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邓对龙  李睿  付稳 《山西农经》2023,(6):129-131+155
为了促进农产品网上销售,以乐水村草莓为例,运用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实证研究农村农产品网络营销发展状况。结果表明,乐水村草莓网络营销存在对消费者吸引力不足、人才缺乏和消费者网购体验不佳等问题,其原因包括乐水村草莓销售形式缺乏新意、网络营销意识缺乏和网购物流体系不完善等。为此,乐水村草莓网络营销发展需要通过加强消费者理念、培养促销人才和构建合适物流体系等措施,推动农产品网络营销,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问题。  相似文献   

2.
朱娜 《山西农经》2024,(4):49-51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我国农村产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甘肃作为我国西部经济落后地区,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点区域,农产品网络营销是推动甘肃产业兴旺的重要手段,更是促进甘肃乡村发展的重要路径。分析发现甘肃农产品网络营销的优势是农产品产量大、品类多,有国家对口帮扶政策的支持;困境是网络销售渠道有限、缺乏专业销售人才、农产品质量安全性差。可以通过加大政府支持力度、拓宽网络营销渠道,培养网络销售人才队伍、组建专业服务团队,提高产品质量、品牌竞争力等方式促进甘肃农产品网络营销。  相似文献   

3.
我国作为农业经济发展十分重要的农业大国,农民、农业、农村——“三农”问题一直在产业规划中颇受关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国家有关政策的实施,针对农村的“精准扶贫”取得了伟大成就。2020年国家实现全面脱贫攻坚之后,乡村振兴战略被提上经济发展日程。2021年“十四五”规划开始实施,以农产品新媒体营销为主导发展乡村经济,是助力乡村振兴、巩固精准扶贫成果的重要举措。本文通过对农特产品网络营销进行研究,分析贵州铁皮石斛产业的发展趋势,对新兴农产品——石斛产业(铁皮石斛)流通渠道重构及效率的研究进行探讨。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基于农特产品网络营销模式,本文分析了贵州铁皮石斛产业模式和提升我国农产品营销渠道的方法。本文成果对促进贵州经济的发展、实现农村产业经济目标等以及对巩固脱贫攻坚后的乡村振兴,都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刘淼 《山西农经》2023,(2):163-165
2022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由谋篇布局进入具体实施的关键一年,农产品网络营销是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的一个重要手段。随着政策持续推进,陕西省农产品网络营销成为陕西省农业经济发展的续动力,对提高农民收入起到促进作用。文章以乡村振兴背景下陕西省农产品网络营销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农产品营销创新策略,希望能充分发挥信息化时代的优势,加快现代化农产品市场建设,为促进陕西省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一些建议,助力农村产业兴旺发展。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令人关注。建设民族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应当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民族复兴离不开乡村振兴,而乡村振兴离不开农民、农业、农村。因此,以乡村振兴为视角探究民族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高质量发展,对实现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7.
8.
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旅游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是促进农民增收和提升幸福感的重要手段。河南省乡村旅游资源丰富,政策支撑力度强,旅游模式日渐丰富,发展势头良好。但也存在着旅游资源整合利用效率低、内生动力不足、服务体系不完善、全产业链不完整等问题。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阶段,从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内涵要求出发,通过提高乡村旅游要素供给水平、完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构建利益共享机制、打造特色旅游产品体系等措施,推动河南省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9.
滕孟利 《山西农经》2023,(3):118-120
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有序推进,全国各地乡村相继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农民直播带货、乡村云旅游等农村新业态不断涌现,农村电商迎来蓬勃发展时期,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文章通过实地调研四川省资中县农村电商发展现状和发展模式,分析制约资中县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的因素,为资中县农村电商建立长效发展机制提供科学建议。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介绍了郏县的地理位置、新农村建设现状,分析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面临的主要问题,建议郏县乡村振兴建设要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为目标,做好顶层设计,充分发挥客观主体作用,积极引进可用人才,努力把郏县乡村建设成生态宜居地。  相似文献   

