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欧元作为一种新兴世界货币既在全球经济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也是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中的重要权重货币,由于欧盟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故欧元兑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对中欧贸易平衡产生重要影响。本文采用1999—2008年间欧元兑人民币汇率数据和中国与欧元区贸易季度数据构建VAR模型,并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的分析方法对欧元汇率变动对中欧贸易相对差额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人民币兑欧元的贬值初期会引起中国对欧元区贸易收支的短期恶化,但经过一段时间后由于我国对欧元区出口数量增加,贸易盈余趋于稳定,中国对欧元区贸易存在汇率贬值的"J曲线效应"。  相似文献   

2.
J曲线效应理论是探讨汇率变动影响出口贸易的重要理论之一,主要通过构建计量经济学模型对人民币汇率影响中国粮食出口贸易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该理论在人民币汇率影响中国粮食出口贸易方面得到了证实。研究还进一步显示,中国粮食出口与当年人民币的实际有效汇率显著地呈反向相关关系,且与前二年的人民币名义汇率变动的反向相关程度大于当年的实际有效汇率。此外,出口退税率和技术性贸易壁垒对粮食的出口贸易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基于1997年1月以来的月度数据,从总量和分国别角度分别对人民币汇率变动的FDI效应进行实证检验,分析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FDI流入的影响。实证分析表明:中国需要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确定改革人民币单盯住某一种货币(如美元)变化的汇率机制,以缓解汇率变动引致来自部分国家FDI流入急剧变化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中国对28个主要贸易伙伴国出口的面板数据,对比分析了2005年汇改前后人民币名义汇率波动风险和实际汇率波动风险对中国出口的影响.通过实证研究后发现:无论是汇改前还是汇改后的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风险对中国的出口均未产生显著影响;而汇改后,人民币名义汇率波动风险却对中国的出口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由此可见,相对于实际汇率波动风险而言,名义汇率波动风险对中国出口的影响更显重要.  相似文献   

5.
2010年6月19日,在人民币汇率对美元"冻结"近两年之后,中国人民银行宣布重启汇改,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外贸的影响再次引起各方的高度关注.文章通过建立相关的计量经济模型检验了义乌出口贸易与汇率之间的关系,得出结论:人民币汇率变动与义乌出口贸易呈正向变化,但汇率变动对义乌出口贸易发展的长期利好效果并不是汇率变动本身造成的,国际市场需求对出口影响最大,义乌专业市场的规模经济特征转换成出口产业比较竞争优势推动T出口贸易的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6.
文章运用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分析等实证分析方法,对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以来,汇率变动对我国居民消费价格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于物价水平产生了较为显著的影响,二者总体上呈反向变动关系.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2005年8月至2010年6月的月度数据,利用协整检验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研究了次贷危机发生前后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与股票价格之间的联动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次贷危机发生前中国股市与汇率之间存在正向的长期均衡关系,且两者之间在长期互为因果关系;在次贷危机发生后两者之间则是反向的长期均衡关系,股价波动在长期内是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变动的单向Granger原因。最后本文基于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的计算方法及其影响因素,利用资产组合平衡模型、国际贸易等相关理论对实证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从成本加成视角构建汇率变动的进口价格传递效应模型,并运用门限回归方法,就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变动如何影响进口价格问题进行实证检验,分析结果显示:人民币汇率变动幅度较小时,汇率变化影响进口价格的传递机制将会失灵;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较大时(大于门限值2.1%),不同汇率水平区间上的进口价格对汇率变化反应的灵敏度存在较大差异,高汇率水平(高于门限值113.19)区间内的灵敏度显著强于低汇率水平区间的灵敏度。因此,稳定物价的汇率调控手段,应根据汇率水平所处的区间以及汇率市场的实际波动幅度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9.
2014年第二季度开始,我国资本就出现了外流的现象,改变了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局面,伴随而来的是人民币汇率出现贬值趋势,而外汇储备总量也从高点的近四万亿美元下降到不足三万亿美元.在这种背景下,短期资本流动和人民币汇率波动再次成为学者和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选取2002年1月至2017年6月的数据,运用VAR方法以及脉冲响应函数对短期资本流动与人民币汇率波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通过研究我们发现,人民币名义汇率受短期资本流动的影响较大,而人民币预期汇率对人民币名义汇率的影响比较小,短期资本流动对人民币汇率的倒逼效应开始显现;而短期资本流动的变化主要受人民币预期汇率变动的影响,人民币名义汇率对其影响比较小,  相似文献   

10.
J曲线效应理论是探讨汇率变动影响出口贸易的重要理论之一,主要通过构建计量经济学模型对人民币汇率影响中国粮食出口贸易进行实证研究,本文以此理论为基础,研究人民币汇率到底与我国粮食出口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国粮食出口与当年人民币的实际有效汇率显著地呈反向相关关系,即随着人民币的不断升值,我国的粮食出口越来越少。  相似文献   

