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崔娟娟 《经济师》2013,(3):220-221
近年来,山西省的经济保持着快速发展的势头,人民生活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文章通过分析1996年至2010年15年的相关数据,以山西省城镇居民的消费性支出为因变量,运用EViews软件对影响城镇居民的消费性支出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找出其中的关键因素,建立了一个山西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与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消费意愿和年利率的多元回归模型,研究城镇居民消费支出与其影响因素之间数量关系的基本规律,以揭示近年来城镇居民消费支出与收入等因素的情况及特点,掌握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变化趋势。从而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一定参考,最终促使消费需求这驾"马车"能成为引领山西省经济健康、快速、持续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2.
本文依据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理论,对1978-2010年的云南省城镇居民的人均年可支配收入和人均年消费性支出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省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性支出之间呈现单向的长期均衡的稳定关系,且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变动是影响消费性支出变动的重要因素.最后,根据协整分析结果给予科学的意见及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协整理论并拟合ECM模型,对宁夏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消费性支出之间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二者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当期收入和上期误差都对家庭消费性支出有着较大影响.从长期来看,若要通过扩大消费来拉动经济发展,则应增加居民的可支配收入.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建立凯恩斯消费函数模型和杜森贝里消费函数模型的基础上,对平均消费倾向等变量做Logit变换,建立了Logit平均消费倾向模型.然后,利用1992-2005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支配收入、人均消费性支出等样本数据,对我国城镇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近年来,我国城镇居民平均消费倾向呈现下降的趋势.最后,提出了提高我国城镇居民平均消费倾向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从影响城镇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出发,以青岛市2005年至2015年数据资料为例,对影响城镇居民消费的可能因素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青岛市城镇居民的人均收入与其消费支出成正比,而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存款利率对城镇居民年人均消费支出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本文选取了1981—2018年影响山东省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山东省人均GDP、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城镇 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居民最终消费支出六个经济指标,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通过消除多重共线性后引入虚拟变 量再次利用Eviews软件构建多元回归计量模型并进行经济意义检验、统计学检验和计量经济学检验,进而确定1981— 2018年山东省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分析其内在关系,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7.
2004年,广东国民经济保持平稳快速的发展势头,尤其是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为我省城镇居民收入增加奠定了基础,城镇居民收支同步增长,十万元级消费凸显。调查资料显示,2004年我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627.65元,比上年增长10.1%,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7.3%。人均消费性支出10694.79元,增长11.0%,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8.2%,消费金额首次突破万元大关,消费需求趋旺。  相似文献   

8.
我国城镇居民收入与消费支出的典型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收入是决定居民消费的最主要因素,城镇居民的消费性支出与其收入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本文运用典型相关分析法,借助SAS软件对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城镇居民收入与消费性支出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实证性分析判断。结论认为:工薪收入对城镇居民消费结构有决定性影响,财产性收入促进消费高级化。建议多渠道增加城镇居民工薪收入.开拓多元化收入渠道,稳定居民消费预期。  相似文献   

9.
根据1993-2011年珠海城镇居民家庭消费性支出与可支配收入的统计数据,采用一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研究珠海城镇居民消费性支出与可支配收入的变化趋势及相关关系,发现珠海城镇居民消费性支出与可支配收入存在较优的回归关系,且呈正相关关系。为珠海市政府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提出例如增加居民收入、改善消费环境、推动消费结构的优化升级等建议。  相似文献   

