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新媒体行业发展,电商企业如同雨后春笋般发展,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市场营销手段也变得更加多样化,以满足消费者多层次、全方位的需求。与传统的农产品营销方式不同,新媒体时代下农产品营销模式覆盖的范围更广,营销的内容更加丰富多样,更能够满足人们多层次的需求。就新媒体时代的农产品营销思路展开分析,并提出了完善策略,希望给相关的营销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技术的发展为新媒体在产品营销中的重要作用提供了有力支撑,微信、微博、短视频平台等不断体现出强大的产品销售功能,为农产品网络影响方式改革提供了探索空间。现在已经有很多农产品类型通过新媒体渠道实现了营销跨越,不仅提供了农产品影响力,还以优势定位和市场定位形成了品牌效应,为新媒体营销在农产品销售中的大范围推广提供了借鉴。本文通过探讨新媒体在农产品营销中的优势作用,分析当前农产品在新媒体营销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3.
张逸风 《农业经济》2023,(8):133-134
如何实现农产品营销的快速增长,这是推进乡村振兴发展需要考虑的重要内容。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媒体成了助力农产品营销的动力因素,与乡村振兴的发展内在要求相契合。为了更好地探究在乡村振兴视域下新媒体助力农产品营销的相关情况,首先分析了基于新媒体视域下农产品营销的主要特征,指出了目前新媒体在农产品营销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然后系统论述了乡村振兴视域下新媒体助力农产品营销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4.
高胜寒 《山西农经》2023,(13):178-180
新媒体助力下的农产品营销效率更高、途径更广、经济性更强。乡村振兴背景下,部分地区已经尝试应用新媒体助力农产品销售,为农产品销售拓宽路径,但依旧有部分乡村存在营销思维与方式方法落后的情况。乡村振兴为拓宽农产品销售路径提供了支持,应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优势,助力农产品营销路径拓展。基于此,文章分析了新媒体助力农产品营销的特点以及传统农产品营销体系存在的局限性,研究了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媒体助力农产品营销路径拓宽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赵守东 《山西农经》2021,(3):158-159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实现乡村振兴需促进农业的进一步发展。为了能够促进淮安特色农产品的营销,扩大消费市场,需采取有效的措施获得消费者的信任。分析了影响消费者对农产品信任的因素,淮安特色农产品消费者信任模型的构建,以及基于消费者信任的淮安特色农产品营销的具体策略,以供相关人士参考与交流。  相似文献   

6.
为适应农户金融需求,安徽长丰县以特色经济作物草莓为试点对象,设计了基于综合险的银保合作小额信贷产品。本文调查发现,长丰模式有效缓解了保险市场和农村金融市场对农户的双重约束,扩大了金融供给与需求,实现了银行、保险公司和农户合作共赢;同时,长丰模式对银行降低交易成本、实现风险控制和解决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道德风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新媒体的出现,不仅对资讯的传播产生了积极影响,同时为特色农产品营销提供了新的平台和载体。积极利用新媒体,提高特色农产品营销业绩是当前特色农产品经营企业需要思考的主要问题之一。以抚顺市清原满族自治县为例,探讨新媒体背景下当地特色农产品网络营销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8.
王燕  王昆 《山西农经》2021,(1):59-60
随着消费不断升级,农产品逐渐成为中国消费领域的快速增长点。经过深加工与包装的农产品不仅是消费者解决温饱的“利器”,也是消费者情绪的标识。基于情绪对农产品消费的作用机理,分析了基于情绪的农产品消费动机,提出基于情绪营销的中国农产品市场驱动策略。  相似文献   

9.
严涵 《山西农经》2023,(24):151-153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居民对于生鲜农产品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消费者越来越多样化的需求使得生鲜农产品迎来了品牌化营销的全新时代。在对生鲜农产品品牌营销现状以及四种生鲜农产品品牌主要营销模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生鲜品牌营销对策、生鲜品牌电商发展对策两方面提出了目前生鲜农产品可以选择的品牌营销路径。  相似文献   

10.
邓对龙  李睿  付稳 《山西农经》2023,(6):129-131+155
为了促进农产品网上销售,以乐水村草莓为例,运用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实证研究农村农产品网络营销发展状况。结果表明,乐水村草莓网络营销存在对消费者吸引力不足、人才缺乏和消费者网购体验不佳等问题,其原因包括乐水村草莓销售形式缺乏新意、网络营销意识缺乏和网购物流体系不完善等。为此,乐水村草莓网络营销发展需要通过加强消费者理念、培养促销人才和构建合适物流体系等措施,推动农产品网络营销,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问题。  相似文献   