11.
基于行为均衡汇率理论,应用多种计量经济方法对1978-2006年期间人民币实际汇率状况进行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从名义汇率错位情况来看,1995年及以前的名义汇率都是高估的,1996-2005年的名义汇率基本上都是低估的,且低估程度在2000年达到顶点,然后逐渐下降;2005年约低估4.7%,但到2006年,受2005年人民币汇率改革的影响,名义汇率反而高估约0.9%.从实际汇率错位情况来看,1993年及以前的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都是高估的,1994年以后,随着出口的快速增长以及美元的不断贬值,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相对于行为均衡汇率低估程度总体上不断扩大,2005年约低估16.3%;到2006年,受2005年人民币汇率改革的影响,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低估程度有所下降,约低估15.3%.  相似文献   

12.
对外贸易中贸易款项的支付大多数都在远期,因此对未来汇率变化幅度的预期,会影响汇率对出口价格的传递效应,从而导致汇率传递出现非线性特点。本文对此进行了理论分析,结果显示,预期未来汇率变化幅度较大时,汇率对出口价格的传递程度会下降甚至可能出现负向传递。实证部分本文使用STR模型分析了1999年1月—2016年7月在汇率预期的作用下人民币汇率对出口价格的传递效应。研究发现当人民币汇率预期变动幅度较小时,汇率传递系数为正,人民币汇率升值会导致出口价格上涨,贬值导致出口价格的下降。但是当人民币预期汇率的变化幅度达到一定的阈值后,人民币汇率升值会导致出口价格下降,而贬值会导致出口价格上涨。因此货币当局有必要关注汇率预期尤其是大幅度汇率变化预期的存在对进出口价格和需求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基于供给冲击与需求冲击的研究视角,本文阐述了人民币升值的逆传递效应的传导机制。运用协整与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实证检验了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与人民币对美元的双边名义汇率的逆传递效应。结果表明,无论在长期还是在短期,人民币升值都不具有通货紧缩效应,而是具有逆传递效应,并且名义有效汇率的逆传递效应强于双边名义汇率。  相似文献   

14.
人民币实际汇率错位对出口贸易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吕剑 《当代财经》2006,(9):89-94
本文在既有文献的基础上,通过结合我国经济转型的特点,研究了人民币实际汇率错位对出口贸易的影响。文中提出了更加合理的模型,引入关税(出口退税额)、政府支出、贸易条件等变量,通过Johansen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预测方差分解等计量方法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978 ̄2005年,人民币实际汇率错位对出口贸易产生负面影响。其后,运用二元离散选择模型(Logit模型)进一步对二者关系进行了考察,得出了人民币实际汇率错位幅度与净出口呈负相关的结论,即汇率错位幅度越小,越有利于出口,从而出现贸易顺差。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effect of exchange rate volatility on international trade volumes for Mexico, Indonesia, Nigeria, and Turkey. We use volatility predicted from GARCH models for both nominal and real effective exchange rate data. To detect the long-term relationship we use the autoregressive distributed lag (ARDL) bound testing approach, while for the short-term effects, Granger causality models are employ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in the long term, there is no linkage between exchange rate volatility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activities except for Turkey, and even in this case, the magnitude of the effect of volatility is quite small. In the short term, however, a significant causal relationship from volatility to import/export demand is detected for Indonesia and Mexico. In the case of Nigeria, unidirectional causality from export demand to volatility is found, while for Turkey, no causality between volatility and import/export demand is detected.  相似文献   

16.
笔者选取1989~2007年的年度数据,利用单位根协整理论研究人民币名义汇率变化对美出口商品价格的传递效应。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人民币名义汇率对出口商品价格的传递效应十分微弱,人民币兑美元的名义汇率发生波动后,只有28%的效应被转嫁到美国的消费者身上,其他72%的效应被我国出口企业所吸收。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examines exchange rate exposure using a sample of Chinese firms. To measure RMB exchange rate volatility and jump risk, we apply the autoregressive conditional jump intensity (ARJI) model to the industry‐specific nominal effective exchange rate (I‐NEER) for 13 Chinese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over the period 2001 to 2017, We find that exchange rate risks do affect firm value at the industry level, and the effect is more significant for the jump risks that are more difficult to hedge and in the sample period when hedge activities are less likely to occur.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exposure puzzle could be a result of the endogeneity of operative and financial hedging. Firm‐level analysis finds that exchange rate risk affects firm value for more than 20% of Chinese firms, and a firm's exchange rate exposure varies with the firm's characteristics.  相似文献   

18.
人民币汇率变动影响中国CPI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汇率变动对一国通货膨胀水平的决定具有重要作用.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变动对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具有传递效应.从长期而言,名义有效汇率与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是协整的,且汇率的上升会导致CPI的下降;短期而言,名义有效汇率变动对CPI的冲击具有滞后效应.通过调节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对解决中国的外部失衡有一定的作用,因此货币政策制定者应当积极关注汇率变动等外部冲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