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在考察全球产出缺口与国内通胀变动关系的基础上,应用扩展的菲利普斯曲线模型,对影响我国通胀变动的国内外因素进行了经验研究,验证"全球产出缺口假说"在中国的适用性。计量结果表明,国内产出缺口、通货预期、原油价格和食品价格都是影响国内通胀变动的主要因素,贸易加权、进口加权、产出加权的全球产出缺口对国内通胀变动具有正向影响,但影响程度还没有国内产出缺口高。对待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的通胀变动,不仅要分析国内宏观经济均衡与波动周期,更要关注国际市场的外部冲击。  相似文献   

2.
通过构建SVAR模型,借助2005—2015年宏观经济季度数据,对影响通胀预期形成的主要因素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并据此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结果显示:通货膨胀预期形成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预期锚定;实际通胀率是影响通胀预期的重要因素,保持低而稳定的实际通胀率是关键;产出缺口对通胀预期的影响是一个由正向转为负向的过程,保持适度合理的产出缺口对稳定通胀预期具有重要作用;货币供应量变化对通胀预期具有时滞性,新增货币的精准使用和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应当是需要特别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基于2001~2009年中国省际季度面板数据对开放条件下产出缺口型菲利普斯曲线进行再验证,通过三种通胀率指标以及四种滤波测算的产出缺口的稳健性检验,我们发现开放条件下混合型菲利普斯曲线能够较好地解释中国的价格波动。进一步子样本分析表明:适应性预期和理性预期始终对通胀率有显著的影响;从地域上看,供给冲击对沿海地区的作用明显高于内陆,而产出缺口对内陆的影响则更重要;从时间上看,产出缺口和供给冲击对通胀率的影响都在不断加强。我们的研究证明管理好通胀预期对当前反通胀政策具有重要意义,以及强调在利用传统需求管理的手段实现国内宏观经济均衡的同时,应密切关注外部供给冲击因素对我国宏观经济稳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通胀预期形成机理研究——基于SVAR模型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利用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的1999年四季度以来的居民通胀预期季度数据,通过建立SVAR模型,对居民通胀预期的影响因素进行动态考察。研究表明,居民通胀预期具有自我实现的性质;以往的通胀经历、汇率波动、资产价格、国际油价对居民通胀预期的形成均有明显影响;货币供给对居民通胀预期的影响幅度不大但较为持久,产出缺口、工资水平、粮价对居民通胀预期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的1999年四季度以来的居民通胀预期季度数据,通过建立SVAR模型,对居民通胀预期的影响因素进行动态考察。研究表明,居民通胀预期具有自我实现的性质;以往的通胀经历、汇率波动、资产价格、国际油价对居民通胀预期的形成均有明显影响;货币供给对居民通胀预期的影响幅度不大但较为持久,产出缺口、工资水平、粮价对居民通胀预期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Gali and Gertler(1999)的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将开放条件下进口中间品价格因素引入模型进行扩展,构建了一个开放经济条件下的核心通胀模型,然后采用GMM方法对多种影响因素进行了回归分析,并对结果作了稳健性检验。结果显示,进口中间品相对价格、通胀预期、货币增长速度等对通胀的影响较显著,但对产出缺口的反应不显著,这表明国内实际需求影响并不大,而名义需求和进口品价格影响较大。该结论对运用货币政策、外汇冲销和汇率升值政策来缓解的通胀压力方面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NKPC)理论为基础,研究了中国通货膨胀动态形成机制,并据此构建SVAR模型以分析实际通胀对各影响因素的冲击反应。研究发现,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通胀预期和通胀惯性对实际通胀的影响力持续增强,而产出缺口的影响力则没有明显的时变特征。值得关注的是,本文发现通胀预期对实际通胀的影响效果缺乏稳定性,暗示我国目前的通胀预期粘性程度可能较大。中央银行在进行预期管理时首先要厘清通胀预期与实际通胀的关系,疏通预期传导机制,以便更好地服务于防通胀任务。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混合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采用状态空间研究方法,分析了我国通货膨胀的动态特征、影响因素和未来趋势.主要结论为:我国通货膨胀具有显著的动态性,理性预期、适应性预期及产出缺口均是现实通胀的有效驱动因素.2011年第四季度通胀压力依然较大,且明年上半年物价在相对高位运行.  相似文献   

