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3 毫秒
1.
亚当?斯密提出了“看不见的手”的自由市场经济理论,而钱德勒则论证了企业的管理协调机制在组织内部替代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作用。本文在认真阅读《看得见的手》一书的基础上,简要探讨一下“看得见的手”对我国企业生存发展和企业管理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在农业议题范畴内,企业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它更像是一只看得见的手,对农业经济、环境、社会三重价值的发挥起到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在农业议题范畴内,企业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它更像是一只看得见的手,对农业经济、环境、社会三重价值的发挥起到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李鸿彩 《北方经贸》2007,(12):19-20
"看不见的手"是指市场调解,"看得见的手"是指政府行为。邓小平对"两手"理论在中国实践和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作出了伟大的贡献。众多事实说明我国的改革是依靠社会主义的"两手"进行的,具有中国的特色。只有处理好"两手"关系,让"两只手"真正发挥作用,方能更好地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服务。  相似文献   

4.
亚当·斯密能够成为现代经济学鼻祖,多半是由于他提出了“看不见的手”的自由市场经济理论,这一理论几乎成为后世经济学和管理学最权威的金科玉律。但随着本世纪经济危机的出现和现代企业组织结构的日趋复杂,“看不见的手”逐渐被“看得见的手”所取代。这一只能看见的“手”就是指现代工商企业新型管理人员的兴起。现代工商企业在协调经济活动和分配资源方面已经取代了亚当·斯密的传统理论,这与传统家族小公司逐渐被现代化跨国大型企业所淘汰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我们知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其实还有政府行为的另一只看得见的手,这是一只"闲不住的手"。政府会伸出扶助之手,协助企业投资,设置各种许可、审批的前置条件,在各方面体现着对企业的关怀,操了应该企业操的心。但是权力的作用可以是建设性的,也可以是破坏性的,对权力的不当使用可能会造成更大损失。一、闲不住的手的理论基础是国家管制经济思想我在《我国市场发育的道路选择》1一文中,分析了自古以来世界各国商品经济发展和市场发育  相似文献   

6.
本文总结性地论述了经济学的“手”的理论——“看不见的右手”(市场)、“看得见的左手”(政府)、“看得见的右手”(企业)和“看不见的左手”(权力及利益集团)的功能、缺陷及发挥各只“手”的功能所必需的约束条件,指出要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经济增长和社会和谐,各只“手”必须各司其职,发挥其长处、规避其缺陷,在其有效边界内运作而不能畸形发育.并处理好“四只手”之间的比例、结构和均衡状态。  相似文献   

7.
范伟  何欣 《致富时代》2011,(7):184-184
现在的工商企业的管理已经越来越朝科学化管理的方向转变,而看得见的手的作用也在其中得到了重视,该文从钱德勒先生的著作《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出发,进而引发对国内现状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8.
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把"政府调控"称为"看得见的手",而"市场调节"称为"看不见的手",中国在其工业化进程中发展农机化尤其要重视"看得见的手"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钱德勒的《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一书在西方自由主义和自由调控的舆论占据主导的时候引发了西方一次经济思想上的革命,笔者在仔细阅读的原文的同时并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韩柏林 《财贸研究》2000,11(4):51-54
<正> 税收中性的思想源于十八世纪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经济理论。他在《国富论》一书中阐述了“看不见的手”的原理。他认为在市场经济中分工能够发展,消费能够最有效地得到满足,生产效率能最快地得到提高。“市场会解决一切问题”,“人人想方设法使自己的资源产生最多的价值。……,这样他就被一只看不见的手牵引着,去促进原本不是他想促进的利益。”按照亚当·斯密的观点,政府对市场经济的任何干预势必破坏自发形成的市场规范和秩  相似文献   

