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建设"美丽中国"的背景下,全国各地掀起了从产生源头进行治理的垃圾分类热潮。采用计划行为理论对农村居民生活垃圾分类行为与分类意愿现状进行研究,得出垃圾分类行为与分类意愿之间的关系,并据此提出提高农村居民垃圾分类意愿与垃圾分类行为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是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对此,国内外已经做了很多研究,但在实践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应加大垃圾分类宣传力度,推行垃圾分类标准,加强垃圾分类基础设施建设与分类监管,还应建立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3.
针对城市垃圾治理问题我国决定到2020年底,基本建立垃圾分类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活垃圾分类模式。德国的垃圾分类法律和制度经验比较领先,其重点是前端控制,回收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对我国的立法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4.
以社区为单位推行垃圾分类是破解环境问题的重要抓手。然而,文献研究显示我国社区垃圾分类受制于居民参与困境。本文基于赋权理论视角,依据长春市城北一号垃圾分类试点小区的实地研究,探究赋权理论下社会工作者介入社区垃圾分类工作的具体路径。研究提出,在社区垃圾分类工作推行过程中,需要通过社会工作者在垃圾分类宣传、实施和监督的多层次赋权,培养居民参与主动性,破解居民参与困境,推动社区垃圾分类进行。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国内外垃圾分类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研究了福州市垃圾分类现状和垃圾分类政策落实困难的原因,探讨了在垃圾分类政策实施过程中的监督难题,提出了垃圾分类的未来发展方向及完善路径,为其他地区垃圾分类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6.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是解决垃圾围村的重要手段,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实践.本文利用调查研究方式,对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区6个村的生活垃圾分类进行调研分析,发现农村生活垃圾分类中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7.
垃圾分类指按一定的规定把垃圾进行分类搬运、储存和处理,从而转变为社会公共资源的过程。本文基于史密斯模型对垃圾分类政策执行过程进行分析,研究垃圾分类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美丽中国”背景下,垃圾分类广被宣传和实践。农村垃圾分类回收作为垃圾攻坚战的重要一环,是垃圾分类工作的难点。以计划行为理论为主线,揭示农村居民分类行为与分类意愿现状,发现在垃圾分类行为和分类意愿之中存在悖离关系,据此在政策和机制角度为农村居民垃圾分类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9.
餐厨垃圾因具有含水率、含盐率、含有机物及含微量元素高等特点而具有双重性的影响,具有污染性与有害性,但也有较高利用价值,目前我国积极推进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为此本文通过对苏州市吴中区的餐厨垃圾分类处理采用实地调查法、问卷调查法与文献研究法相结合的研究方式进行研究,发现目前餐厨垃圾分类处理面临着分类意识不强、二次污染严重和处理工艺有待提高等问题,并提出增强居民分类意识、运用新型方式以及提高处理工艺技术等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0.
随着各大城市推进垃圾分类的步伐,北京市也推行了垃圾分类,采取了如在社区内设立各种垃圾桶,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宣传等措施。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查阅资料等方式,得到了垃圾分类在北京市的实际落实情况,并总结现行垃圾分类政策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尝试提出对北京市垃圾分类目前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并论证其合理性。  相似文献   

11.
探索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的有效模式对推进中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依据集体行动逻辑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多中心治理理论,按照服务供给主体的不同,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分为村民自主供给、政府供给、市场供给和多元共治4种主要模式,通过对北京市生态涵养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实地调查,深入剖析和比较了4种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的实践模式。研究发现,4种模式各有利弊,适用条件也不尽相同。村"两委"群众基础好、有资金支持的村庄适宜推行村民自主供给模式;政府治理能力较强的乡镇适宜推行政府供给模式;政府治理能力较强、市场竞争相对充分的乡镇适宜推行市场供给模式;各相关主体有较高的资源禀赋,且有完善联动机制的乡镇适宜推行多元共治模式。  相似文献   

