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快农业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民生活实现小康进而达到比较富裕,是财政支农工作的目的和出发点,在市场经济建立过程中,如何抓好农业产业化建设,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是财政支农业工作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 一、农民收入增长现状及制约因素分析 自1978年我国农村普遍实行  相似文献   

2.
3.
论文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我国各省的财政支农与金融支农耦合协调水平,并通过空间计量方法揭示耦合水平的空间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全国整体及东中西部均恰好处于高度耦合协调阶段,但耦合水平值仍然偏低,且存在显著的空间正向集聚关系;经济发展质量、政府重视力度、农村信贷投入及社会支持水平是耦合水平提升的显著促进因素。因此,论文认为,政府须结合各方资源推动全国整体均衡发展,并采取优惠政策促进财政金融支农体系相协同。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对财政金融支农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将协同理论科学地应用于财政与金融支农的具体实践之中,提出了财政与金融协同支农的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农民增收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中心环节。我国经济总体已发展到工业反哺农业的阶段,政府逐渐加大对"三农"的财政投入,但是农民收入却增长缓慢。本文选取农民收入作为衡量财政对"三农"投入效益的主要指标,采用计量分析方法分析了各项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揭示现实存在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6.
近日,河南省财政支持现代农业生产发展现场会在老河口市召开。会议对全市财政支农工作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积极探索支农资金整合有效途径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事实就是如此:几年来老河口市累计整合各类支农资金3.9亿元,用于支持现代农业生产发展,促进了当代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其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7.
8.
9.
曾艳 《海南金融》2012,(5):71-74
非正式金融是农村正规金融市场的重要补充,农村非正式金融对农民收入增长的促进作用已被实证检验证明.文章从农村非正式金融动员储蓄、满足借贷需求、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阐述了农村非正式金融对农民增收的作用机制,并对如何正确对待农村非正式金融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11.
财政支农作为国家扶持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财政政策工具,对农民增产增收至关重要。然而目前我国在财政支农的规模、结构和效率上还存在诸多不足。基于索罗增长模型,构建了农民贷款财政完全贴息与完全不贴息两种情形的理论模型,在财政完全贴息的情形下,财政贴息有效缓解了农民融资约束,农民收入增长与农民资本实现了同步增长。在财政完全不贴息的情形下,农民资本约束无法解除,无法实现资本增长与农民收入同步增长的理想状态。在此基础上运用1978~2018年财政支农与农民收入增长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长期内,财政支农每增加1%将会引起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0.19%;短期内财政支农每增加1%,将拉动农民人均纯收入提高0.08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2.
郑培强 《福建金融》2006,(12):26-28
增加农民收入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目标。本文通过分析当前财政支农和农民收入特点,就进一步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增加农民收入进行初步探索,并提出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2007—2021年我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面板数据,系统研究了我国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并探究了其影响机制和异质性情况。实证研究发现,财政支农支出能够显著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机制检验结果显示财政支农可以通过促进农业生产机械化、吸引劳动力回流反哺农业、优化农业种植结构等路径实现农村居民增收效应。同时,该效应具有异质性,其增收强度会受到农村金融发展水平以及农村经济基础的影响,农村金融发展水平越高、低保人员比例越低,财政支农的农村居民增收效应越强。进一步分析发现,乡村振兴战略能够有效增强财政支农的农村居民增收效应。本文为坚持推行乡村振兴战略、促进财政支农与金融支农协调配合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4.
15.
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始终是"三农"工作的核心问题,直接关系到我国转方式、调结构、扩内需、促发展方针的贯彻落实,直接关系到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可持续性和内生动力的增强,直接关系到农村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因此,我省财政支农工作,必须把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形势分析,认真研究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与财政金融支农创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我国财政金融支农服务存在注重功利性、附有行政回报条件、支出结构分散、形重于实、强调有偿性、具有求稳偏好以及两者间缺乏有效互动等不足之处。这些不足从不同侧面影响了财政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预期效果,为此需要加大财政支农支出倾斜力度、杜绝各类行政报酬、整合财政支农资金、开展金融专项服务、健全金融支农补贴机制、完善担保体系并建立财政金融支农联动机制,以创新财政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服务。  相似文献   

17.
本文提出 ,为了适应市场化与经济全球化的伟大变革 ,财政支农应将过去以粮食增产为主要目标转到农业可持续增收上。文章论述了转变财政支农目标的必要性及可持续增收的基本内涵 ,提出了实现这一终极目标应采取的财政政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农业投入的不足。在国家财政支持和农民自身积累均较少的情况下,增加农业投入应主要依靠金融部门的信贷支持。于是,构筑一个政策性、商业性、合作性和民间性的多元化金融支撑体系,是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村经济稳定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9.
一、支农再贷款政策效应差异性分析自1999年发放支农再贷款以来,农村经济得到全面发展,农业生产总值逐年增长,农村信用社经济效益显著提高。但由于多方面因素影响,农民增收效果不明显,支农再贷款使农民种地的愿望基本能够达到,但要实现支持农民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三农”问题,增加农民收入,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政策和措施。对于县、乡财政如何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有关部署,切实将各项财政支农政策落到实处,确保广大农民得到实惠。笔提出一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