11.
亚当·斯密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其代表作为《国富论》,他提出了经济的发展由"看不见的手"——市场来引导的,提倡自由竞争,反对政府干预经济,他从人的本性——利己动机出发,论述了利己主义是人的一切经济行为的动机,他提出劳动分工是提高效率的关键,提出了劳动价值论,第一次明确提出价值和使用价值的概念。这些对今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国证监会职能归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这个掀起2004年春天中国金融市场的巨大波澜的事件,似乎水皮杂谈的那段话最能留得住它的精彩——“政策和策略是我们的生命。在中国这么一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发生博弈是正常的……在现阶段,我们还要靠那只看得见的手抱我们送入那只看不见的手调控的自由王国。”  相似文献   

13.
<正>在市场经济背后,有一只看不见的手,是经济规律;同时还有一只看不见的手,也是不能忽视的,那是什么呢?"上下同欲者胜"我们耳熟能详;"同心同德方可成大业"更不陌生。那么,是什么因素能使企业做到"上下同欲,同心同德"呢?在企业经营管理和发展中企业文化具有什么样的地位和作用呢?  相似文献   

14.
市场经济最基本的一点是让那只“看不见的手”充分发挥其作用。在它难以发挥作用的地方再让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帮忙。如果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干预过多或盲目干预,就会使市场那只“看不见的手”失效或扭曲。 由于我国受计划经济的传统影响,致使我们一方面建立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另一方面又存在着过多过滥的行政许可和行政审批。而行政许可的一个普遍现象是环节多,时间长,且又无序和混乱。致使老百姓办事是盖不完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中国经济这20多年来的快速猛进,和平崛起,具体的说主要是三驾马车居功厥伟。其一是投资(尤其是外资),其二是出口(尤其是加工型产品),其三则是消费(即内需的扩大)。当然在任何市场上总有两只手,在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发挥着不同的功能,刺激着市场的活力。一只是看得见的手——政策,政策产生引导的作用,靠的是官员们的高瞻远瞩,落实得当,执行有力;另一只看不见的手,靠的就是组成市场的老百姓收入的提高,对未来的乐观期许,以及对现状的满意程度。两只手不论看得见看不见,有机结合后对经济的腾飞产生的作用当然是可想而知的。  相似文献   

16.
《商》2015,(37)
一个国家的政府行为对本国的经济发展起到关键指导作用,经济学家以两只手即"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的关系来比喻政府干预和市场对资源的调节作用,从而分析政府行为与市场经济的关系。本文就不同类型政府行为的特点,以及干预市场的态度和优缺点,并介绍典型代表国家的具体做法,同时分析影响选择政府行为的因素和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粮食价格机制是粮食市场经济中最核心机制,在资源配置方面发挥着基础性作用。本文在概述目前我国市场粮食价格演变态势的基础上,从宏观高度出发,提出建立符合国情的、粮食价格体系"顶层设计"的重要设想;并深入阐述了具有创新性"六个必须"的观点,其中特别强调的观点是:"绝对市场化"不适于粮食市场调控,必须把"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8.
自由港的两只“手”──价格在香港邓小河香港是个自由港,市场供求是决定价格的主要因素,但是影响价格走向的并非仅有这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某些领域、某些时期,另一只"看得见的手"──港府当局对价格的干预和管理,也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公用事业领域价格不"自...  相似文献   

19.
《四川物价》2005,(5):38-39
据《江南时报》报道,上海楼价一步步攀升,很多人都认为,这是市场需求决定的。事实上,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后面,还有许多看得见的手在操纵房价。最近,上海市7家楼盘的开发商涉嫌欺诈,被上海市房屋土资源管理局开出了处罚通知。2005年2月的一天,一个上海市民去“天赐公寓”买房子时,却被开发商挡了回来,开发商声称房子已经全部卖完。  相似文献   

20.
古典经济学家发现了土地、劳动和物质资本这三个生产要素,但对非物质因素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古典经济学的鼻祖亚当·斯密也早有认识。人们都知道他写的《国富论》提出了“看不见的手”的概念,自由市场的信奉者一直使用这一隐喻来反击任何干预市场的行为;但是如果你读过斯密的另一本著作《道德情操论》,就会发现对于这类反击,斯密并不一定全盘赞同。斯密提出,市场需要某种道德情感,也就是说,市场的成功运行不仅仅靠“看不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