11.
在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下,打造优质农业区域品牌是建设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必经之路。打造优质农业区域品牌既能够优化整合农村特色资源,又是对农村自然环境和乡土文化的呈现与传承,有利于推动农业产业化、集群化和规模化的发展,促进农业的可持续稳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实现脱贫致富,对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王勇 《农村经济》2020,(8):75-82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经过多年发展,乡村旅游逐步成为国民旅游休闲的重要方式、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在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大背景下,推动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对于实现乡村振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从发展沿革、理论研究、实践探索和内生动能、外部环境、效率效益等方面看,只有处理好项目策划与发展规划、政府投入与社会投入、经济效益与群众利益等方面的关系,解决好项目开发、产业融合、品牌塑造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乡村旅游才能实现生产要素投入少、资源配置效率高、资源环境成本低、经济社会效益好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3.
推动农村相对贫困地区高质量发展,是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题中应有之义和有效手段之一。如何借鉴成功经验实现贫困新问题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就成为新时期农村治理的关键。农村相对贫困地区高质量发展是贫困、科技与制度协同演进升级的过程,当前要以乡村振兴战略为主线,完善贫困地域性流动的精细化路径,优化贫困兜底性保障转为发展性需求,生产要素和资源的有效聚集,生态产品和资源优势的价值化。  相似文献   

14.
焦晓阳 《山西农经》2023,(12):36-39+104
构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涵盖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维度,借助熵权TOPSI S法及障碍度评价,综合评价我国省级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分析得出,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综合水平依然存在提升空间,各地区发展水平差距明显。东部地区的北京、上海和福建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位居前3位。各地区五大发展维度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发展障碍,最主要的障碍维度为绿色、开放及协调维度,具体障碍指标主要为外贸依存度、绿色农产品率、土地产出率、农村收入水平等。  相似文献   

15.
马伟良  王承武 《山西农经》2024,(4):27-29+33
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举措之一。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彻底结束,霍城县乡村旅游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较伊犁州其他县市,霍城县在自然资源禀赋多样性和人文历史资源丰富度上都具有显著优势。然而近年来,霍城县乡村旅游业出现了较多问题。根据实地调查,运用五大发展理念,分析限制霍城县乡村旅游发展的因素,并提出具体建议,以推动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6.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一系列有关政策已付诸实践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总结现有政策的实施绩效时发现,仍有不少阻碍乡村经济发展的因素。针对此,开展了关于乡村振兴背景下旅游业发展的实地调查研究,总结出目前乡镇旅游业发展存在的同质化严重、人才资源匮乏、宣传力度不足等问题,就限制乡镇旅游业发展的因素进行系统研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为加快乡镇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叶颖 《山西农经》2023,(16):106-108
乡村旅游作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充分利用农村资源、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城乡统筹具有重要意义。高质量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旅游将大有作为。文章选择浙江省丽水市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当前在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中面临的开发层次低、基础设施薄弱、农民主体地位缺失等瓶颈问题,建议从产业融合发展、完善配套设施、提升农民主体地位等方面着手,打造丽水市高质量乡村旅游产业。  相似文献   

18.
于天 《农业经济》2018,(12):96-98
中共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其中乡村旅游越来越受广大游客的欢迎,相比传统农业,乡村旅游收益显著,同时也受投资人的青睐。本研究通过实践调研、文献查阅方法从农村土地资源与乡村旅游相互作用、协同发展理论和途径三方面综述性研究,为促进乡村旅游健康发展给予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同时也为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夯实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李育全 《农业经济》2023,(1):125-127
双循环发展战略是引领我国“十四五”时期深化产业结构,全面提升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纲领。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具有稳定社会发展的“压舱石”作用,在双循环背景下农业高质量发展将被赋予新的要求、使命与内涵。农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挑战:农业发展新动能乏力,国内可耕地面积不足,耕地产能受阻,国际上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农产品出口频遭贸易壁垒。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需不断加速涉农企业智慧化智能化转型,创新农业产业链。加快农业走出去步伐,积极争取更为公平的国际农产品贸易竞争环境。  相似文献   

20.
李昕 《山西农经》2023,(9):14-17
西藏偏远农牧区生存环境恶劣,乡村风险抵御力较弱。开展乡村韧性治理,提升脱贫地区乡村系统主动应对风险的能力,促进可持续发展,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在韧性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西藏实际,提出增强西藏乡村经济韧性的发展路径,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