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房地信息》2013,(1):92-93
投资者谨慎观望明年中国商业地产市场走势会是机遇与风险并存的一年。中国商业物业尚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因此从行业的长远发展来看,不管是哪个类型的商业物业在中国都会有长足的发展。由于中国大陆经济增速放缓,加上房地产政策调控并未放松,中国商用地产投资额已经连续三个季度下跌。一直以来,中国土地成交占亚太  相似文献   

2.
中国商业地产的主战场已来到二线城市。一线城市市场相对饱和,竞争非常激烈;三线城市机会很多,但市场的成熟度还有待提高。业内所指红海或泡沫,大抵集中于商业地产;从地域上看,又多集中于二、三线城市。商业地产无疑是展示一个城市魅力的最佳空间和舞台。在有限的空间里面,利用不断翻新的商业运营法则,持续实现土地与空间价值的最大化。但它也是房地产业中最具难度的细分板块,从资金、规划与定位、运营能力等多方面考量开发商的专业实力。如何演绎好个性故事,成为这些城市中商业地产突围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商业地产目前正在面临内忧外患。内忧,现在一个城市里商业地产的体量太大,同质化严重,即便是最烂的商业地产项目也会分流一部分人流、客流,同时我们每年的人口增长规模有限,每年1个点,3000万城市新增人口的规模,平摊到全国这么多城市里面就没有多少了,所以整个蛋糕被摊薄了。这是泡沫化的一个部分。外患,电商冲击,越没有特色的商业受电商冲击越大,进入商业地产的风险在加大。但是风险加大并不等于是没有机会。因为商业地产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可替代性强,无论什么时候进来,只要你  相似文献   

4.
法国欧尚集团是法国第二、欧洲第六的大型跨国商业集团,为世界500强企业之一。该集团成立于1961年,总部位于法国北部里尔,拥有大型超市、超级市场、银行和商业地产等多种业态,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大型超市,员工近30万人。  相似文献   

5.
跟前一届政府相比,本届政府看上去似乎有些"无为而治",其实这本身就是一种策略。让前一轮的宏观经济调整有一个沉淀过程,然后再展开分门别类的调整。更加自然,也更加尊重市场规律,对房地产市场必然是一个利好。城镇化加速期中,推动城市发展满足产业升级满足人们生活需求,房地产肯定还是大有机会。我们认为房地产仍然可以持续15-20年的发展周期是有可能的。商业地产主流的开发模式仍然会在2014年形成惯性发展,但是会有几个分化。2014年的商业地产领域我认为会有这么几个趋势:  相似文献   

6.
随着部分城市商业地产的快速发展,商业地产“减法时代”来临。在市场主体、项目自身、业态、运营等层面都呈现“返璞归真、精耕新作”的走势,这一趋势在较为发达的一线城市更为明显。在移动互联时代之下,商业地产市场将呈现六大趋势:开发商:成熟地产开发商试水减负随着北京这样的一线城市土地出售越来越多地附加商业配套的硬性要求,开发商不得不面对向商业地产的转型,为了解决商业物业的资金沉淀问题,开发商正在尝试资本化运作。在一线  相似文献   

7.
要展望未来,回顾历史是必要的,因为根在这里。我们国家现在的商业地产行业发展得如火如荼,但这个行业不是一夜之间变成这样的。在这之前,它经历了不同产业、边缘产业和独立产业三个行业阶段的历练。第一个阶段,是在1992年之前。那时候我国的商业和地产还分属两个不同的产业,商业还受制于计划经济的桎梏,地产还未兴起,那时候经济基本上是沉寂的。第二个阶段,即1992—2003年的十多年间。从1992年开始,伴随国家经济转轨,国民  相似文献   

8.
整体来说,这几年商业地产投资一直处于一个比较热的状态,这其中包括部分地区存在泡沫化的倾向,比如像成都、沈阳、天津等城市供大于求的现象很多,泡沫现象比较明显,这是一种现象。另一方面,像以万科为代表的以前专注住宅开发的企业,现在也在尝试做商业地产。万科目前对社区商业比较认可,它的社区型购物中心一开业就受到了热捧,再比如龙湖的商业地产也做得很有起色。商业地产投资仍然处在持续的过程。关于政策,十八届三中全会里面对地产没有很特别的说法,不像以前开完会各地政府马上出台一大堆调控政策,过去一年也没有什么太强的动作,  相似文献   

9.
经过了大跃进的商业地产,或将在2013年面临一个分水岭。2012年出现了空前的商业地产繁荣。据不完全统计,全年商业地产累计投资额超过1万亿元。事实上,在过去3年当中,商业地产在住宅遭受严调,政府极力推动,社会流动性泛滥,资产价格推波助澜当一系列因素影响下,呈爆发式增长。从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到成都、重庆、武汉等典型的标杆城市,甚至是人口十多万的小县城,其对未来城市发展规划中,都明确了自己的宏伟目标,其这新引擎和实施触点就是商业集中体和商业综合体。  相似文献   

