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现阶段,传统金融与新兴技术的融合被推向新的高度,也带来一系列不容忽视的潜在风险。金融科技创新作为一把“双刃剑”,其监管需要在宽松与严格、弹性与刚性之间寻求平衡点,由此“包容审慎”的监管理念应运而生。本文基于金融科技创新的潜在风险、监管实践以及跨国经验的分析,旨在构建更富弹性与效率的“五位一体”多层次包容审慎监管的实现路径。在这一监管路径中,需要充分发挥不同参与主体的作用,既有法律法规的约束作用和政府层面的监管效能,又有来自行业协会、机构内控、社会监督等外部力量,多方形成监管合力,共同强化金融科技创新的包容审慎监管。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金融正在逐步深入发展,随着发展进程的不断推进其规范性也需要得到更多约束.互联网金融具有普惠以及便于操作等优势,与此同时由于互联网的特殊性使其具有道德风险、网络安全风险等不利于其发展的因素,相关部门需要制定严密的监管体系来降低这些系统性风险.本文通过对互联网金融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3.
4.
符合金融发展规律的金融监管不会抑制金融创新,但风险承担能力与风险承担水平匹配应是金融科技监管的底线原则,且能够有效解决规范与发展的对立统一问题。本文认为,即使是在“监管沙盒”中进行创新试验,也应要求金融科技平台企业的风险承担大小与其风险承担能力相一致,这样金融科技平台企业才能够“走出沙盒”。本文首先从实然性、必然性和应然性三个角度论述了对金融科技平台企业实施监管的原因,并提出了审慎监管应遵守的四个原则:科技服务与金融服务分业监管原则、合规监管上升至风险监管原则、全面风险管理原则、加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原则。之后,从公司治理体系、偿付能力监管与流动性监管双支柱框架、监管当局监督检查、信息披露以及宏观审慎视角提出了对金融科技平台企业实施审慎监管的方案。  相似文献   

5.
康卫东 《海南金融》2022,(10):33-44
随着信息技术与金融业务的深度融合,金融科技呈现蓬勃发展态势。金融科技在推动金融业态创新、促进普惠金融发展之余,也带来诸多新类型风险,对我国现行金融监管体系的有效性和适应性造成肘腋之患。基于此,本文在系统梳理国内外现有文献研究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未来我国应围绕审慎监管、功能监管和行为监管三个维度,构建更具专业性、穿透性与统一性的金融科技监管体系,并从内在逻辑与路径选择两个方面阐释了“为何”与“如何”构建“三维一体”的金融科技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6.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的不断发展,我国互联网金融经历了从新生儿茁壮成长的过程,但由于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滞后,使得分业监管模式下部分业务存在风险隐患。本文通过探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规模,结合目前所出现的风险和问题,对目前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构建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作为金融业迅猛发展的重要分支,互联网金融形态更加复杂,风险更加不确定,对金融监管带来多方面的挑战.本文在对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情况进行全面梳理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监管建议.  相似文献   