11.
新媒体作为市场营销的重要载体,在特色农产品营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新媒体背景下的特色农产品的营销模式多样,具体包括平台化服务模式、社交化营销模式、数字化带货模式。然而,无论是哪种服务营销模式,特色农产品的营销与产品的生产与品牌都有着密切联系。新媒体时代我国特色农产品营销中还存在诸多困境,表现在品牌价值偏低,营销重心本末倒置;整合创新不足,营销模式同质跟风;产业集群分散,营销市场铺展不开。对此,需要重视特色农产品的价值核心打造,深化营销模式的产品供给,并加强市场创新,细化营销模式的销售服务,以及深耕产业聚集,强化营销模式的市场效应。  相似文献   

12.
当今,新媒体营销逐渐成为企业市场营销的重要部分,如何在乡村振兴时代要求下实现对农产品的营销是政府和企业需要考虑的工作重心。本文以乡村农特产品新媒体营销作为研究对象,解释农产品新媒体营销概述,通过文献研究法、观察法、经验法研究分析其在实现营销目的过程中大概率遇到的问题,并提出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13.
孙光霞 《山西农经》2024,(1):137-139
研究了乡村振兴背景下特色农产品电商营销模式的发展和影响,阐述了乡村振兴政策与发展特色农产品的重要性以及当前特色农产品电商营销模式,分析了电商平台推广特色农产品的影响因素及消费者行为对特色农产品电商营销的影响,提出了特色农产品电商营销的创新策略,以期促进乡村振兴背景下特色农产品电商营销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时下正是草莓上市旺季,每年一到这时,有关草莓的各种谣言便纷至沓来。其中包括"老谣新传",如草莓空心、畸形等问题,也有关于草莓生产中遇到的新问题。日前,记者采访了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杭州)主任王强。希望通过此报道能够提升我国消费者对草莓的认识,解答消费者一直以来对草莓的困惑和疑虑。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对方便快捷食品的要求不断提高,以及食品工业级水平快速增长,衍生出了一款食品——方便食品。本文从农产品加工的方便食品消费情况入手,分析消费现状,针对现存问题进行营销策略研究,以拓宽农产品营销渠道,并提出了促进农产品销售的推广建议,进一步加大推广力度。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的进步带动了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短视频和直播等大量新媒体形式不断涌现,并以较低成本打通农产品生产端与顾客消费端渠道,展现出强大的销售推广能力,实现了农产品营销的成功跨越,助力农民创收、农村富裕和农业发展。文章在问卷调查、大数据爬虫和访谈调研的基础上,分析当下新媒体助农的实际状况,针对“短视频+直播”助农面临的现实困境,试图探究新媒体时代下农产品营销策略的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17.
消费不仅是满足生活需求的行为,也是文化认同的体现。对农产品而言,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消费者行为的差异。因此,农产品营销的效果如何,与文化有很大关联。通过对北京、西安、临沂三地的调查,本文就城市居民对农产品文化营销的接受程度进行了分析探讨,对农产品生产经营者搞好农产品文化营销具有一定的启发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对我国农产品营销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产品卖难问题的出现,要求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必须重视农产品营销。但由于农产品营销在我国刚刚起步不久,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如农产品生产者市场营销意识淡薄,产品市场细分不足,产品流通渠道不畅,缺乏有效的产品促销等等。面对这些问题,需要政府、农产品生产者和农产品市场中介组织的共同努力。一、农产品营销概述(一)农产品营销的定义与特点农产品营销就是指在农产品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转移过程中,生产经营者为了满足消费者需要,同时实现自身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创造性的活动,即对农产品市场进行调查研究,根据市场需求生…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媒体环境发生变化,同时也改变品牌营销的环境和思维模式。珠宝品牌的营销与传播迎来机遇和挑战,珠宝企业也意识到传统营销传播的局限性,期望积极借助互联网平台,将新媒体与珠宝品牌营销充分融合,构建媒体平台,借用品牌消费大数据,精准实现市场定位,不断增强与消费者互动式营销,不断强化品牌推广,促使珠宝品牌稳固发展。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由于网络新媒体的快速发展,许多没有被证实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谣言,层出不穷。由于缺乏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知识,消费者在谣言面前缺乏判断,因而怀着"宁愿信其有,不愿信其无"的态度,消费信心下降,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恐慌。继上期草莓质量安全科普之后,本期为您解析一些散落在日常生活中的谣言,希望增加大家的科普认知,提升大家的消费信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