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8 毫秒
1.
本文通过引入加权合成利率,采用非限制性向量自回归VAR模型、Granger因果检验、Johansen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和预测方差分解技术等现代计量经济学方法,证明了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以信贷渠道为主。因此,应对当前货币政策的非均衡效应,差别化金融调控应从调整信贷结构入手。  相似文献   

2.
金融结构缺陷与货币政策传导有效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货币政策传导的理论分析,隐含着完善的金融结构的假设前提,设定了经济金融市场的完全性。从当前经济金融的现实条件看,特别是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来看,经济金融市场受到的制度和价格管制较多,金融结构不完善,造成了欠发达地区货币政策传导有效性不足等问题。本文从金融结构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欠发达地区金融结构缺陷造成的货币政策传导障碍,提出了改善欠发达地区金融结构、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有效性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3.
货币政策传导的理论分析,隐含着完善的金融结构的假设前提,设定了经济金融市场的完全性.从当前经济金融的现实条件看,特别是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来看,经济金融市场受到的制度和价格管制较多,金融结构不完善,造成了欠发达地区货币政策传导有效性不足等问题.本文从金融结构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欠发达地区金融结构缺陷造成的赞币政策传导障碍,提出了改善欠发达地区金融结构、提高赞币政策传导有效性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4.
王博  徐飘洋 《金融研究》2021,498(12):57-74
本文构建包含异质性企业、双重金融摩擦和“双支柱”政策的DSGE模型来探究碳税和碳交易这两种碳定价政策对中国宏观经济的长短期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两种碳定价政策均会导致经济在短期出现一定衰退,但在长期则有助于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达到更高的均衡水平;(2)在面对碳排放技术冲击时,相比碳税政策,碳交易政策下,碳价大幅波动会进一步加剧经济波动,在碳交易市场中对碳价设定上下限,可以有效地减轻碳排放技术冲击所导致的经济波动;(3)面对气候政策冲击,包含金融部门风险规避的双重金融摩擦会进一步加剧气候政策对宏观经济的负面影响;(4)在经济转型过程中,结构性供需不平衡会引发一定的通胀现象,但此时货币政策不宜对通胀做出过多反应,而应刺激产出,支持绿色发展,推动供需平衡,从根源上解决通胀问题。引入“双支柱”调控后发现,考虑到经济转型风险的宏观审慎政策能显著减弱气候政策所导致的经济波动和金融不稳定,提高居民福利。  相似文献   

5.
通过构建CGE模型,本文提出了数字金融影响货币政策利率渠道的“两大环节”“三个机理”的观点。其中,“两大环节”指传导要经历短期利率影响长期利率,长期利率影响企业投资决策两大环节;“三个机理”指数字金融通过影响利率预期期限结构、企业投资对利率的敏感度及企业的信贷配给状况,进而作用于货币政策利率渠道的三个机制。研究发现:一是数字金融通过“两大环节”强化了货币政策的利率渠道传导效果;二是数字金融显著促进了利率期限结构预期假说的成立,显著减弱了金融市场摩擦程度。进一步分析发现:相对于传统金融而言,数字金融对利率渠道传导具有独立的效应,说明数字金融对降低金融市场摩擦具有独立功能,但数字金融的不同特征对其作用的发挥显现出明显的异质性。根据研究结论,本文提出数字技术和市场化制度改革需协调推进等政策建议,为实现“十四五”规划提出的健全货币政策利率渠道传导机制提供了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6.
夏馨  叶兵 《西南金融》2006,(8):44-46
我国经济增长依靠投资拉动的特征非常明显,货币政策对经济的调控很大程度上要通过对投资的调控来实现。因此,分析和研究货币政策对投资的调控机制和效果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货币政策对投资的调控渠道,联系实际分析了本轮宏观调控中货币政策对投资的调控措施及效果,从货币政策调控主体——中央银行、调控对象——政府投资和企业投资、调控中间环节——商业银行等角度分析了影响调控作用发挥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当前,在我国经济转轨时期以及买方市场和有效需求不足的宏观经济格局下,货币政策对扩大内需所做的努力并不象人们预期的那样有效,把货币政策仅仅看作总量政策及据此提出的政策主张面临着实践挑战.把货币政策同时作为结构政策,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角度探索货币政策发挥作用的途径,成为当前我国供求矛盾主要表现为结构性矛盾的情况下,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的重要思路.  相似文献   