9.
通货膨胀预期自我实现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0年要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本文介绍了通胀预期自我实现的机理,从国际、国内、政策和市场多个层面分析了影响通胀预期的因素,并对有效管理通胀预期提出了多部门联动、多层面政策措施协调推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立足全球化视角,构建了一个通胀形成机制的逻辑分析框架,在此框架下对产出缺口、流动性等通胀形成要素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扩展菲利普斯曲线,构建ADL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产出仍是重要因素,不能因产能过剩而忽视潜在的通胀压力;货币并不必然造成通胀,但如果经济持续增长,货币充分进入实体领域则将化为现实通胀;资产价格对物价的影响显著并蕴含着巨大风险,货币政策应该关注资产价格;通货膨胀预期不断强化,并使得通胀具有自我形成机制,合理引导通胀预期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发现:融资约束效应、实业资本空心化效应、负收入效应和储蓄效应等机制是导致房价与通胀、产出之间非线性动态关系的重要原因。运用门限模型对中国现实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1)房价对未来产出与通胀的影响具有门限效应,当房价处于低增长阶段时,房价增长率对于通胀与产出产生比较显著的正向影响;当房价处于高增长阶段时,房价的这种影响效果不显著。(2)相对于线性模型,门限模型设定能够有效改善房价对通胀和产出的预测效果。因此,如果政策当局希望充分利用房价中所包含的关于未来通胀与产出的领先信息,进而实现"稳定通胀预期和保持经济平稳增长"之目标,则需将房价水平维持在低增长机制中。  相似文献   

12.
本文结合产出缺口-通胀形式的菲利普斯曲线(AS曲线),构建了产出缺口和通 胀率的SVAR模型,并将识别结果同B-Q约束条件下的识别结果进行比较,以此来探究我国近 三十多年来宏观经济系统中需求冲击和供给冲击对产出和通胀动态的效应。主要得出以下结 论:第一,供求冲击之间高度相关;第二,需求冲击是我国通胀波动的决定性因素,并且存在 持久稳定的效应。第三,供给冲击是我国经济增长的绝对主导力量。第四,我国存在相对陡峭 的菲利普斯曲线(AS曲线)。第五,产出缺口与同比CPI对我国经济状况的拟合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3.
本文构建包含马尔可夫区制转移特征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研究中国货币政策调控模式演变进程,并对不同区制下货币政策规则的调控效应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在经济低波动的平稳时期,央行倾向于采用同时关注通胀和产出缺口的稳定泰勒规则;在经济高波动的危机时期,央行对通胀缺口的关注不足,而更关注实际产出缺口。此外,相较非稳定泰勒规则,稳定泰勒规则的调控效应更加持久、有效,有利于实现经济增长和通胀稳定的双重目标。  相似文献   

14.
后疫情时代美国超宽松货币政策导致其通胀高企,美联储开启史诗级加息周期,国际资本大幅快速回流美国,导致全球金融风险显著上升,人民币汇率波动加剧,亟须加强跨境资本流动的宏观审慎监管。本文构建一个包含无息外汇准备金逆周期调节跨境资本流动的小型开放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框架,研究“双支柱”调控应对美联储加息冲击的效果。结果表明:第一,美联储加息冲击下,国内产出和通胀下滑,人民币贬值;此时采取降低外汇存款准备金政策能稳定汇率并降低经济波动,主要机制是下调外汇存款准备金能增加国内金融机构外汇贷款的资金供给,降低国内企业融资成本。第二,提升利率政策虽然有助于稳定汇率,但会增大经济波动且削弱货币政策有效性;而“双支柱”调控不仅能降低产出和汇率波动,还不会降低货币政策有效性。第三,“双支柱”政策最优组合是货币政策盯住国内产出和通胀波动,宏观审慎政策盯住国际资本流动。据此,本文认为,我国应采用“双支柱”调控应对美联储激进加息,降低利率以应对通胀和产出下滑,降低外汇存款准备金率以促进汇率稳定。  相似文献   

