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一○年一季度,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按照总行的统一部署,紧密围绕"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主要任务,立足广东经济金融运行的实际情况,认真贯彻执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把握预见性、提高针对性,积极引导广东金融机构合理进行信贷投放,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投放制造业、批发零售业等实体经济贷款增幅较大,投向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贷款占比上升.  相似文献   

2.
今年以来,广东省银行业机构认真贯彻落实国家金融宏观调控政策,着力优化信贷结构,加强实体经济领域信贷投放,努力巩同广东经济复苏势头.上半年广东省贷款增速明显叫落,但对实体经济尤其是制造业的信贷支持力度明显加大,中小企业贷款占比有所提高;存款增长有所放缓,储蓄存款重回多增态势;市场利率水平上升;货币市场交易继续呈净融入格局.总体上,货币信货运行保持平稳,政策调控成效明显.  相似文献   

3.
为了配合经济继续稳步增长,满足实体经济需求,社会融资规模还须进一步适度扩大。但在总规模扩大的同时也要注意内部结构的调整,一方面,社会融资要继续向债券等直接融资渠道倾斜,扩大直接融资比重;另一方面,社会融资中占比最大的信贷投放要保持平稳适度增长,改善结构’扩大中州、企业贷款和中长期贷款占比。  相似文献   

4.
“十五”期间,我国金融机构贷款总量将继续增长,但增幅有所回落,贷款在企业资金来源中所占的比重与贷款占金融机构资产总额的比重将趋于下降。贷款结构趋于优化,不良贷款比率趋于下降,非国有企业贷款和外币贷款的比重快速上升,信贷市场与证券市场的关键日趋紧密,信贷资产证券化趋势增强。  相似文献   

5.
游士兵  杨芳 《金融论坛》2019,24(4):29-44
本文从"金融—实体经济"结构匹配视角分析两者匹配度对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当前中国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绿色发展效率的提升主要靠规模效率拉动,且东部地区高于中西部地区;资本密集型产业比重高则市场型融资结构更有利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绿色发展效率的提升;中小企业规模比重高,则大银行的低比重更有利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绿色发展效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德国在2009年的金融危机中受到冲击,但依靠强大的实体经济,经济复苏势头良好,失业率也创下近20年的新低。究其原因在于德国对实体经济的重视,并能与时俱进,不断促进制造业的发展。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即"OECD")统计,1991-2009年间,德国制造业占GDP的比重的平  相似文献   

7.
当前抵质押贷款需要关注的风险和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天琦 《中国金融》2006,(22):59-60
信贷是支撑本轮经济增长的关键力量。通过对全国和西北部分省、市、县的对比分析,发现贷款结构上表现为(见下图):信用贷款、抵押贷款和保证贷款占主体地位,质押贷款和票据贴现所占比重较小,但是最近几年比重上升很快,对信用创造的贡献在不断提高。需要进一步考察宏观经济周期中抵押贷款的增长趋势和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银行的季度数据,依据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及脉冲响应分析,选取三期具有代表性的量化指标对不良贷款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贷款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率和经济增长速度对不良贷款的推动作用显著;制造业采购经济指数对不良贷款的影响较为显著;工业景气指数和广义货币供给量对于银行业不良贷款增加的作用并不十分显著。为了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有必要保持经济平稳增长,加快处置"僵尸企业",大力发展新兴工业,同时银行要控制贷款规模,优化贷款结构。  相似文献   

9.
《中国金融家》2022,(3):28-28
“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的天职,也是金融的宗旨。”中国工商银行董事长陈四清介绍,2021年,工商银行各项贷款增量创下新高,重点投向了实体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新发放制造业贷款、普惠贷款的平均利率在2020年的基础上进一步下降,有效帮助制造业企业特别是中小型制造业企业降本增效。  相似文献   

10.
实体企业金融化是资本市场的普遍现象,本文以奥马电器为例,考察制造业上市公司"脱实向虚"现状.研究发现:制造业上市公司"脱实向虚"表现为金融投资增加;金融投资虽然能促进资金增值,但也会提高投资风险;过度金融化倾向可能影响企业实体投资,降低财务绩效;聚焦主营业务、减少金融投资是有效治理"脱实向虚"的重要举措.实体企业金融化的根本在于企业自身,关键是技术创新与产品升级.文章丰富了制造业金融化的经验证据,拓展了企业金融化的研究方法,不仅有助于完善金融投资监管体系,也有助于推动上市公司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商业银行贷款行业分布不均的成因及其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娄飞鹏 《浙江金融》2012,(11):49-51
服务实体经济、服务小微企业是我国正在进行的金融改革的核心。对于占金融业资产总量的比例超过90%的银行业而言,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需要从两个方面努力,一方面是增加总量,提高支持实体经济的绝对数额;另一方面是调整结构,优化支持实体经济的结构比例。在结构调整方面,做好贷款的行业分布,保障贷款行业分布既能够符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导向要求,符合产业结构发展演进的趋势和规律,又能够突出本行的优势和特长,提高本行的市场竞争力,是每家商业银行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如何把银行几千亿元的工商企业贷款管好用活,提高贷款的经济效益,我认为根本途经是要改善贷款结构。目前,我国银行的贷款结构很不合理。以工业贷款来说,重工业贷款占的比重大,农业、轻工业贷款占的比重小。由于重工业资金运用的经济效果要比农业和轻工业资金运用的经济效果低得多,因此整个工业贷款的使用效果是不高的。以浙江省为例,同样金额的流动资金贷款,贷给轻纺工业,可以生产出三倍  相似文献   

