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今天的智能手机,极简风格的家具,流线型汽车,摩天大楼,与19世纪以前的世界截然不同,它们来自哪里?在物质充裕的时代,当欧式、美式、日式、新中式、复古风、工业风、极简风、华丽风一股脑地展现在我们面前时,我们怎样选择?什么是好品味?什么样的消费会带来幸福感?我们怎样生活?  相似文献   

2.
夏斌 《中国外汇》2007,(1):13-13
中国国际收支失衡,首先是国内经济运行不平衡的外在反映,然而,双顺差也是国际、国内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更广的背景来看,中国顺差的大规模增加与全球经济失衡有关。全球失衡是如何产生的?目前全球国际收支失衡分为哪几极?这一格局对国际收支平衡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我们特约相关领域的三位专家学者分别对上述问题展开剖析。  相似文献   

3.
中美贸易战会打多久?结果会怎样?对中国制造业而言究竟是危险大于机遇?还是机遇大于危险?应该怎样面对我们自身的问题而改变之?在严峻挑战与重大机遇面前,我们又该如何作为?带着读者关心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4.
致读者     
《金融研究》1958,(2):81-81
本刊自1957年10月创刊,至今已是第三次和读者见面了。出刊以来,我们陆续收到读者一些反映,有的指出我们的优缺点,有的对我们提出了批评意见,有的提出了希望,这些不仅对我们是一个极大的鼓舞,而且对我们在这次整风中切实的改进工作是极可贵的帮助。关心我们的读者们还提出了一些问题,我们想在这里先简单地说明一下几个问题,然后提出我们对读者的要求。"金融研究"是怎样一个刊物?或者说,"金融研究"的性质和任务是什么?在1957年本刊创刊号的发刊辞里对这个问题已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5.
卫毓俊 《金融研究》1985,(12):51-54
一、编写中国近代金融史应该回答或应该解决什么问题。所谓近代,一般是指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全国解放。这个时期的中国主要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编写中国近代金融史应该回答或解决什么问题呢?我们的答案是:应该回答解决或在金融领域内我们的国家是怎样由封建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或者说,走向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半殖民地、半封建金融又是怎样发展与灭亡的?与此同时,新民主主义金融又是怎样产生发展的?要从历史事实中摸索规律,要从金融这个领域反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写特点时,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帝国主义打进中国金融领域之后对阶级关系的影响。地主阶级怎样依附帝国主义?劳动人民受什么样的压迫,并如何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作斗争?  相似文献   

6.
《银行家》2006,(2):17-23
改制、引资、上市,2005年的中国银行业因为这一系列事件备受各界关注。在已经到来的2006年里,我们对中国的银行业还可以有哪些期待?各家商业银行又将怎样盘算着自己的前景?我们拭目以待。  相似文献   

7.
沈菲 《理财》2008,(1):62-63
品牌带给企业的好处无须多言,但究竟怎样将品牌形象、品牌价值、品牌个性以及品牌核心准确呈现在消费者面前,抵达消费者的内心深处?我们曾经看到过无数品牌的沉浮,而从中我们可以获得什么样的启示呢?我们不妨围绕一个实例探究一下。  相似文献   

8.
在人力资源的管理领域中,薪酬管理是最为困难的一项工作。我国企业的人力及薪酬管理又是怎样的呢?我们应该怎样做好企业人力与薪酬管理的工作呢?本文从企业人力与薪酬管理这个角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奚亚辉 《云南金融》2012,(9X):188-188
在人力资源的管理领域中,薪酬管理是最为困难的一项工作。我国企业的人力及薪酬管理又是怎样的呢?我们应该怎样做好企业人力与薪酬管理的工作呢?本文从企业人力与薪酬管理这个角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微观经济在客观上依存于市场,这种依存性,导致市场对微观经济发生制约作用。我们把市场作用于微观经济的过程,称为市场约束。市场约束是怎样支配微观经济的运行的?在不同市场约束下,微观经济的运行过程又是怎样的?本文拟就这个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1.
我的2003     
2003年你经历了什么?2003年你有怎样的收获?讲述我们自己的故事,在生活中彼此分享快乐  相似文献   

12.
卫生建设,是国民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人民生活、社会安定的一项重点建设。北京市在卫生基本建设上,“八五”如何?“九五”将应怎样?让我们回顾并前瞻——  相似文献   

13.
面对此次调整行情,我们应该反思一下这次20%左右的市场调整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假如我们能够理性面对市场调整,对吃过的亏进行反思,看看我们吃亏的原因在哪里?是外因还是内因?该通过怎样的途径来解决这种错误,进而为以后的行为树立规范?这样调整反而不是祸,而是福。  相似文献   

14.
在当前农村经济体制调整改革的过程中,在多种经营专业户、重点户发展的基础上,不少地区又在逐步形成和发展一种新的经济联合体组织。它的形成条件及其社会属性是什么?人们对它的评价和看法怎样?发展中应注意哪些问题?我们如何对待和支持?这是农村金融工作为适应农村经济新形势的发展,必须认真研究的新课题。最近,我们对沅江县南竹  相似文献   

15.
几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第一,在目前的环境下,我们的会计有没有中国特色?有哪些特色?我们应该采取哪些对策?这是我们开展会计工作、研究会计理论时所必须首先弄清楚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应该结合中国的具体环境和背景,从会计信息的需求者和提供者这两个方面进行.第二,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模式转换时期,转换经济国家有哪些特征?要求什么样的会计信息?我们能提供什么样的会计信息?第三,在我国现阶段,谁需要会计信息?需求者的心态是怎样的?目前政府仍是我国会计信息的主要使用者,如何认识这种现实及其利弊.  相似文献   

16.
周程 《国际融资》2004,(8):22-24
经济降温仍在继续。我们何时能够得到稳定?宏观调控带给我们太多值得思考的内容,我们究竟怎样看待这次所谓的经济过热,本刊记者就此方面的问题采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主任夏斌  相似文献   

17.
五月献诗     
握你的手,我的陌生而又熟识的朋友,在五月的东风里我们相会,心中该是怎样热火的劲头?  相似文献   

18.
面对我们向往的好生活、与尚不发达的“公交系统”,你会做出怎样的选择?  相似文献   

19.
理财之道     
《中国工会财会》2013,(9):46-47
投资理财,怎样提高风险承受能力我们知道,投资理财的收益和风险成正比,收益越高,风险越大。那么在投资理财前我们怎样提高风险承受能力呢?首先,我们要知道投资的风险在哪儿。我们在投资前,既要了解产品的收益有多高,更要了解产品的风险有多大。不同的产品,有不同的风险。比如,沪深股市的主要风险是股价波动剧烈、受政策影响较大等,投资  相似文献   

20.
赵普强 《金卡工程》2008,12(10):94-94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了"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的说法.而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个人分散的生产资料转化为社会的积聚的生产资料,从而大多数的小财产转化为少数人的大财产,广大人民群众被剥夺土地、生活资料、劳动工具-人民群众遭受的这种可怕的残酷的剥夺,形成资本的前史.那么,我们对胡主席这一新提法我们应该怎样把握?怎样看待推进财产性收入的正负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