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张卫 《中国西部》2023,(4):116-124
数字经济要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助力数字中国建设。文章基于政策演变分析与文本挖掘,梳理了成都市推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逻辑,探究了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和现实困境。在此基础上,提出应从优化升级数字基础设施、加强数字技术融合创新、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构建新型数字治理体系四个方面,形成“四位一体”动力机制,推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加快数字中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我国新发展格局的构建和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和动力。然而,我国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推进面临现实困境,缺乏有效的产业政策体系支撑。传统的、纵向的、限制竞争的、强化要素成本优势的产业政策体系面对深度融合的重重挑战,亟待转型以适应深度融合的需要。本文结合我国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现实需求、传统产业政策的冲击以及理论界对产业政策转型的思考,梳理了产业政策转型推动深度融合的理论逻辑,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协同互补型产业政策体系推动深度融合:针对不同融合阶段的需求,实行不同层级产业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协同、产业政策的互补与相容、产业政策实施手段的创新,并通过制度环境的改善来保障这一产业政策体系有效运行。  相似文献   

3.
胡小红 《老区建设》2022,(19):44-49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是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文章阐述了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重要意义,通过对江西省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分析,针对性地提出江西省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力求为把江西省打造成全国数字经济新高地提供资鉴参考。  相似文献   

4.
王定祥  吴炜华  李伶俐 《改革》2023,(7):90-104
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是我国增强实体经济新动能、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关键之举。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本质是依靠数字经济部门提供的数据要素、数字技术和数智产品对实体企业要素投入与生产经营模式重组更新,进而促进实体企业数智化转型升级。实践中,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是基于实体企业生产经营节点与数字技术融合而展开的,形成了多种效能各异的融合模式。在新时代新征程中,进一步推进我国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需构筑“有效市场+有为政府”的分工协作机制。  相似文献   

5.
谭正华 《辽宁经济》2023,(11):41-47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当前,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新的国民经济支柱,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成为必然趋势。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背景下,只有打破产业转型梗阻,跨越数字鸿沟,顺利实现“数实融合”,才能使东北经济重新腾飞。本文基于辽阳市数字化发展的基本视角,通过分析辽阳“数实融合”的现状和所面临挑战,探讨打通融合发展梗阻的思路、机制和方法,就辽阳如何加快推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对数字经济发展提出了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新要求。当前,我国工业领域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度不高,立足国内供给的融合能力不强,在融合技术、融合方式、融合功能、融合形态方面存在短板。建议构筑“硬核”创新生态,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重点数字产业集群化发展,促进数据要素优化配置与价值实现,实现数字经济治理规则优化完善。  相似文献   

7.
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要加强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本文通过熵值法处理黄河流域八省2010~2021年实体产业和数字技术发展数据,发现数字技术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但省际差异显著。数字技术影响力在中游较低,为此提出因地制宜的数字技术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8.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之一。数字经济通过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和数字平台化为实体经济提供了新产业、新效率、新平台,实体经济通过丰富的应用场景和海量的数据资源为数字经济提供了新需求、新场景、新支撑,二者融合有利于增强创新发展动力、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全球对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给予了高度关注,但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的进程中仍面临着诸多困境。政府需要发挥举国体制制度优势,全力推动关键技术攻关、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数字监管体系等。  相似文献   

9.
新一代人工智能能够促进实体经济中的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带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创新商业模式。当前广西正处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与广西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有助于数字经济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协同共进。实施新一代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六大突破"工程,即突破基础设施瓶颈、共享数据瓶颈、技术应用瓶颈、生态产业瓶颈、融合发展瓶颈、科研人才瓶颈,做强人工智能数据服务产业,拓展本土化特色领域,培育人工智能创新企业,是广西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核心推进路径。  相似文献   

10.
海岛地区独特的地理特点和区位环境的制约,使其在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表现出与内陆平原和山区截然不同的特征。2022年1月,《“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指出,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数实融合就是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上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强调要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推动制造业、服务业、农业等产业数字化,利用互联网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的改造,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发挥数字技术对海岛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发展数字经济,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早在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讲话时就明确指出:"要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依靠信息技术创新驱动,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  相似文献   

