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蜂群战术     
任正非 《商界》2010,(2):2-2
在2009年这最为困难的一年,华为的重要变革是从过去的集权管理,过渡到分权制衡管理,让一线拥有更多的决策权,以适应情况千变万化中的及时决策。这种让听得见炮声的人来呼唤炮火,已让绝大多数华为人理解并付诸行动。  相似文献   

2.
让听得见炮声的人呼唤炮火!让一线直接呼唤炮火!这是近一个时期以来,中国企业界发出的最强音。这种强音只能发源于中国企业界那个最沉静的灵魂——任正非。  相似文献   

3.
王育琨 《商务周刊》2009,(12):93-93
炮火是有成本的,谁呼唤了炮火,谁就要承担呼唤的责任和炮火的成本。可以让一线员工呼唤炮火,但是授权容易,形成勇于承当的文化难。  相似文献   

4.
摧毁中层     
白灵 《商界》2010,(6):66-68
长期以来,任正非一直在干着摧毁企业管理中层的勾当,这么个搞法最近有了个新名堂,叫做“一线呼唤炮火”。 那么。“一线呼唤炮火”是什么意思呢?  相似文献   

5.
《销售与管理》2007,(10):30-30
当年华为公司之所以要搞《华为基本法》,就是试图通过《华为基本法》将任正非的思想呼唤出来,将他的“鸟语”破译,让员工能够正确地理解和执行。[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自测表     
《商界》2010,(6):62-63
在你们的企业,一线能呼唤到炮火吗? 这不是什么高难度的问题,只需对照下面的情景,悄悄地打钩就知道了。这里涉及组织、人事、流程、营销体系等,如果贵公司超过了10项,那么很遗憾,你们的领导早已听不到炮声了,也许敌人打到总部来,他们还在喝香槟呢!  相似文献   

7.
摧毁中层     
中层染患的痼疾,有两种:一个叫中梗阻,一个叫无终端。长期以来,任正非一直在干着摧毁企业管理中层的勾当,这么个搞法最近有了个新名堂,叫做一线呼唤炮火。那么,一线呼唤炮火是什么意思呢?我们知道,现代公司管理体制,是基于小阿尔法弗雷德的大公司兵法而形成的,而这一事业部模式的体制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大面积的被采用,只是因为这种体制暗合了组织管理学的基本法则。  相似文献   

8.
沃尔玛:物联网全程联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勇 《商界》2010,(6):84-85
在世界上任何地方.组织流程的变革都意味着要解决人的问题。无论是部门的裁减,抑或制度的变更,通常都会面临习惯带来的阻力。即便是引入了全新的ERP系统,其价值的体现也依赖于人的配合。这也是为什么“让一线呼唤炮火”这一理想常常不能实现的原因。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何春盛 《商界》2010,(6):86-87
“让一线呼唤炮火”,相信所有的一把手都会有如雷灌顶的震撼。我禁不住有些冲动想要分享一些我的经验。 笔者的公司研华科技处于科技服务业。我们提供产业计算机与自动化系统模块件给各个产业的自动化与智能化之用,“可靠与信赖”是我们对客户的承诺,重视客户的反应与回馈是我们管理上很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10.
刘灵君 《大经贸》2011,(2):39-40
在未来的5-10年的发展过程中,华为很有可能不再是以前大家心目中的华为。2010年,任正非一如既往反思似的言论,却透露出不一样的信号。从外部的形象看,华为正在将自己的心灵打开,让更多的人了解华为,而从内部业务上看,华为的业务未来会有很大的不同。  相似文献   

11.
在面向企业、终端消费者领域转型之际,华为希望世界认识自己的新角色2012年的华为,正站在一个转折点上。4月23日,华为公布了2011年财报。报告显示,华为2011年销售总收入达2039亿元,同比增长11.7%,净利润116亿元,同比下跌53%。营收放缓、利润大幅下滑,这些数字,有些出人意料。仅仅是去年,华为的营收同比增长24.2%,净利润同比增长30%。2010年逆市高增长的优异表现让人们对华为有了过高的预期,尽管华为总裁任正非在华为  相似文献   