10.
网络在多大程度上改变了老百姓的消费习惯?从柴米油盐酱醋茶,到身上穿的、脚下踩的,大到大件电器,小到缝衣针,人们都可以轻点鼠标,完成购买。如今,实体商业受到电商冲击已是不争的事实。实体商业遇到的困境究竟有多大?商业地产该如何应对冲击?我们邀请了这个行业中的资深人士和重要的参与者,对此作出评判。当前国内商业地产爆发式增长后,已出现严重的局部过剩。这一结果的后续效应是各大房企的资金链承压,商业地产招商、运营、人才等各环节难以有  相似文献   

11.
刘琪 《IT经理世界》2013,(1):32-35,10
外界汹涌的掘金热潮正考验着微信对商业化尺度的拿捏能力,登上或走下神坛,结局也许就在一念之间。几乎所有人都认定微信是第一张真正意义上的移动互联网船票,包括近3亿用户的庞大流量、强关系的社交营销圈子,打通中的移动支付闭环以及隐现的开放平台生态等,几乎处处都是商机。在互联网的红利时代放缓之时,  相似文献   

12.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基于常规逻辑和普通人的作为,高人一等的思维或许可以用"种豆得瓜"来总结,他们可以找到付出少,回报多的盈利逻辑。"2020年,也就是10年后,如果电商在中国零售市场占50%,我给他一个亿,如果没到他还我一个亿。"这是中国最吸引眼球的两个人——王健林跟马云的对赌要约,马云的业务离建筑业比较远,王健林的业务离建筑业比较近,为什么两位看似  相似文献   

13.
正财经作家吴晓波最近发表了一个观点:未来一切商业均与互联网有关,在这样的逻辑下,未来商业有两个趋势:一是企业将重构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二是企业会利用互联网工具改造内部流程。无独有偶,近日,在传统制造业转型互联网较成功的海尔也宣称要去掉中间层一万人,张瑞敏将中间层描述为"隔热层",他们的消失,可以让企业直接面对客户的需求,因为互联网时代,市场需求瞬息万变,中间层的绝缘或短路,很容易毁掉一个企业。去掉中间层,也改变了海尔的组织架构,从过去串联形态变为并联状态,更适应互联网时代的消费者。  相似文献   

14.
商业地产的开发,应是始于"建"而终于"管"。真正的利润增长来自于后期的运营。在商业地产过度扩张的今天,开发商应该逐步回归理性,将追求商业运营价值作为主要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15.
回顾2014年的商业地产发展,我们发现,增量还在持续的上升通道当中,而且增长的速度没有减缓,这跟我们两年以前的投放比例相比,体量增长还是非常大的。根据我们接触到的市场情况判断,2015年预期开工的项目还会增加。因为土地市场的投放情况能够支撑商业地产在2015年较快的增长速度。2014年因为资金问  相似文献   

16.
2014年,宏观经济环境不确定因素增加,影响到消费市场增长,多年积累的行业风险尚未消化,新的投资者还在奋力进来,整个商业地产行业险象环生。本期我们专访亚太商业不动产学院院长朱凌波先生,从融资、人才、行业新势力等层面为大家解读2014年的商业地产。  相似文献   

17.
2013年是个很特别的年份。这一年,新技术(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穿戴式设备等)已经不满足于在自己的领域里战斗了,开始大举正面进军传统行业。没感受到的人浑浑噩噩,感受到的人都如临大敌。这一年必将会成为“传统行业互联网化”的元年,成为中国商业史上毋庸置疑的分水岭。  相似文献   

18.
娱乐的商业逻辑就在于"不管即时感觉和后续回忆有没有得到,但还是想反复享受这种体验"。因此,娱乐的本质是体验。在工业化时代,工厂成批生产各种商品,大街上到处都是充满购买欲的人们,商业地产的核心思维是"地段、地段,还是地段"。在PC互联网时代,一大批消费者被电商禁锢在电脑前,直到移动互联网时代移动电商重新将他们解放出来。这个时候,实体商业想要把他们重新吸引过来,就需要改变思维,从"地段、地段,还是地段"转变为"体  相似文献   

19.
樊兰 《IT经理世界》2013,(15):62-66
在这个时间点上来谈移动互联网,早就没人会继续“移动互联网是不是互联网的延伸”这种无谓的争论了,因为越来越多的大量事实一再印证——与互联网相比,移动互联网正在成为一个全新的所在,有着自成一体的逻辑和游戏规则,以及独特的商业链条。  相似文献   

20.
现在大家讲到宏观经济经常提到一个词叫“新常态”,实际上,对于商业地产来说,早就已经提前进入了新常态,比宏观经济还要早。什么是“新常态”?我的理解是大家要过苦日子了。老实说,对于做持有型物业的那部分开发商来说,始终也没有过过好日子。再加上这两年互联网的冲击更让线下诸位饱受折磨。大家都在说房地产现在进入白银时代,那是针对住宅领域说的,对于商业地产来讲,从来也没有“黄金”过。商业地产永远处在一个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