10.
运用凯恩斯消费函数理论,选取2003—2012年安徽省城乡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性支出,利用Excel软件得出安徽省居民消费与收入的函数关系。经过计算可知,收入每增加1元,安徽省城镇居民的消费增加0.69元,安徽省农村居民的消费增加0.78元。最后,对安徽省城乡居民消费与收入的关系做了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选取2003--2012年数据,通过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消费、基尼系数等指标对河南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行测度,并分析河南省各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状况。河南省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和人均消费的绝对差距都在持续加大,其相对差距呈缩小趋势;全省收入分配差距较大,城镇内部和农村内部的收入分配相对合理,但农村内部的贫富差距大于城镇。最后,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提出相关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变动及影响因子研究——以广东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经验数据对广东省城乡居民消费现状进行分析后发现,最终消费支出对GDP贡献率偏低,居民消费增长率普遍低于GDP增长率;广东省农村居民消费的增长率明显要滞后于收入的增长率。影响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化的因子有两个:基本性消费因子和居住性消费因子;而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化的因子有三个:基本性消费因子、居住因子和衣着消费因子。从广东省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变动的比较分析来看,传统的衣、食、住、行的消费格局已被打破,城镇居民的消费热点更转为以交通通讯、休闲娱乐、改善居住条件为主的享受型消费;而广东的农村居民则开始追求更高素质的消费,呈现出生存资料消费比重逐渐下降,享受资料比重稳步上升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李晓婷 《经济研究导刊》2013,(12):180-181,185
通过构建误差修正模型,分析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化以及除旅游消费以外的其他生活消费支出对农村居民旅游消费滞后性的影响,农村居民旅游消费滞后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和城镇居民旅游消费;城镇化对农村居民旅游消费水平的影响较弱,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水平和其他生活消费支出对其旅游消费水平的影响程度接近;城镇化中居民权益的不平等、农村居民收入不稳定、医疗、交通等支出的增加是制约农村居民旅游消费水平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湖南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婧  周发明 《技术经济》2010,29(10):74-79
本文首先利用恩格尔系数和消费支出构成对湖南农村居民消费现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湖南农村居民目前还处于温饱阶段,不过已逐渐开始向小康阶段过渡;然后借助1995—2007年《中国统计年鉴》和《湖南统计年鉴》中的湖南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以及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服务、医疗保健以及杂项商品与服务八类人均全年消费支出数据,建立了扩展的消费支出系统(ELES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湖南农村居民年均基本消费支出水平、边际消费倾向和需求收入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湖南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正处于从生存型向发展型和享受型过渡的阶段。  相似文献   

15.
安徽省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关系的协整分析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本文运用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以安徽省1984—2006年的统计资料为样本,构建了城乡居民长短期的收入与消费模型,对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安徽城乡居民的收入和消费之间各自存在着长期的均衡关系,在人均消费的层面上,城镇居民对于消费增长的支持大于农村居民,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还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的关系,反映了中国乡镇经济的基本特征。运用协整分析方法和误差修正模型理论,对1978—2010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的年度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之间存在着一个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并且建立协整模型和误差修正模型,采用Granger因果检验,得出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是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的原因,并从研究结论中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邓雪琳 《生产力研究》2012,(3):15-17,261
运用菲德两部类模型,以广东为案例分析了地方政府消费性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广东省政府消费性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并不明显;广东省政府部门的外溢效应对经济增长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广东省政府部门要素的边际生产力低。因此,要调整广东省政府消费性支出,做到支出结构合理化,支出使用高效化,以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8.
陆文聪  梅燕 《技术经济》2008,27(2):81-86
基于浙江省城乡居民固定观测点的调查数据,细分不同产品种类,采用扩展线形支出系统(ELES)模型,实证研究了收入增长过程中城乡居民畜产品消费结构的变动趋势。研究结果显示: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浙江省城镇居民畜产品的消费变化主要表现为猪肉消费的减少及奶类消费的增加;农村居民对家禽类产品有较高的边际预算份额及较大的需求收入弹性。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uses Chinese urban and rural panel data for 30 provinces, autonomous regions and municipalities (except Tibet and Taiwan) on the consumption of Chinese urban and rural households in 1995–2005, by constructiong a random effect model, to analyze the impact of sources of household’s consumption demand on the Chinese economy.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reveals that the per capita disposable income of households is highly relevant in explaining households’ per capita consumption expenditure, in these eleven years, and that China’s consumption function was fairly stable. On the basis of flow of funds accounts (barter transaction) data in 1992–2004, the paper further reveals that, since 1997–1998, China’s consumer demand remains in the doldrums because of the following distribution and redistribution process of the national income: The Government’s share of total income and disposable income is becoming ever larger, while the share of households is declining. Aside from the result that a rise in the burden of personal tuition has a negative impact on per capita consumption demand for urban households, we have not found that housing reform or medical expenses significantly reduce consumer demand in China. We believe that low household consumption demand is caused mainly by the income redistribution between households, government, and corporations rather than the inequality in income distribution across household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