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工学结合模式下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已成为高职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也是高职院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制定建设规划、管理制度,加强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培养,提高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是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我国旅游院校(高职高专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基本情况分析和不同国家(地区)高职院校(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比较,在总结桂林旅专“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旅游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基本思路,并列出了可供参考的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3.
有关高职“双师型”教师注释的各种版本值得商榷,个体教师可以“双证”、“双职称”、“双能力”,但不可能“双师”。只有教师队伍、教学群体、教学团队才可能由“双师”、“三师”构成。高职教师队伍和专业教学团队应由专业课教师、实践技能课技能名师、虚拟课软件开发师“三师”组成。此“三师型”专业教学团队应有“双带头人”:专业课教学带头人,实操课教学带头人。“双带头人”的结合是工学结合的桥梁,校企合作的纽带,专业教学与企业实际“零”距离的保证,专业建设与就业“零”对接的平台。  相似文献   

4.
高职院校依托“双高”建设开展新商科专业协同育人,应致力于实现培养目标、培养内容、教学资源以及政产学研“四位一体”协同,并通过丰富新商科专业建设内涵、协同开发实践型课程、打造校企合作“双师型”教学团队、构建多元化教学实践平台、营造新商科良好校园氛围等途径,加快“双高”建设背景下新商科专业协同育人的发展与完善。  相似文献   

5.
“1+X”证书制度下开展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是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和学生就业能力、构建对接职业标准的课程体系、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的的重要目标任务。针对当前“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存在建设资格标准体系有待明确、政校企“三元”合作培养有待强化、动力保障机制有待完善三大困境,提出了三大具体路径和具体建议对策。一是围绕“双师型”教师个体成长和“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两个角度,明确基于“1+X”证书制度的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标准体系;二是建立合作企业的遴选标准、优化校企双方的培养模式、丰富校企“1+X”证书制度合作交流形式,构建校企双元培养模式;三是坚持开放式实施“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理念、构建“1+X”证书制度师资团队建设等级评价指标、提升各类各级“1+X”职业等级证书的市场含金量,创新“1+X”证书制度的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动力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6.
高职管理类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特点决定了高职院校的教师 (特别是专业教师 )不仅要有必要的理论知识 ,而且要有一定的实践经验。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教师称之为“双师型”教师。高职管理类院校要使自身具备有能为当地的社会经济建设输送大量合格人才的能力 ,就必须有一批能够胜任高职教育要求的“双师型”教师。因此 ,高职管理类院校建设“双师型”教师显得尤为重要。一、高职管理类院校的师资状况建设一支人员精干、素质优良、专业配套、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是提高高职管理类院校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是培养生…  相似文献   

7.
"双师型"教师是高职院校发展的产物,是其人才培养的关键要素。然而,在"双师型"师资培养过程中却存在一系列的问题,特别是多数高职院校现有师资力量薄弱,很难适应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的需要。应尝试吸收团队建设的精华,突出"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充分理解"双师型"教学团队的内涵,明确职院校"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及影响其建设的因素,力求提高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名师出高徒",有"一流"的教师才可能培养出"一流"的学生。导游专业师资水平的高低,不但决定所培养的学生品学的优劣、技能的高低,而且影响着我国未来旅游业发展后续人才的长远大计,因此,建立一支"双师"型教学团队是导游专业工作的重点。文章从高职导游专业"双师型"教学团队的内涵、结构、现状分析入手,探索加强"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产教融合"背景下民办高职院校要坚持开展产教融合的教学实践活动,建设与之相匹配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文章阐释了产教融合视角下"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在深入分析民办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问题的基础上,从学校、企业及教师自身三个层面提出民办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10.
浅析高职高专院校“双师型”教师内涵、特征与认定标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各种应用性人才。它决定了从事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师不仅需要具有本专业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而且必须具有较强的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能力。因此,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培养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同时,弄清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内涵与特征,确立适当的认证标准,从而创造出与自身特点相匹配的实现条件与路径,建立一种高职高专“双师型”教师培养的长效机制是一件亟待解决的大事。  相似文献   

11.
在“双高”建设的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构建是提质培优建设的需求。当前,高职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存在团队评价标准不明确、校企命运共同体尚未建立、团队成员分工协同困难、团队带头人能力有待提高等问题。对此,高职院校应通过设置评价标准、寻求校企命运共同体突破点、组建校企“双带头人”队伍、建立团队内部管理机制等路径打造高质量的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推进“双高”建设发展。  相似文献   

12.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是职业教育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较多问题,应从保障机制、培养机制、约束机制、交流机制、导向机制、激励机制等几方面构建“双师型”教师成长的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13.
高职院校人才的行业性、应用性、社会性及其培养目标,决定了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队伍必须是一支结构优化、业务精干、富有活力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打通培养渠道,对现有教师进行职业培训,制定利于教师向“双师型”方向发展的政策措施和从生产、科研第一线引进高素质的专业人员是建设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是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财经类院校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过程应有自己的特点。本文对目前“双师型”队伍建设的模式进行了归纳,概括为培训、引进、访问、参与、激励五种模式,并对其利弊进行了简要评述。最后以一些代表性专业为例,阐述了不同专业应对“双师型”教师有不同要求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高职院校要建设一支能适应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应该在对“双师型”师资内涵和现状充分认识的基础上,通过提高专业教师实践操作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考核机制,构建有利于人才持续发展的优良环境,才能保证“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6.
构建校企合作框架下的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毕业设计新模式,是改革传统毕业论文写作的一个有益尝试。校企合作框架下毕业设计以“四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为支撑、“人员身份互换,校企互惠共赢”的为机制,努力实现毕业设计时间安排多样化、选题多样化、指导多样化、考核多样化的新“四化”,进而突显毕业设计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完善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7.
通过现场访谈、电话访问、电子邮件等途径对各省10所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发现,旅游专业学生在就业信心、专业素养和人文素养等方面均存在明显不足。而目前我国旅游教育双师型教学人才十分缺乏、旅游实践课程相对不足、人才培养绩效缺乏评估、旅游教育就业功能弱化。新形势下高等旅游教育改革要突破专业瓶颈,鼓励教师深化学习和参与实践;创新教学模式,不断拓宽旅游实践途径;改革评估机制,完善旅游教育绩效考评;对接市场需要,打造“可持续就业”学习平台,为培养高素质国际旅游人才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8.
在高职院校贯彻“三全育人”人才培养理念的过程中,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应深入研究在课程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旅游管理专业核心课程“旅游法律法规”教学应从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实施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以培养旅游专业学生的政治认同、家国情怀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使其成为全面发展的旅游人才。  相似文献   

19.
高职教师职业的专业化是一个由学科理论研究型学者向专业实践创新型教师转型的过程,这个转型必须在教师参与专业建设过程、参与团队研讨、分享资源等系列活动中完成。而当前高职院校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存在团队建设目标缺失、分工不明、管理不规范、发展缺乏动力等问题。论文建议院校重视团队的规范化管理,建立兼顾团队与个人发展的建设目标,完善团队的管理评价和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20.
高职特色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集中体现,是教学改革的切入点。以芜湖职业技术学院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省级特色专业为例,介绍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并从构建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优化学术与技能共进的“双师”教学团队、创建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完善专业教学管理体系和机制五个方面提出特色专业的建设措施,并对此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