券市场很难把全国金融带活,更难把农村金融带活,因此不能作为金融改革的重点.从当前的实际情况出发,金融改革的重点应该是放活专业银行.理由有二:(一)专业银行是我国金融机构的主体,机构遍及全国城乡,业务量占全国的90%以上,是资金的主要供应者,是国家融通资金的主渠通.现在中央银行对专业银行(特别是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及农村信用社)管得很紧,卡得过死,对其他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则放得很宽.专业银行一死全局皆死,专业银行一活全局皆活.不放活专业银行,只让其他金融  相似文献   

17.
童频 《金融研究》1988,(9):48-51
几年来,金融体制改革作为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子系统工程,在理论探讨和社会实践中迈出了艰辛、稳重的一步,初步确立了一个以中央银行为领导,国家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和分工协作的金融格局,金融市场的开放,专业银行之间的竞争和多种金融工具的运用,冲击着旧的银行运行机制,给金融界注入了生机和活力。然而,作为银行基础工作的金融统计,却以不变应万变,远远不能适应新的金融管理模式的需要,成为金融改革的一个死角,严重地影响整个金融体制改革的进程。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专业银行的业务竞争问题已经摆在广大从事金融理论研究和从事实际工作的金融工作者面前,本文就开展专业银行业务竞争所涉及的几个问题谈谈自已粗陋的看法.一、专业银行竞争必须在专业银行实现企业化经营的前提下才能真正地推开,目前只能适度地、有选择地开展竞争.  相似文献   

19.
塑造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变的环境金小伟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建立在国务院领导下,独立执行货币政策的中央银行宏观调控体系,建立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分离,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组织体系,建立统一开放,有序竞争,严格管理的市场...  相似文献   

20.
<正>通过改革,我国实行了以中央银行为领导,各专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社会主义金融体制,建立起以利率、再贷款、再贴现、公开市场和法定准备金制度等为手段的金融宏观调控体系。但是,由于利率结构的僵硬,信贷指标管理与多存多贷两种相容性极低的调控手段并行,缺乏一个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金融市场和丰富的金融工具,公开市场业务等间接调控手段难于运用,资金融通不足,专业银行金融资产单一,资产负债结构不对称,缺乏应变弹性。金融宏观调控体系缺乏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