8.
我国货币政策结构调控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在我国经济转轨时期以及买方市场和有效需求不足的宏观经济格局下,货币政策对扩大内需所做的努力并不象人们预期的那样有效,把货币政策仅仅看作总量政策及据此提出的政策主张面临着实践挑战。把货币政策同时作为结构政策,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角度探索货币政策发挥作用的途径,成为当前我国供求矛盾主要表现为结构性矛盾的情况下,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的重要思路。  相似文献   

9.
10.
11.
本文建立一个包含消费品和投资品生产的两部门新凯恩斯DSGE模型,并且引入金融加速器以分析货币政策对消费品和投资品通货膨胀的影响机制,同时使用1999Q1至2015Q4的中国宏观经济数据对模型进行贝叶斯估计。估计结果表明,两个部门的菲利普斯曲线都具有较高的价格粘性。外部融资溢价对两个部门企业投资的影响存在异质性,投资品部门的金融加速器效应更加明显。脉冲响应分析表明货币政策扩张时,投资品部门的产出和通胀膨胀上升幅度比消费品部门更大。理论模型的脉冲响应与VAR实证分析得到的经验事实相一致。金融摩擦导致的消费品和投资品部门需求结构的异质性是解释货币政策对两个部门影响差异的关键。数值模拟分析发现金融加速器机制主要改变货币政策对投资品产出和通货膨胀的影响,对消费品部门影响改变较小。方差分解结果表明加总技术冲击、投资边际效率冲击和货币政策冲击是经济波动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2.
周广肃  梁琪 《金融研究》2018,451(1):84-101
本文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0年和2014年的数据,考察了互联网对于家庭风险金融投资行为的影响,并发现了显著的正向效果。即使使用不同的识别策略,或者不同的关键变量进行稳健性检验,结论仍然保持一致。异质性分析表明,该效果主要存在于高收入、高教育以及非农户籍群体中;影响机制的分析表明,互联网使用主要通过降低市场摩擦来提高家庭风险金融投资的概率,具体表现为降低交易成本、削弱有限参与机会限制、以及增强社会互动行为。  相似文献   

13.
李力  王博  刘潇潇  郝大鹏 《金融研究》2016,435(9):18-32
本文通过构建包含短期资本流动的新凯恩斯DSGE模型并实证检验1994-2015年间我国货币政策的反应函数,研究结果发现:随着资本账户开放,短期资本流动对于宏观经济和金融稳定的冲击越来越大,货币政策应该考虑跨境资本流动以缓解国内经济波动,并且纳入短期资本流动后的利率规则能更好地拟合我国利率操作的历史轨迹。进一步建立MS-VAR模型表明:我国跨境短期资本的流动性表现出明显的高低两个区制,不同区制下对于本国经济的冲击表现出显著的非对称性。在高流动性状态下,短期资本外流对于宏观经济的紧缩效应更剧烈,持续时间更长。本文结果表明随着资本项目的进一步开放,我国货币政策应密切关注跨境资本流动以完善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维持金融稳定。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构建包含金融结构的NK-DSGE模型,分析在不同的金融结构下,包含金融资产价格稳定目标的扩展型货币政策能否更加有效地熨平经济波动.研究表明:(1)相比传统货币政策,包含金融资产价格稳定目标的货币政策不仅能更好地熨平宏观经济波动、缩短波动持续期,还能提升社会福利;(2)在扩展型货币政策框架下,央行需结合不同类型冲击下金融结构与宏观调控变量波动的异质相关性,依据金融结构市场化进程,灵活调整其对各个变量的调控力度;(3)在扩展型货币政策框架下,当经济体系面临非持续性技术冲击、投资边际效率冲击或金融冲击时,金融结构市场化程度越高,社会福利增进效果越好.本文的研究为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特别是货币政策决策提供了有益启示,或可为新时期增强宏观经济调控效果、构建兼顾金融稳定和经济稳定的平衡发展路径提供新思路和新抓手.  相似文献   