8.
梅声洪  梁涛 《新金融》2016,(4):33-37
次贷危机的发生提高了人们对宏观审慎监管问题的关注程度,人们开始反思只强调微观审慎监管,忽视宏观审慎监管对金融消费者的影响。实际上宏观审慎监管对金融消费保护具有重要影响:减少金融体系顺周期性对金融消费者权益的损害;控制金融机构的共同风险暴露对金融消费者权益的侵犯;控制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跨市场、跨行业风险对金融消费者权益的侵犯以及预警与化解系统性风险,从而避免金融消费者权益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文章探讨了我国宏观审慎监管存在的不足,对我国如何健全和完善宏观审慎监管,加强对金融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提出了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10.
次贷危机的发生再次引发人们对微观审慎监管模式的反思,由于缺乏统一的监管者,忽略金融控股集团在衍生品市场上共同风险暴露、对顺周期性效应无能为力等原因,使得单纯的微观审慎监管在降低单个金融机构的个体风险的同时提高了系统性风险,难以保证金融体系的稳定。后危机时代加强宏观审慎监管成为改革的主要方向,文章从金融消费者保护视角反思微观审慎监管模式的缺陷,提出必须完善我国宏、微观审慎监管,切实加强对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金融是指借助于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等业务的新兴金融模式。近年来,以第三方支付、人人贷平台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模式越发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互联网金融以其独特的经营模式和价值创造方式,提高资金融通的效率、对现有金融体系进行有益补充的同时也对金融监管带来难题,怎么监管,谁来监管,本文对互联网金融监管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金融自由化浪潮促进了国际金融业的发展,然而不断爆发的金融危机告诫我们,金融自由化不应否认金融监管,而且还要加强金融监管。但是金融自由化过程中需要加强的金融监管不是再管制,而是一种审慎的监管。本文简要介绍了审慎监管的主要方面及其特点,并且对入世后的中国现存的问题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金融自由化浪潮促进了国际金融业的发展,然而不断爆发的金融危机告诫我们,金融自由化不应否认金融监管,而且还要加强金融监管.但是金融自由化过程中需要加强的金融监管不是再管制,而是一种审慎的监管.本文简要介绍了审慎监管的主要方面及其特点,并且对入世后的中国现存的问题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4.
本刊 《新金融》2013,(12):4-8
日前,中国银行业协会行业发展研究委员会二届二次全体会议暨互联网金融研讨会在苏州召开。来自阿里巴巴、宜信等主要网络金融机构代表与4 4家银行业协会成员单位代表出席了会议。交通银行作为行业发展研究委员会主任单位,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展研究委员会主任连平主持了本次会议。与会代表就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对以商业银行为代表的传统金融机构的影响进行了讨论。他们认为,互联网支付领域业务已经对银行构成了挑战,但基于金融的本质属性,银行等金融机构仍是未来一段时间的主流;互联网作为一种金融溢出,弥补了现有金融体系不足和满足了大众金融需求;必须对互联网金融加强监管,注重风险控制。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金融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但如何规避风险、加强监管成为难题。本文从政府、互联网行业自身、投资者三方面探讨了风险规避方法,并就如何通过互联网金融帮助企业转型升级进行了实例说明。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金融作为金融业融合互联网衍生形成的一种新型金融模式,其具有技术 性、技术与制度二重性以及认知性等特质性风险。本文在分析互联网金融特质性风险的基础 上,对已颁布的监管政策进行梳理,揭示目前监管政策的缺陷,提出监管政策改进建议:健全 和完善互联网金融监管的规章制度;引入监管沙盒试点,紧扣“四个核心”的监管沙盒机制来 助推金融创新;从政府、企业与行业协会三方着手,构建市场准入与退出机制;加强互联网金 融消费者权益保障。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以及科技的高速发展,近几年来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势头越来越猛。在我国目前的互联网金融蓬勃发展的情景下,本文从现如今互联网金融的现状出发,并对其中存在的风险进行一一描述,并与传统金融风险进行一个比较,尽管在发展的过程中有风险有挑战,但也需积极面对,因此笔者借鉴发达国家对互联网金融的一些监管政策,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应对互联网金融风险的对策,期以能对我国的互联网金融大环境进行一个净化作用。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金融作为金融创新的产物,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金融交易结构,对金融创新乃至经济运行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概述互联网金融的特征,重点剖析互联网金融蕴含的风险,提出包括创新监管思路、加强完善法律法规建设、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完善征信体系建设的有效监管框架。  相似文献   

19.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加强宏观审慎监管已成为国际金融管理制度改革的核心内容,我国在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上也明确提出了“构建逆周期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的要求.在此背景下,本文对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的产生过程和主要内容进行概述后,对依然存在的以及新产生的金融会计问题进行探讨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政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汤锦 《金融会计》2013,(2):16-19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组织与各监管机构逐步完善了相应的会计准则和国际监管要求。以适应宏观审慎监管的需要,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金融会计领域尚存在系统性风险防范手段缺乏和与宏观审慎监管不和谐等问题。如何明晰中央银行在宏观审慎框架下的会计管理手段,解决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下依然存在的金融会计问题,成为当前在各国金融监管者面临的一大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