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3号令)颁布实施,进场交易的国有产权类别越来越多。虽然早在2003年国务院国资委和财政部联合颁布实施的3号令中明确"金融类企业国有产  相似文献   

2.
规范企业国有产权流转是国资委成立之初就重点开展的工作,2003年发布的《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国务院国资委财政部令第3号,以下简称"3号令"),确立了企业国有产权转让进入产权市场的制度,开启了企业国有产权流转市场化的序幕。2003年至2012年,仅中央企业就通过京、津、沪、渝4家中央企业国有产权交易试点机构完成产权转让9000余宗,转让金额超过4000亿元,进场交易在促进国有产权有序流转、调整结构、优化配置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企业国有产权进场交易制度的建立,是我国探索公有产权有效流转模式的重要尝试,实现了企  相似文献   

3.
国务院国资委、财政部颁发的<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企业国有产权转让应当在依法设立的产权交易机构中公开进行,不受地区、行业、出资或者隶属关系的限制.国务院国资委李荣融主任强调,企业国有产权转让,"进场是规范的前提".天津产权交易市场作为中央企业国有产权转让试点市场,努力健全产权交易规则和监管制度,按照<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的要求,在登记、挂牌、签约、结算、鉴证的程序中,坚持三审制度,严审九大内容,确保企业国有产权在市场内规范有序交易.  相似文献   

4.
国务院国资委和财政部联合颁布的<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3号令),专门用了一章的篇幅对企业国有产权交易的程序做了规定,占总条款的35.9%,由此可见国务院国资委对转让程序的重视程度.该章节从企业内部决策到清产核资、资产评估、进场交易、签订转让合同、交割结算、变更登记等,都做了明确的程序规定.可以说,程序规范是国资委3号令的核心内容和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5.
随着国务院国资委、财政部颁发的《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于2004年2月1日正式实施."进场交易"作为企业国有产权进行交易的一项制度被确立.如何正确理解企业国有产权"进场交易",对于指导企业国有产权交易的工作实践,有着非常积极的现实意义.本人就工作过程中的一些个人体会,谈谈自己的看法,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6.
2002年2月5日,国务院国资委李荣融主任就<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实施中的相关问题接受了新华社和中央电视台记者的采访.他指出,企业国有产权转让,"进场交易"是规范的前提;选择合格的市场,核心是"诚信、守法".  相似文献   

7.
沈立群 《上海国资》2007,(11):73-73
国有股东在转让企业产权行为规范方面应当是"一致行动人"国务院国资委、财政部发布的3号令明确规定,企业国有产权转让应当在依法设立的产权交易机构中公开进行。然而,在日常的产权交易监管工作中,仍有不少关于某一产权标的是否应当进场交易的政策咨询。因此,有必要结合分析企业资本构成,对企业国有产权转让主体、企业国有产权标的作出具体界定。  相似文献   

8.
<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国务院国资委、财政部令第3号)及配套文件出台后,各地国资管理机构加强了对企业国有产权交易的监管,有效规范和统一了企业国有产权转让行为.  相似文献   

9.
园园 《产权导刊》2005,(3):41-41
本刊快讯:当前,推进企业国有产权进场转让,重点要做好四方面工作。一是建立全国企业国有产权交易网站,健全网上公示、竞价和信息统计制度。二是今年三月份在北京召开上海、天津、北京三家中央企业国有产权转让试点机构工作会议。会议将通过汇报工作、交流经验、分析情况,进一步推进中央企业国有产权规范转让。三是经国务院国资委批准,  相似文献   

10.
国务院国资委、财政部颁发的《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企业国有产权转让应当在依法设立的产权交易机构中公开进行,不受地区、行业、出资或者隶属关系的限制。国务院国资委李荣融主任强调,企业国有产权转让,“进场是规范的前提”。天津产权交易市场作为中央企业国有产权转让试点市场,努力健全产权交易规则和监管制度,按照《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的要求,在登记、挂牌、签约、结算、鉴证的程序中,坚持三审制度,严审九大内容,确保企业国有产权在市场内规范有序交易。  相似文献   

11.
方翔 《产权导刊》2010,(8):49-51
《企业国有资产法》和国务院国资委第3号令、财政部第54号令的颁布实施,使我国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法律逐步健全,国有产权交易行为逐步规范。但在国有企业产权转让活动中仍存在许多不规范、不合法的因素。  相似文献   

