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延华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3):104-106
伟大建党精神填补了中国共产党精神历史建构上缺失创建史这一空白,完善了中国共产党精神链条的起点。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教育体系,能从强化精神、思想及文化教育的角度,完善当前思政课教学体系。针对当前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不足,高校应通过加强对伟大建党精神的教育研究、深化大学生对伟大建党精神的思想认同、强化思政教师队伍建设、推进思政课的党史学习教育等策略,实现高校铸魂育人的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2.
伟大建党精神有着深远的意蕴与内涵,是国家发展的精神支撑,也是个体奋勇向前的精神力量。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伟大建党精神摆在了重要位置,得到了高度重视。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不仅丰富了思政教育内容,还扩展了伟大建党精神的宣传渠道。文章分析了伟大建党精神与思政教育的内在关联,并从彰显思政课程主渠道作用、创新性应用教学方法、优化思政教育环境、提供相应的组织保障四个渠道分析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政教育的路径。 相似文献
3.
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应然之举,是启发大学生形成正确党史观的现实需要,是助推思政课建设守正创新的必然要求。以伟大建党精神的形成机理贯穿高校思政课教学体系,内涵结构切入高校思政课教学过程,时代价值指导高校思政课教学设计,并通过提升教学话语、丰富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方法、纳入教学评价等路径,保证其有效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 相似文献
4.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11)
脱贫攻坚伟大斗争铸就伟大精神,将脱贫攻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大学生奋斗精神及应对两个大局严峻复杂考验的现实需要。在实践路径上,构建课堂育人、实践育人、网络育人、文化育人的多方协同育人体系,充分发挥脱贫攻坚精神的育人优势,深化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5.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10)
伟大抗疫精神是中华民族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对中国精神的丰富和发展,是最具感召效应的教育资源。高校要用好战疫一线教材,充分挖掘伟大抗疫精神的时代价值,深入浅出开展好高校思政教育,提升思政教育实效性。通过梳理中国精神新时代内涵及价值,以重视理论对现实的价值指导、重视情感力量对思政教育的重大作用、重视创新思政教学模式为三个着力点,引导青年学生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为淬炼大学生思想提供机遇。 相似文献
6.
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是新时代培养人才的应然之举,亦是实然之要。文章从分析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必要性入手,分析了当前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现状,提出强化教师队伍,抓好“一个关键”;营造良好氛围,落实“两个讲好”;注重创新导向,深入“三个重点”三条路径,确保其有效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教学。 相似文献
7.
刘海涵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3):149-151
大陈岛垦荒精神是伟大建党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传承与发展,在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中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将其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有纪念垦荒历史的红色价值、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现实价值,更有在新时期培养德才兼备的新一代垦荒者的育人价值。基于此,文章探索出:坚守第一阵地,融入思政教学;增强文化浸润,融入校园文化;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受众认同;续垦荒传统,培育垦荒新人的融合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8.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6)
周恩来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融合的结晶,是崇高的共产主义精神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完美结合,是中国的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与时俱进的集中体现,将周恩来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特殊意义。本文从整合教学内容、改善文化环境、拓宽媒体渠道、创新实践活动四个方面进行探索,将周恩来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弘扬周恩来精神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9.
10.
柯祥德 《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1,(6):95-100
苏区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丰富内涵是党长期执政的重要法宝,具有强大的育人功能,是新时代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资源.当前苏区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与目标仍有距离,通过构建"三进"渠道、建设"三红"队伍、打造"三化"模式,优化实践路径,将苏区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从而更好... 相似文献
11.
李冰瑶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6):76-79
党史蕴含着宝贵的革命文化与革命精神,将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培育大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应坚持广泛性与针对性、主导性与主体性、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强化集中学习、创新传播载体、开展党史实践、举办“红色仪式”、学习模范典型等路径,将党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期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 相似文献
12.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7)
五四精神蕴含的深刻内涵和特殊的教育功能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任务高度契合,为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鲜活的素材和生动的案例。高校教师应积极将五四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中、大学生其他各类课程中、校园文化以及大学生网络生活学习中,以期对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树立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3.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5)
南梁精神是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老一辈革命家在陕甘边革命实践中创造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优秀革命文化,其精神蕴育着丰富的内涵和优秀的品质。新时代高校将红色革命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中,既能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又能传播红色文化。将南梁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可以通过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突出个性化教育;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突出创新性教育;增强思想政治课的实践性,突出实践性教育,从而让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更具感染力和吸引力,打造出让学生喜欢听、乐于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金课”。 相似文献
14.
唐少贝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1):99-100
长征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创举,伟大长征精神就是始终坚定革命理想信念、遇到困难自强不息、坚持独立自主、团结合作、与人民群众患难与共。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长征精神,引领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做有理想的奋斗者;教育他们自觉主动学习,做有本领的实干者;引导他们主动承担责任,做有担当的开拓者。 相似文献
15.
仇华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3):110-112
伟大建党精神深刻揭示了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创造辉煌史诗的精神密码,其已深深融进了共产党人的血脉和基因,构建起了支撑共产党永续发展的精神内核。作为党的精神谱系之源,将其融入思政理论课教学是践行思想政治育人的新举措,对高校思政课教学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应通过丰富教学方式,增强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教学的实效;强化价值引导,推动伟大建党精神进入课堂;完善教学架构,均衡理论与实践教育比例等路径,保证伟大建党精神的有效融入,进而提升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16.
脱贫攻坚精神属于我国红色革命精神,将其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对于高校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现实价值。为此高校自身应采取挖掘融入渠道,建立健全融入保障机制,同时政府及社会相关机构应通过构建脱贫攻坚精神宣传的社会大环境,助力脱贫攻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期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17.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坚定信念、上下同心、攻坚克难、求真务实,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抗疫精神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精神实质上具有同源性、在育人功能上具有契合性、在价值引领上具有同向性。从价值维度来看,将抗疫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引导学生以史明志;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筑牢学生思想防线;厚植为国为民的家国情怀,激励学生化爱国情为报国行;挖掘鲜活的抗疫素材,展示思想政治教育正能量。所以,要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抗疫精神、在网络平台中深化抗疫精神和在实践教育中弘扬抗疫精神,推动为党育人、为国育人的实践走深走实。 相似文献
18.
《甘肃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1,(1):75-79
作为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抗美援朝精神不仅是中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而且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强大精神动力。因此,高校在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过程中要准确理解抗美援朝精神的深刻内涵,在明确其教育价值的基础上探索抗美援朝精神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路,使之真正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 相似文献
19.
崔家新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9(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教育培养的重要环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目的、教育过程及方法均体现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动力性.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动力性对于满足大学生精神需要,激发正确行为动机,实现其自由而全面发展均具有重要的积极价值. 相似文献
20.
王倩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1):96-98
红色基因融入拓展与深化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体表现为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目标实现、方法创新等。红色基因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遵循主导与主动相结合、抽象与具体相结合、融入和验证相结合等原则。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做到线上与线下结合,形成家庭、学校、社会的合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