13.
数字化是推动商业银行转型的重要方向,是银行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重要手段,对特定区域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与工业制造业结构优化有较大影响。通过构建省际层面的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指数,实证分析西南三省(区)的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对区域制造业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促进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促进了区域制造业结构的优化,但最终效果受区域金融改革、经济发展基础、消费和贸易等因素的影响。优化西南三省(区)的制造业结构,关键是结合发展阶段因地制宜选准主导产业,持续加大财政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并提升服务能力,通过综合施策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金融指标及金融工具的存在主要是为了反映实体经济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而实体经济发展也会促进金融的创新和发展。以我国新的金融环境和经济形势为背景,打破传统的M21和新增人民币贷款等传统指标的束缚,通过构建"社会融资规模产出率"指标,研究社会融资规模与实体经济增长的联动性,提出社会融资规模统计方式以及如何保持合理性的新举措,使金融与实体经济相互促进、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15.
植凤寅 《中国金融》2022,(24):55-57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建设银行以切实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结构,聚焦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截至2022年9月末,投向制造业的贷款余额2.2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5400亿元,增幅32%,服务经济转型升级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基础设施行业领域贷款余额5.66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近5800亿元,支持国家基础设施和民生项目建设;  相似文献   

16.
城镇化发展是经济发展由分散到聚集的过程,从而实现经济发展效率的大幅提升和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本文探索从社会融资规模视角分析金融对城镇化发展的支持效果,结果显示:社会融资规模增大和贷款占社会融资规模的比重下降在长期内均有助于城镇化发展,贷款占比提高在短期内能够迅速推高城镇化,但长期来看并不利于城镇化持续发展。因此,我国金融支持城镇化发展的策略应从“做大总量、优化结构”方面入手,通过“顶层设计”、政策引导和市场化导向原则,形成层次分明、功能互补的金融体系,推动直接融资快速发展,实现金融发展与城镇化的有效融合。  相似文献   

17.
准入退出壁垒、市场集中度、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以及产品差异化等是影响人寿保险业市场结构的主要因素。中国保险市场准入、退出的行政性政策壁垒较高,市场集中度较高,属于寡占 III 型市场结构;寿险业保费规模、保险密度、保险深度、保险资产总额占 GDP 的比重、保险资产总额占整个金融资产的比重较低;寿险产品同质化现象较严重。鉴此,应降低市场进入壁垒,建立市场退出机制,达到优化市场结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目的。  相似文献   

18.
今年以来,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呈加速推进态势,有望在今年实现全面的突破.从国际经验看,放开存款利率管制是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中最为关键、风险最大的阶段.存款定价全面放开后,负债的竞争性、波动性和不可控性加大,银行业盈利能力的自主权将更多地取决于资产业务,特别是贷款总量和信贷结构配置.从理论、实践、实证三方面的研究分析均显示,优化信贷结构是提高银行业利率市场化承受力的重要途径.人民银行分支行要以优化信贷结构为着力点,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强贷款管理,完善定价机制,切实服务实体经济,积极主动适应改革,提高对利率市场化的承受能力.  相似文献   

19.
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推动我国国民经济特别是县镇经济稳定高速增长的重要力量,在经济总量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大力支持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信贷政策,个体私营经济也急需金融部门的信贷支持.但实际情况却并不乐观.据丰南市调查,全市金融机构1999年对个体私营经济贷款仅占全部贷款总额的1.7%,与个体私营经济在该市经济总量中所占36.1%的比重相差甚远.那么,个体私营企业贷款难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廊坊市2010年1季度至2016年1季度相关数据作为样本喏运用协整方程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喏对贷款规模及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展开研究.研究表明:廊坊市金融市场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协整关系喏贷款规模及不同贷款期限都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正向推动作用喏且金融发展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经济增长作为贷款规模的格兰杰原因尽管在统计上并不显著喏但随着时间推移喏推动作用也在增加喏一定程度上两者互为因果;短期贷款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在速度和力度上更为显著喏而中长期贷款则在长度上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