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落实国家"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中,青岛西海岸新区切实加强党委领导,坚持乡村振兴与精准扶贫共抓互促、统筹协调,"点线面"布局展开,城乡一体,户村镇三级联动,"组合拳"出击,创造了乡村振兴与精准扶贫协同攻坚的"动车组"模式。截至2017年底,全区建档立卡农村贫困户与贫困人口、城市贫困户与贫困人口全部超前实现脱贫,65个贫困薄弱村全部摘帽,并建立了稳定脱贫的长效机制,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与精准扶贫融合共赢的精准脱贫路子。其主要经验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2.
实现脱贫目标是乡村振兴战略纵深推进的前提,目前我国正处于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交汇期,打通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目标的“最后一公里”,离不开金融的有力支持。本文以当前鄂尔多斯市金融精准扶贫工作为着眼点,分析了未来金融精准扶贫工作收尾阶段存在的一些困难和问题,进一步研究探索了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金融扶贫的长效发展路径,对实现金融可持续发展与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精准扶贫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2019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统筹衔接,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农民生活达到全面小康水平。本文核心在于研究精准扶贫协同合作的科学内涵和以潍坊市为例分析当前扶贫治理中的多元主体,旨在探寻表象背后政策层面存在的问题,探索脱贫攻坚中精准度更高的扶贫路径。  相似文献   

4.
坚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本文总结了十八洞精准扶贫的实践经验,并从效用最大化的角度,阐述了精准扶贫制胜法宝的学理基础。从十八洞出发,探寻协同推进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径是本文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当前协同推进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还存在产业兴而不旺,农民致富能力待加强,投资不足与过剩并存,有效需求不足等问题。共同富裕本身就是解放生产力的有效途径,所以笔者提出了大力发展集体经济、激活要素市场活力,丰富产业生态,实现社会福利均等化等政策建议,以促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以案例的方式重点分析"公司+基地+农户"扶贫模式和精准扶贫贷款政策,重新对该模式进行构建,并阐述了这一模式用于精准扶贫的实现路径及保障措施。这一模式的应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农业龙头企业面临的融资难的困境,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建档立卡贫困户扶贫贷款使用效率低的问题,这对于当前我国企业参与精准扶贫的模式创新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作出了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在精准扶贫成果巩固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交汇重叠期,厘清“双循环”与乡村振兴的内在关联,指出欠发达地区乡村振兴面临的问题,尝试探讨“双循环”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途径,并对金融助力乡村振兴大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7.
李克强总理在2021年3月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充分利用好五年过渡期政策.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之年.脱贫不返贫才是真脱贫,为了做好"十四五"精准脱贫成果巩固,需要借鉴我国在精准扶贫跟踪审计实践中积累的成功经验.因此,本文...  相似文献   

8.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疆落实中央治疆方略、聚焦新疆工作总目标的现实需要,也是推进南疆乡村治理体系与能力现代化的有效路径。本文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采用数据统计与规范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着重分析了南疆地区扶贫开发的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发现,南疆地区在扶贫开发治理中面临维护稳定与保障民生、物质扶贫与精神扶贫、人才短板与管理低效、粗放式扶贫与精准扶贫等多重现实发展困境。对此,本文提出优化南疆地区扶贫开发治理的政策建议:以社会稳定为立足点,多方联动改善基础民生;以大格局扶贫为方向,激发内生动力;以人才为支撑,构建现代乡村治理体制;以精细化扶贫为核心,注重全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赵健兵 《河北金融》2020,(11):18-21
当前我国最大的发展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发展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针对这一主要矛盾变化和脱贫攻坚取得的进展,需要将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统筹纳入乡村振兴战略。金融作为市场要素之一,要有效服务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两大战略,起好“引制、引资、引智”作用。金融精准扶贫和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在目标价值和政策内容方面目标价值一致、政策功能互补,具有衔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应在借鉴金融扶贫有益经验的基础上推进金融扶贫和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在体制机制、产品服务、机构治理、政策保障等方面进行衔接。  相似文献   