12.
何志毛 《网际商务》2004,(11):34-38
“在你脑海里,华为品牌意味着什么?”在记着手做华为选题前,曾对十几位资深企业营销人和咨询界人士进行过随机访谈。“技术。”几乎众口一词。“还能联想到什么?譬如它的营销?”记接着问第二个问题。这一下颇让他们犯难了:“华为的营销?了解得不多。除了做关系,不知道它有什么特别之处!”  相似文献   

13.
张建华 《商界》2009,(11):150-150
2001年,联想分拆,老帅柳传志带少帅杨元庆共同拜访的第一位企业家.是华为掌门人任正非。他们对华为以创新为龙头的市场探索表示艳羡。少帅杨元庆表示联想要做高科技的联想,请教任正非:“如何能做成华为一样的公司?”任正非以一位长者的口吻对他说:“开发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你要做好投入几十个亿、几年不冒泡的准备。”并玩笑地说:“你们就卖华为的产品吧!”  相似文献   

14.
2001年3月,正当华为发展势头十分良好的时候.任正非在企业内刊上发表了一篇《华为的冬天》,这篇力透纸背的文章不仅是对华为的警醒.还适合于整个行业。接下来的互联网泡沫破裂让这篇文章广为流传,“冬天”自此超越季节,成为危机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15.
赵云 《中国品牌》2014,(5):90-91
2013年是让华为终端董事长余承东满意的一年。虽然“下课”的传闻几乎每隔一个月就会来那么一次,但坐在华为终端会谈室里,他说:“我还在。”在余承东接手华为终端部门时,华为终端的全球品牌知名度低于5%,而2013年“这个比例是52%,华为终端有了很大变化。”“行业正处于一个洗牌期,有些公司将消失。”他说,“4G的来临,对我们是—个机会。”  相似文献   

16.
《华为基本法》最初起源于华为老板对于工资制度的困惑,最终使华为摆脱了靠个性权威治理企业的时代。在1995年前后,华为老板任正非遇到一件令人头疼的事情,公司已经发展到千人规模,工资单上的很多人他都不认识,该怎么给他们确定工资?能不能让专业人士做这件事?于是1995年,华为成立了工资改革领导小组,请来了某大学管理学院退休的院长来主持。  相似文献   

17.
华为是一本让人想读但又读不透的书。这缘于华为在短短的十年之内创造了中国民营企业成长和发展的奇迹,但由于其长期以来的低调.使华为的成功之道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人们难究其理,只能从《华为基本法》及任正非充满激情而又理性的文章中去洞窥点滴,于是,《华为基本法》似乎成了华为的一个象征及引领其成功的圣经。其实,《华为基本法》是一个历史产物,她只是华为在十年以前,为了适应经营环境,为了解决高速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王育琨  林宏达  程林 《中国市场》2012,(30):19-23,18,6
他塑造华为的狼文化,但却不贪婪。他让华为成为全中国最国际化的企业,却低调谨慎,他一直强调的是:"华为没有成功,只有成长。"  相似文献   

19.
世界的华为     
李瀛寰 《大经贸》2011,(2):47-47
1999年10月,四年一度的ITU国际电信展在日内瓦举行. 当记者走在日内瓦国际机场通道的时候,扑面而来的是华为巨大的灯箱广告,这一意外的发现让当时饱受时差折磨的国内记者们非常震撼,也有一丝自豪感萦绕在胸. 这其实是华为第二次参展日内瓦电信展,华为参加的国际性电信展会多不胜数,从巴西、莫斯科到泰国,90%的情况下,华...  相似文献   

20.
田园精英     
应大地的呼唤,我们越过长江、黄河;水田、旱地,机器轰鸣,播种春的希望;茫茫田野,注入冬的期盼。拚搏向上,服务农业、农村、农民。勇往直前,让我们的精品耕耘祖国的每一寸沃土,啊!农机人!情满华夏,以农为本是我们的宗旨,明天更加灿烂。啊!农机人!华夏的骄子,中国农机!明天更加辉煌!更加辉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