15.
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后,如何更好地发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能,越来越成为学者研究的焦点与热点。在此背景下,本文尝试在“金融——实体经济”内生性框架下纳入对金融部门和实体经济部门收益率不均衡的考虑,通过构建包含内生性金融业相对盈利性变量的宏观经济模型,为分析金融业相对盈利性、经济周期和货币政策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发现:金融业相对盈利性是影响经济周期的重要因素之一;其次,通过调节金融业相对盈利性可以有效减少宏观经济波动;此外,综合考虑包含金融业相对盈利性因素的货币政策有助于促进实体经济和金融系统的“双稳定”。  相似文献   

16.
陈诗一  王祥 《金融研究》2016,429(3):1-14
本文建立一个带有房地产市场的多部门DSGE模型,同时在模型中引入带有金融摩擦的银行部门,研究货币政策影响房地产价格的传导机制,以及降低社会融资成本的政策对房地产市场中金融加速器效应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显示:(1)当社会融资成本较高时,降低利率的货币政策冲击使得房地产价格显著上升;(2)政府降低社会融资成本,能够明显地弱化房地产市场的金融加速器效应;(3)央行采取盯住房地产价格波动的货币政策,能够改善社会福利,但是政策效果会因社会融资成本的降低而削弱。  相似文献   

17.
李建军 《金融研究》2008,(11):56-75
本文基于货币状况指数理论与国际实践经验,测算出1978~2005年的中国货币状况指数,首次采用未观测净金融投资占均衡GDP的比率与未观测跨境流动资金占贸易总额的比率分别替代民间利率和黑市汇率,构建了中国的未观测货币金融状况指数。在此基础上,通过拟合货币状况指数和未观测货币金融状况指数之间的关系模型发现:未观测货币金融状况指数基本能够反映未观测金融对货币运行的扰动程度,对货币政策操作和宏观调控具有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18.
为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从2008年底开始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与亚洲金融危机相比,本次国际金融危机期问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配合呈现一系列新的特点.针对在政策搭配中所出现的问题,在后危机时代,我国应从短期、中期以及长期来考虑政策的选择和配合.  相似文献   

19.
温信祥  苏乃芳 《金融研究》2018,460(10):38-54
近年来,我国资产管理业务快速发展,逐渐进入“大资管时代”。大资管的发展使中国式影子银行的特点逐步显现。本文对传统银行和影子银行的金融摩擦进行了深入刻画,并建立含有影子银行和传统银行二元金融结构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通过对我国影子银行的内在机制进行深入分析发现:影子银行形成的非正规金融市场使我国金融双轨制日趋显著。由于目前我国资产管理业务发展仍不规范,影子银行的金融摩擦高于传统银行。影子银行形成的非正规金融市场对货币政策的敏感性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价格型货币政策的传导效果。未来需进一步规范资产管理业务发展,完善我国影子银行体系。有一种理论认为,利率双轨制是利率市场化改革一个重要环节,依据本文结论,双轨制不利于建立有效的利率调控体系,下一步应加快利率双轨并轨,融合二元金融结构,进而加强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美国爆发次贷危机以来,采用了一系列的政策手段,来减少危机对美国经济的影响,其中最主要、使用最频繁的政策手段就是降低利率和注资。本文通过货币金融学的经典理论对这两种政策手段的治理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政策传导途径中的问题和关键因素,解释了在短期内政策效果不明显以致危机继续蔓延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