10.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保证,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首要与关键,是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策略。而产业扶贫是精准扶贫的基本手段,是破解农村扶贫难题的根本途径。目前,基于贫困地区特色农业,进行产业链的延伸与通过乡旅结合方式与结构转型相互作用,成为推动脱贫攻坚工作的有利方式。本文以云南大理的下关茶厂和茶马古道为例,从理论层面分析产业延伸与转型共同推动脱贫工作的作用机理,总结了该地区的实践模式和经验教训,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加快产业延伸与转型从而推动农村脱贫工作的方式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全面部署。十九大报告同时也提出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各方面的机制和政策支持。金融尤其是农村普惠金融是乡村振兴战略极为重要、极为关键的支持要素。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战略,需要从发展农村普惠金融、金融精准扶贫、做好农村集体经济金融服务、支持农牧业产业化发展、支持边疆民族地区发展等方面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2.
农村社会工作人才作为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要素。当前,我国农村社会工作人才建设面临着人才质量发展不充分、人才数量不足、人才保障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严重制约了乡村振兴事业的发展。各级政府部门和社会力量应联合起来,通过建立完善的人才制度和合理的人才政策,优化农村工作环境,吸引人才进入农村、扎根农村,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发出了新阶段新征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总动员令,“三农”工作重心已历史性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和基础保障。县级是宏观之末、微观之首,是乡村振兴的一线指挥部和具体操盘手,县级财政在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中面临着财政收支紧平衡、运行困难较突出,乡村振兴任务重、资金供需矛盾大,部门配合不协调、资金统筹缺实质,项目监管需加强、资金绩效待提升等制约因素和短板弱项,要坚决扛牢政治责任,强化财政支持保障,努力构建并完善财政支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体系和保障机制,确保政策高效落实、职能精准发挥、效果广泛认可。  相似文献   

14.
金融服务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力量。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服务。当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生产经营已遍及农业及其关联的二三产业,在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导向下,其金融服务需求呈现新特征,面临一些深层次问题,亟需金融服务的协同创新。本文在分析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需求新特征的基础上,针对金融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面临的主要困境,提出了提高主体资信水平、完善农业融资供给体系、提升农业经济金融风险管理等探讨协同创新的举措。  相似文献   

15.
财政支持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落实中央战略决策部署、履行财政职能的要求,分析研究财政在支持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对于促进财政支农工作顺利开展,推进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由于诸多原因造成贫困户在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不良信用记录,影响了扶贫小额信用贷款发放进程,修复重建贫困户信用是推动"金融精准扶贫工作"落到实处的重要举措。本文基于青海省贫困地区贫困户信用修复、重建的实际,深入分析了工作推进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提出运用财政、保险等专项资金修复重建策略,对于改善贫困户融资授信条件、助力脱贫攻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至2020年我国所有贫困地区与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对人民的庄重承诺,而只有使贫困地区人口全面脱贫,才能实现全面小康。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乘势而上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更是开启了中国农村发展的新起点。本文以福建省宁德市为例,分析该市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发展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政策性金融服务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实践,提出金融精准扶贫、振兴乡村的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18.
金融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模式,由于其独特的优势和长效机制在全国范围内取得丰厚成效,并可以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起来。在脱贫攻坚即将完成的"后精准扶贫时代",通过对赣州市金融扶贫的地方实践及其成效进行研究,总结出赣州市金融扶贫的特色实践经验,并综合赣州市金融扶贫存在的不足及问题,结合乡村振兴战略,从着重信用体系建设、保障金融扶贫良好运行、支持地方特色产业发展、注重金融扶贫风险防范等方面构建赣州市金融扶贫的长效机制,从而使赣州市精准扶贫成效长期保持,让金融扶贫成效惠及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9.
2020年我国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脱贫后如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研究建立减贫长效机制至关重要。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作为资金供给的重要表现形式,在扶贫的“输血”和“造血”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将两者有机协调起来,可以强化贫困地区内生力和实现长效减贫。近年来,由于财政、金融协同扶贫机制不够完善,政策耦合效应没有完全发挥出来,本文以重庆市扶贫数据为例,引入VAR实证模型和关联分析法,通过论证得出,随着财政边际减贫效应逐步递减、金融的扶贫杠杆效应逐步增强,加强两者的协调配合有利于建立减贫长效机制,实现乡村振兴。同时产业扶贫作为最佳传导机制,加强投入能提升减贫政策靶向效应。  相似文献   

20.
乡村旅游扶贫是支持产业扶贫和精准扶贫的重要举措,在实现贫困区域的地方发展和贫困人口的民生改善等方面做出了长远而又积极的贡献。随着我国的扶贫工作进入深水区,对扶贫效力与可持续性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乡村旅游扶贫模式的带动作用日渐乏力,且在收益分配、扶危扶困效力等方面问题凸显。在后扶贫时代与乡村振兴的叠加背景下,笔者创新乡村旅游扶贫富民路线,以期为地方乡村旅游的提升与优化提供路线指导与实践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