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梅平 《经济论坛》2004,(9):125-126
世纪之交的世界经济在经历了长达几年的全球性新兴市场金融危机洗劫后,近年开始复苏。美国经济持续超潜力高速增长,全球股市一片繁荣,东亚经济从谷底强劲反弹,正以v字型曲线迅速反弹。GDP增长率(日本除外)由2001年3.7%、2002年4.5%增长到了2003年的5.9%,预计2004年增长可能趋缓。  相似文献   

2.
3.
近年来,日本对中国投资相对增加而对其他东亚国家投资相对减少,这种情况下,需要对“雁行模式”进行重新研究和解释。“雁行模式”在本质上是经济而非政治的模式,这一模式的提倡者和实践者是有差异的。由于在实践中东亚整体的经济事实不再符合“雁行模式”的存在条件,导致其最终崩溃。由于中国地区经济的差异性特征,“雁行模式”可以在其内部重构。  相似文献   

4.
胡国亨 《发展研究》1995,(11):12-13
时至今日,一个崭新的经济模式正在酝酿中。处于世界经济中心的核心工业国,例如美国、日本等,现在开始了规模巨大的蜕变。这种蜕变是由新科技的应用和生产形式转变所推动的。这种变化可以从多方面说明。  相似文献   

5.
对韩国经济发展模式的重审与反思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韩国经济的沉浮盛衰反映了亚洲发展中国家存在的普遍性问题 ,值得我们研究探讨 ,在此基础上对亚洲经济发展模式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6.
日本与东盟之间的经济一直是建立在雁行提升模式基础之上的以垂直分工为特征的经济互动关系。雁行模式是日本与东盟经济关系的综合体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爆发,引发了人们对雁行模式的再思考:这种曾经带动东亚经济进入快车道的发展模式究竟与此次危机有何联系?其发展前景如何?下面从日本与东盟的角度来论述这个问题。雁行模式的本质是东亚各国基于所处发展阶段不同而建立在垂直分工基础上的一种相似(相同)产业在区域内部梯次传递的过程或趋势,是比较优势随时间推移在东亚各国间不断转移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  相似文献   

7.
21世纪初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随着人口增长,陆地资源减少以及陆域开发空间的缩小,海洋作为全球生命支持系统的地位更加突出。开发占地球表面70%的海洋,已成为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和资源持续利用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8.
“东亚模式”评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9.
江苏南北经济差距导致地区教育不均衡性,这种不均衡性必将会导致经济、教育更大不均衡性的“循环论”。“资源性”大学所提供的“工具”模式和“智能”模式就是对21世纪教育的策略思考,也是克服这个“瓶颈”的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初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1.
中国引资领域中的“雁行模式”新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郁葱 《经济师》2006,(7):66-67
在传统的“雁行模式”里,中国被定位于“雁队”的“雁尾”,外资的引进主要注入劳动密集型低端产业,这种状态制约了中国产业结构的升级。文章基于目前引资的缺陷,运用“雁行模式”理论,分析当前中国FDI现状存在的矛盾,提出在国际以及国内各区域间重塑“雁行模式”、优化引资导向,以促进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12.
东亚模式与东亚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静 《财经研究》1999,(4):48-52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世界银行,中国新世纪书系编辑委员以及笔者等的预测,展望了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趋势;并指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在国际市场上经济竞争力的逐步提高,中国经济将在21世纪上半叶呈现快速增长趋势;最后,提出劳动力素质的改善和科学技术进步与创新引起的劳动生产率上升。是经济发展中最活跃的因素。  相似文献   

14.
《当代财经》1995,(5):55-62
研究报告在分析湾里区情和提出湾里面向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基本构想的基础上,进而分析了实现湾里区面向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5.
宋叶姣 《时代经贸》2007,5(12Z):167-167
本文通过对影响会计发展的社会经济环境变化和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信息需要的变化分析,提出了建立新的会计反应机制和运作机制,经常性的调查研究中国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要等对策,对确保会计的发展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步进行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20.
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以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指出今后我国进行工业化的同时,必须防止农业衰退并促进其稳定发展,在推进城市化的同时,必须防止农村凋敝并促进其繁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