15.
本文引入包含通胀预期和滞后产出缺口的新古典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应用包含通胀偏差和产出缺口的贴现平方和的损失函数,从稳定通胀、稳定产出和损失函数方差的角度比较通胀目标制和名义GDP目标制,分析认为二者有不同的适用情况,不能简单评定孰优孰劣。本文实证结果显示中国货币政策偏向名义GDP目标制。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构建状态空间模型,利用我国宏观经济数据对通货膨胀预期进行了估计.分析通胀预期和实际通胀序列发现,“前瞻性”的通胀预期管理政策能有效地控制实际通胀的高涨.在此基础上,论文利用Geweke检验分析了通胀预期对我国实际通货膨胀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通胀预期对实际通货膨胀存在着长期影响和瞬时影响,但两种影响的程度不同.通胀预期对实际通货膨胀的长期影响程度约为35%,高于瞬时影响的影响程度,说明通胀预期对实际通胀的影响以长期影响为主.因此,中央银行应将“前瞻性”的通胀预期管理政策加入到货币政策中,通过稳定通胀预期和提高调控的“前瞻性”来控制实际通胀的长期高涨.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我国自1984年以来的产出缺口变动轨迹进行了研究,并以此为基础重点探讨了我国货币政策的产出效应.在研究方法上主要应用了向量自回归VAR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产出缺口的主要决定因素是实体经济本身,货币因素对产出缺口的影响相对较小,并且具有明显时滞效应.所以在当前的保增长政策措施中,坚持财政刺激政策为主、货币扩张为辅的原则是正确的,但政策当局应尽早制定经济刺激政策的退出机制,从而最大化降低刺激政策的负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将不确定性因素引入开放经济下的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IS曲线、资产价格决定方程、汇率决定方程和国际资本流动行为方程中,比较分析了在不确定性冲击的最坏情况、忽略不确定性存在和介于二者之间的近似状态三种情况下,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国外产出缺口和货币政策规则对国内通货膨胀和产出的冲击状况。结果表明,充分考虑到不确定性的冲击能减轻相关因素对国内通货膨胀和产出的冲击;在稳健性前提下,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规则对治理通货膨胀问题的效果基本相同,对于解决经济增长问题,数量型货币政策规则优于价格型规则。  相似文献   

19.
高货币增长一定会导致高通胀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一个时期以来我国一般消费价格(CPI)对货币波动敏感性有所下降的典型化事实出发,重点分析了货币供应量指标M2结构,发现只有"真实交易货币"能直接对物价起推动作用,分流进入资本市场的货币对物价只形成间接影响。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产出缺口和货币因素在内的计量模型结果表明,真实交易货币对CPI的影响更强,产出缺口是决定通胀的基本力量,短期内不可高估货币对物价的推动作用,但长期内货币高增长可能最终转换为长期的成本推进型通胀压力。  相似文献   

20.
洪智武  牛霖琳 《金融研究》2021,486(12):95-113
综合国债市场的利率期限结构信息以及不同频率的宏观信息,本文构建混频无套利Nelson-Siegel利率期限结构扩展模型,在对不同期限债券进行一致性定价理论约束下,提取了中国通货膨胀预期的期限结构并对其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模型提取的通胀预期期限丰富、结果稳健,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通胀预期水平和变动响应主要受货币增长率、通胀率及全球食品价格变动等国内外相关宏观变量的影响,与国债收益率因子之间的关系不显著;国债收益率因子对中长期通胀预期的方差波动具有较强解释力,表明国债定价反映了未来通胀的不确定性。本文研究有助于充分利用我国宏观与金融市场信息条件,有效发现和锚定通胀预期,一方面,研究结果可为政策制定者和市场投资者提供科学的决策参考,另一方面,研究方法对丰富宏观金融领域的分析框架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