12.
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数字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中小企业是我国制造业转型的重点,也是难点。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有助于中小企业降本增效、提高市场竞争力,推动企业转向产业链布局新赛道,赋能制造业新的增长极。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技术的快速创新,世界经济正加速朝着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不断催生出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数字经济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  相似文献   

14.
数字金融作为传统金融与现代科技融合而成的新产物,不仅显著促进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稳步提升,也促使了产业链与创新链的深度融合以及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持续增强,它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文章将数字金融发展融入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模型中,构建较为统一的理论分析框架,探讨数字金融发展影响出口技术复杂度的理论机理及其背后的作用机制,并通过构建计量回归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发现:第一,数字金融发展显著提高了出口技术复杂度,这个结论在一系列检验后仍然稳健;第二,数字金融发展不仅可以直接影响出口技术复杂度,而且还能通过知识获取、技术创新、制度改进、产业升级等作用机制间接影响出口技术复杂度;第三,数字金融发展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存在非常显著的非线性特征和空间溢出效应;第四,在数字金融发展促进出口技术复杂度过程中,金融监管发挥着显著的调节效应。文章的研究结论可以为加快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促进中国数字金融发展优化,加快外贸转型升级并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提供经验证据和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5.
<正>在近日举行的“第四届世界科技与发展论坛”的分论坛“世界数字经济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陈鲸表示,未来数字经济、数字技术和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全面深度融合,将进一步推动实现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边界的发展。以下为报告整理(有删减未经审核)。数字经济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数字经济是指以使用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作为重要的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的有效使用作为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推进的系列经济活动。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是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进数字基础设施的建设、实现对数据资源的价值化、提升生产产业的治理数字水平,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构建数字经济的全球数字发展体系。  相似文献   

16.
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融合成为占领国际竞争力制高点的关键,是我国建设现代化强国的要求,也是数字辽宁、智造强省建设的基石。虽然辽宁省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的条件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相关政策制度逐步完善、数实融合能力快速提升、数实融合平台日益优化,但仍存在着创新投入不足、关键核心技术缺失、专业化数字人才缺乏、政策系统性时效性有待提升等问题,亟待破解。借鉴上海、深圳、浙江、贵州在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方面的经验做法,通过结合实体经济发展战略制定数字经济融合方案、持续投入和夯实关键核心技术基础、提高政策系统性和有效性以及强化数据标准体系等措施,提升数字治理能力、为数实融合提供坚实保障,夯实关键技术基础、营造协同发展产业生态,强化数据标准、完善政策体系,加强应用场景开发、提高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水平,通过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全力建设数字辽宁、智造强省。  相似文献   

17.
《发展》2017,(12):9-10
正确认识当前甘肃经济发展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就要全面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为引领,加快推进信息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积极培育形成新动能,实现数字经济推动我省经济转型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发展数字经济,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党的十九大提出,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建设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根据2021年全球数字经济大会的数据,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已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二。特别是新冠疫情爆发以来,数字技术和数字经济在支持抗击疫情、恢复生产生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史丹  孙光林 《改革》2023,(2):1-13
基于我国2011—2020年省际面板数据,在测度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水平的基础上,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对绿色创新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我国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水平仍然处于低度融合阶段,分区域来看,我国东部地区的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水平最高,中部地区次之,东北地区和西部地区较低,由东向西表现为从高到低的融合空间分布格局。实证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对绿色创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提高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水平有利于促进绿色创新;机制回归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可以通过增大研发投入规模和技术市场交易规模促进绿色创新。异质效应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对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在东部地区最大、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正>一、问题提出与文献评述随着全球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大数据、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新兴信息技术使得数据的获取、存储、管理、分析等方面发生了巨大转变,同时也重塑了社会再生产中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方式[1]。数字经济在推进落实和数字技术的推广迭代,数字化以其强大的渗透能力向经济领域延伸,成为弥合数字鸿沟、推进经济进步和创新发展的“加速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2022年7月,信通院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为45.5万亿元,占GDP比重达到39.8%[2],说明数字经济对于当前中国经济具有明显的加速与稳定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