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由于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多数进城农民工缺乏专业技能,劳动力市场不健全,各种就业服务体系不完善,各级政府对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应发挥的职能不够,导致农村劳动力就业障碍重重.因此,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专业技能培训,进一步完善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转变劳务输出地政府与输入地政府的服务职能,制定并落实有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法律、法规,切实保护农民工的权益,是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北京市城乡劳动力统筹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宏观缺乏指导,就业渠道不畅和劳动力素质偏低。推进城乡统筹就业的原则是: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就业、再就业置于同等地位,既要统筹兼顾北京市农村和城镇劳动力,又要统筹兼顾北京市和外省市劳动力,最终建立起城乡一体的、公平竞争的、高效有序的劳动力市场,促进城乡劳动力充分就业。主要对策有:出台统一指导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相关政策,完善农村就业服务体系,加强流动劳动力的监控力度,完善资金支持体系,扶持骨干乡镇企业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区农村劳动力就业现状,指出我区存在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然后提出一些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的思路:多渠道、多角度地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深化农业内部就业;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吸纳劳动力;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扩大劳务输出等。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分析萍乡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面临的突出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思路:通过强化对农村富余劳动力服务与管理,加大体制创新力度,不断优化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环境,大力发展经济,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  相似文献   

5.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但由于当前农民自身素质、就业环境等诸多问题的影响,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形势却不容乐观。我们必须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农民的素质,拓宽就业空间,优化就业环境,积极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  相似文献   

6.
就业问题既关系着社会人力资源的配置过程,叉影响着社会秩序以及政局稳定.目前,我国农村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城镇居民就业难.导致就业压力大的原因主要是劳动力总体素质不高、供大于求、结构性失业突出、劳动力市场建设滞后和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这就需要实行促进就业的长期战略和政策,调整就业结构,提高劳动者素质,转变就业观念,同时政府要发挥相应职能,加速小城镇建设.  相似文献   

7.
加快农村劳动力非农化转移就业,是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农村劳动力在转移就业过程中存在产业结构调整不明显、市场供求脱节、权益保障诉求不畅、基本公共服务缺乏有效衔接、社会管理长效机制缺失、农地制度改革滞后等诸多问题,因此,应实施"两翼齐飞"战略,农村与城市良性互动,逐步探索身份转化制度和农地流转形式,增加农村人力资本存量,构建城乡一体化就业制度,加速我国农民市民化进程。  相似文献   

8.
由于语言、文化习俗、社会历史原因导致新疆少数民族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缓慢,就业困难,贫困现象普遍.尤其是南疆地区,城市化进程严重滞后,富余劳动力人口大量聚集.作为“三农”问题和城市化研究的热点,探讨并最终解决新疆农村劳动力的特殊主体——少数民族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存在的障碍,对于新疆农民增收,南疆农民脱贫,缩小南北疆区域经济差距,实现新疆全面小康社会目标具有决定性影响.  相似文献   

9.
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方向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制约农民收入增长、影响农业现代化进程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它已引起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并成为理论界讨论的焦点。但时至今日,理论界似乎并没有找到灵丹妙药。从兼顾农民的问题和城市的问题、就业问题和效益与发展的问题的角度来研究,多元化、系统化、网络化的模式是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理想而又现实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在教育。湖北是农业大省,同时也是高教大省,湖北高校在服务湖北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大有可为,可开展调查研究,为领导决策服务;开展科技咨询、成果转化,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服务;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促进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就业。  相似文献   

11.
农村富余劳动力尤其是青壮年劳动力的大量转移是引起农村空心化的直接原因,城乡收入差距较大、土地制度不完善、农业补贴力度不够、人地矛盾尖锐则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驱动力。在分析福建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驱动力和农村空心化的具体表现的基础上,运用推拉模型归纳演绎农村空心化形成的机理,并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可操用性的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12.
马鞍山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较大,可劳动力输出并不多,且农村劳动力普遍文化偏低,缺乏技能,加之市场就业竞争能力等不确定因素,返乡回流的机率较大。随着农村土地流转和新生劳动力成长,仍会有农村劳动力需要转移就业。应采取健全服务体系、加强技能培训等措施,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  相似文献   

13.
市场机制是培育劳动力市场、解决人力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手段。但目前劳动力市场的运行还存在不少缺陷和不足,需要从明确劳动力市场主体、健全劳动力市场运行机制、强化政府对劳动力市场的监控和指导职能、大力发展职业技术培训等方面加以培育和完善。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认为地勘单位内部劳动力市场应实行动态管理。其具体办法是:(一)劳动管理站相对独立行使管理职能;(二)拓宽从业渠道,实行管、安并举;(三)用好用活退休、退职、退养等各种现行政策;(四)实行富余职工上岗的临时优惠政策;(五)鼓励富余职工从事个体经营和创办股份合作服务业、经纪业等等。  相似文献   

15.
加强农民工培训与开发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建设现代农业、实现国家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必然要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关键在于进一步加强农民工培训与开发,而经费不足、培训与开发市场不健全,政府管理不到位,企业与农民工动力不足是制约农民工培训的重要因素。解决农民工培训与开发面临问题的根本措施是完善培训与开发资金投入机制,建立和健全多层次的农民工培训与开发体系,健全培训与开发市场。  相似文献   

16.
湖南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既有人多地少矛盾所致农业边际劳动生产力低下的内在推力和较大收入差距所致的外在拉力,又有劳动力的低质、市场的不完善性、制度的不公平性和发展的不充分性等多重阻力。要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根本转移,必须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强化政府服务职能,促进劳务市场完善;废止传统户籍刺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加快湖南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7.
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制约农民收入增长、影响农业现代化进程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它已引起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并成为理论界讨论的焦点。但时至今日,理论界似乎并没有找到灵丹妙药。从兼顾农民的问题和城市的问题、就业问题和效益与发展的问题的角度来研究,多元化、系统化、网络化的模式是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理想而又现实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
河南省促进就业政策的政府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促进就业政策制定的原则、内容,实施的过程以及政府行为在就业政策制定和执行中的作用等内容是政府公共管理政策制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政府宏观调控政策的改革过程中,从河南省的实际出发,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河南省就业再就业应该采取一些措施:就业优先发展战略;发展社区服务业,促进社区就业数量的增加;政府出资创造就业机会;加强就业培训和劳动力信息服务,迅速普及劳动力市场的网络化。  相似文献   

19.
2007年肇庆农民人均工资收入明显增加,农村人口外出就业所得收入占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8.64%,这已成为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增长点。但是农村劳动力大量富余(2006年36万人),劳动力转移处于无序状态以及转移的规模和质量都很低的现状使得肇庆农民工资性收入从全省来看,刚刚接近全省平均水平.这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本为认为只有真正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稳定转移和劳动力资源的充分开发利用问题,才能长远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赶超珠三角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20.
提升农村人力资源能力的重要理论支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克思恩格斯对劳动力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特点、作用、发展趋势和合理利用等理论,对我国农村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具有现实指导意义;二元发展理论对研究我国城市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吸纳,城乡劳动力就业协调发展意义重大;西方经济学关于人力资本理论中具有一般性的理论研究成果为我国农村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