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梁海滨 《现代商贸工业》2007,19(10):103-104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发展中国家从传统的农业国向现代工业国转变的必然之路。因此,要彻底解决"三农"问题关键需要大量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通过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产生原因、存在问题等的研究,提出解决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一些合适途径和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2.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经济发展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该文对我国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现状、低素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难度的进行了深入分析,说明农民农业科技文化素质是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发达国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史保金 《商业研究》2006,(16):105-108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任何一个国家在工业化和现代化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为解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借鉴英国、美国和日本等西方发达国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以政府为主导,合理确定经济发展战略;加快城市化进程,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以农业内部转移为基础,积极引导农业“兼业”;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优化农村劳动力素质来构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  相似文献   

4.
罗子俊 《商场现代化》2006,(10):201-202
本文调查分析了洛阳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础条件,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规模和成因,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依据5个原则,提出了加快洛阳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战略对策体系。  相似文献   

5.
构建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长效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丽芹 《商业研究》2007,(10):145-148
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是建设现代农业、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目前,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速度趋缓,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增加。因此,必须从战略层面,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和探讨,破解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拓宽转移渠道,形成一个协调有效的转移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村劳动力的供给远远超过了农业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不仅有助于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解决我国的农民、农村和农业问题.本文以农村剩余劳动力为研究对象,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意义出发,分析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宋健  朱晓林  潘赛 《现代商业》2007,(35):214-215
本文就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策略和异地转移策略做了分析,得出两点结论:一是在大力发展农村工业化和产业化的同时,鼓励民工回乡创业,实现城乡一体化,以形成城乡良性互动的大好局面,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二是在调整城市产业结构以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异地转移的同时,我们还要鼓励农民进城创业,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以推动就业.只有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才能更好的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相似文献   

8.
本文就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策略和异地转移策略做了分析,得出两点结论:一是在大力发展农村工业化和产业化的同时,鼓励民工回乡创业,实现城乡一体化,以形成城乡良性互动的大好局面,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二是在调整城市产业结构以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异地转移的同时,我们还要鼓励农民进城创业,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以推动就业。只有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才能更好的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相似文献   

9.
广西是一个后发展、欠发达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总量大,整体素质低.农村自身吸纳剩余劳动力资源的能力较差,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不够完善,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有限.因此广西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的转移就成为解决广西"三农"问题的重要措施之一,文章通过对广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方式及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0.
杜娟 《中国市场》2011,(52):102-102,104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战略问题,是实现全面建设和谐社会和"三农"问题解决的关键,它不仅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步伐,也影响整个社会的长治久安。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仍面临较多困难,本文基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制约因素,提出相关的转移途径。  相似文献   

11.
为了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有效转移,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率,已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本文主要分析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中的一些问题,并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王颖  李华  史亚军 《商场现代化》2013,(17):188-191
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推进小城镇建设,是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本文以大兴区青云店镇为例,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大兴区青云店镇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分析,发现青云店镇农村剩余劳动力在转移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一些建议,探索出适合青云店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以促进大兴区青云店镇农业可持续发展,加快小城镇建设。  相似文献   

13.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制约因素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熊望高 《价格月刊》2001,(11):13-15
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总量已接近2亿人,而人均耕地只有1.59亩,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已成为我国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14.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既是关系农民增加收入的"民生",又是关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目标的"国计"。湖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农村富余劳动力数量大,转移的任务艰巨。文章以湖北省为例,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5.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关系到农村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本文从国外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的两个模型入手,结合我国的现实国情,提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应选择城乡同时吸纳的模式.加快城市化进程、挖掘农业内部潜力、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第三产业、提高农民素质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6.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关系到农村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本文从国外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的两个模型入手,结合我国的现实国情,提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应选择城乡同时吸纳的模式。加快城市化进程、挖掘农业内部潜力、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第三产业、提高农民素质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7.
李梦  黄敬宝 《消费导刊》2010,(3):138-139
刘易斯模型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了理论依据。实地调研表明,有些农村剩余劳动力以"民工"的方式进城,还有一些仍然滞留在农村。政府应发展职业教育和培训、推广中介服务、改革户籍制度、完善社保体系,推动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顺利转移。  相似文献   

18.
探索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应在国家出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规划和方案下,严格控制农村人口数量的基础上,深化以户籍和土地为主的制度改革,提高农业生产率和剩余劳动力的整体素质,改善劳动力市场环境、加速城市化进程以及大力开拓国际劳务市场,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当前,甘肃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所面临的问题主要是速度慢,劳动力转移的区域有限。其主要原因是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乡镇企业发展规模小、速度慢,经济增长方式落后。甘肃省应大力开展对农民的教育和培训;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拓宽就业渠道;以特色农业带动非农业的发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乡镇企业发展和小城镇建设;走一条"就近转移"与"区域转移"相结合的道路;发展有组织的国内外劳动力输出,促进劳动力合理流动,从而稳定有序的实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缩小城乡差距、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20.
喻占元 《商场现代化》2006,(19):297-298
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诸多障碍,应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有序地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