12.
朱宁  秦富 《农村经济》2023,(5):89-95
目前农村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意愿与行为、行为与标准的悖离问题比较突出。本文利用CLES的2420个农户调查数据,采用Logistic模型,探明了影响农村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意愿与行为悖离的关键因素。研究发现:调研地区出现了农村居民生活垃圾有分类意愿、无分类行为,有分类意愿和行为、实际未分类,有分类意愿和行为、二分类,有分类意愿和行为、三分类等四种分类意愿与行为悖离的情况,后三种情况均是农村居民在生活垃圾分类标准认知上出现了偏差。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奖惩措施、法律法规信任度以及了解程度等主观规范变量和感知行为控制变量有利于农村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意愿与行为的一致。在农村居民认为有分类行为的前提下,农村居民对生活垃圾分类的了解程度作为感知行为控制变量显著影响了农村居民生活垃圾不分类或标准分类、二分类或标准分类。基于此,提出了加强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分类指导、法律法规保障以及提升农村居民了解程度等促进农村居民生活垃圾分类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实地访谈法、案例分析法等方法,从政府、社区、市民三个角度,对成都市实施垃圾分类新政策以来主城区垃圾分类现状进行调查,发现成都市垃圾分类已经初见成效,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逐渐提高;但也存在宣传时效短、居民缺乏相关知识和行动力、奖惩措施执行不到位等问题。为此,从统筹管理、宣传教育、奖惩机制、引导机制等方面提出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14.
源头分类是解决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主要思路,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收官之际,面对经济型政策效果持续性不强问题,迫切需要重视环境、健康及技术信息等非经济型政策的干预功能。本文针对当前农村居民生活垃圾分类状况,以太湖流域为案例区,通过开展行为实验,探讨信息干预对农村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效果的影响及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信息干预能够显著改善农村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效果,且技术信息干预效果强于环境信息和健康信息,可见农户对垃圾分类知识的掌握是提高垃圾分类效果的重要前提;对不同垃圾类别而言,信息干预效果存在异质性,其中,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环境信息干预效果最为显著,对于有害垃圾,技术信息干预效果最为显著;研究还发现,和谐互助的社区氛围也是信息干预产生显著效果的重要基础。因此,各地政府在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过程中应当按照“技术信息干预—环境信息干预—健康信息干预”的优先序进行,但也应结合当地生活垃圾分类现状,明确欠缺分类的垃圾类别,因地制宜地选择信息干预内容,同时提高乡村治理水平,营造良好和谐的社区环境,高效实现生活垃圾分类效果的改善。  相似文献   

15.
城市生活垃圾已成为城市“公害”。基于实证视角,对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制度执行情况展开调查分析,并据此提出政策执行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从2007年太湖蓝藻事件社会影响的货币损益计量角度出发,运用费用评价法、后果阻止法和市场价值法就蓝藻事件对无锡市城市居民垃圾分类意识的影响进行了计量研究。结果表明,太湖蓝藻事件发生后的3年内因为居民垃圾分类意识的提高给无锡市带来的经济效益为4 276.49万元。  相似文献   

17.
中国农户的演化逻辑与分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基于历史视角讨论了农户的演变与分类问题。指出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已经摆脱了传统的"内卷"模式,农户作为一个生产单位和作为生产与消费的联合体发生的变异,以新的劳动价值观为基础的"拐杖"逻辑与农户演化规律。并对农户进行了系统的分类,指出了各种农户的基本特征与演化趋势。从演化的角度证明了适度规模的、劳动和资本密集的、高效的家庭式农场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模式。  相似文献   

18.
《南方农村》2021,37(4)
基于江苏省的调查数据,利用因子分析和双变量probit模型,探究农村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居民的性别、年龄和党员身份对垃圾分类处理意愿影响显著,家庭年收入对其支付意愿影响显著;家中有基层干部的、面子观念越强,地方认同感越高、垃圾分类设备充足和进行过相关知识宣传的,越愿意参与垃圾分类处理并且愿意为垃圾分类支付一定的费用。据此,提出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激发居民参与积极性、加大相关知识宣传、加强乡村文化建设和提高农民地方认同感等建议。  相似文献   

19.
生活垃圾分类是改善农村地区人居环境的重要方面。本文基于全国五省实地调研,以针对生活垃圾管理行为研究的A-B-C理论为基础,构建多元有序logit模型,探究中国农村居民生活垃圾分类行为的影响因素,为提高农村垃圾治理成效提供政策支持。结果表明:农村居民的垃圾分类态度、认知水平、垃圾处理状况满意度等主观因素,以及距离垃圾收集点的远近、是否及时清运收集点垃圾等外部条件显著影响农村居民生活垃圾分类行为,且主观因素相对于外部条件具有更强的行为解释力。基于此,改善农村地区垃圾治理状况,关键在于增强农村居民对于垃圾分类必要性和严峻性的认识,积极转变垃圾分类态度,与此同时,应加快农村地区生活垃圾分类设施体系建设,提高农村居民对垃圾处理状况的满意度,促使内在垃圾分类意识有效转化为外在垃圾分类行为。  相似文献   

20.
村庄公共性的塑造已成为学术界关注的一个重要议题。随着农村现代化、市场化进程的推进,村庄空心化、村民原子化状况突出,农村社会公共性基本上呈现“虚无”的状态。但在农村环境治理过程中,通过大多数村民持续地参加村庄公共事务,村庄公共性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塑造。基于浙江陆家村生活垃圾分类的案例分析发现,村民在参与生活垃圾分类中形成了自觉的环境意识与环境行为,并强化了对村庄的认同感与公共事务的参与性。所以,当大多数村民能够自觉、持续地参与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时,表明村庄公共性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塑造。此外,随着村庄公共性的塑造,带来了农村的社会结构、社会关系与社会组织体系的改善,以及农村熟人社会一定程度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