12.
产权交易凭证的出具和取得,是企业国有产权转让“进场交易”后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国务院国资委第3号令)规定“企业国有产权转让成交后,转让方与受让方应当签订产权转让合同,并应当取得产权交易机构出具的产权交易凭证”。这是对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程序的规范性规定。然而,产权交易机构出具产权交易凭证的依据、产权交易凭证的证  相似文献   

13.
陈鋆 《上海国资》2009,(7):66-67
关于国有资产进场交易,最早是《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办法》(以下简称3号令)中规定:“企业国有产权应当在依法设立的产权交易机构中公开进行”,新颁布的《企业国有资产法》(以下简称国资法)进一步从立法角度明确为:“国有资产转让应当在依法设立的产权交易场所公开进行”。产权交易市场作为非上市企业国有资产转让的平台地位更加明确,而国有资产进场交易也成为国资监管的重点,特别是国务院国资委提出“应进必进、能进则进、规范进入、操作透明”的16字指导方针后,各级地方政府和国资监管部门更是提高了对国有资产进场交易及国资监管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王彪 《产权导刊》2007,(3):47-48
国务院国资委、财政部发布的《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3号令)迄今已正式实施三个年头了.在全面落实企业国有产权进场交易制度、规范国有产权交易行为、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国有企业资源优化配置、推进国企改革进程和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的同时,产权市场在落实公众知情权、避免暗箱操作、充分发现各类意向受让人、形成有效的市场竞价机制、实现产权转让的价值最大化、建立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服务平台、达到多赢的市场效应、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正十年前,国务院国资委、财政部令第3号《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如一柄利剑,直指国有产权场外交易、暗箱操作、违规定价及国有资产流失等弊端,使国有产权转让有法可依,步入规范化、市场化轨道。十年间,产权市场利剑在手,克难攻坚,依靠3号令的强力支撑,在巩固国有产权、股权、实物资产规范转让交易的同时,构筑了市场氛围,搭建了交易平台,吸纳了众多的非国有产权进场交易,成为运用市场规律优化产权配置的重要一极;在丰富区域资本市场内容方面,勇于探索,大胆实践,开辟并赢得了非上市公司股权流动、  相似文献   

16.
熊辉 《产权导刊》2011,(5):40-41
会员制是指市场上的买卖双方不直接进行买卖,而是通过专业会员进场交易的一种制度安排。 北交所作为国务院国资委选定的中央企业国有产权转让首批试点产权交易机构,为了完善市场功能,规范国有产权转让行为,促进北京产权市场健康发展,自2004年6月起就开始实行会员代理交易制。  相似文献   

17.
黄卓 《产权导刊》2005,(7):25-25
《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的颁布,确立了企业国有产权进场交易制度.准确理解和把握"企业国有产权"这一概念,对于贯彻企业国有产权进场交易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沈波 《产权导刊》2014,(3):35-37
正为规范企业国有产权转让行为,加强企业国有产权交易的监督管理,促进企业国有资产的合理流动、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防止企业国有资产流失,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和财政部于2003年12月31日联合发布了《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国资委、财政部令第3号),简称"3号令",明确规定了"企业国有产权转让应当在依法设立的产权交易机构中公开进行,不受地区、行业、出资或者隶属关系的限制",从而确立了产权交易机构在统一组织企业国有产权转让上的主平台和主通道地位。2004年7月14日,国务院国资委又发布了《关  相似文献   

19.
桂帆 《产权导刊》2005,(1):15-16
国务院国资委和财政部于2003年12月31日颁发了<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2004年,国务院国资委相继出台<关于加强企业国有产权交易监管有关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配套政策文件.  相似文献   

20.
正今天,国务院国资委在这里举行企业国有产权交易项目信息统一发布系统的开通仪式,我谨代表国务院国资委向参与系统建设的相关单位表示祝贺,向长期以来积极支持和推动我国企业国有产权交易制度建设和市场发展的部门、企业、机构和媒体表示衷心感谢。我国的产权市场是在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经济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国务院国资委从2003年成立开始,就积极推动建立企业国有产权进场交易制度,我们出台了《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等规章制度规范企业国有产权转让行为,充分发挥市场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