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以"乡村文明行动"为契机,山东省荣成市深入推动城乡基础设施、生活环境、产业经济协调发展,有力改变了农村和农民的面貌,极大提高了乡村文明程度。海草房里的新生活日前,记者在荣成市俚岛镇大庄许家村采访时看到,一边是整齐漂亮的住宅楼,一边却是传统古朴的海草房,界线分明,好似两个世界。"住楼房的和住海草房的,村民的幸福感都是一样的。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生态文化建设已经成为重要的工作内容。作为我国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生态文化建设水平直接影响我国生态文化建设的成败。加强农村生态文化建设,对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分析目前农村地区生态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农村生态文化建设的对策,希望可以有效推动我国农村生态文化发展。  相似文献   

3.
为充分了解农村文化活动,促进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小康社会,笔者立足于我国农村文化活动的社会、经济、文化以及生态价值等方面展开研究,并结合当今农村文化活动实际情况,以可持续发展为目的,制定出能够保护、扶持这些地区文化活动开展的方案,其中包括颁布相关法律法规加以保护、形成独具地区特色的相关品牌。  相似文献   

4.
生态文化作为以关注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发展为出发点的文化形态,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宁波滕头村以生态文化为指导,促进了农业可持续发展,并实现了农村经济、生态、社会和谐协调发展.滕头村的发展路径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较大的示范价值.  相似文献   

5.
林万琦  张红宇 《山西农经》2022,(22):126-128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对乡村建设提出更为全面的要求。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两个重要方面,二者紧密联系。文章基于农村发展实际情况与现有理论研究,分析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间的关系,发现其在协调发展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并提出解决路径,为实现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经济与生态融合发展坚定决心。  相似文献   

6.
在"城市病"各种弊端逐渐显现的当下社会,国家提出了建设新型城镇化的要求,把生态保护与资源节约理念融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这与农村旅游经济开发具有诸多契合之处。本文在阐释城镇化建设与农村旅游经济开发互动关系的基础上,对二者融合发展的政策保障进行梳理,并立足当前农村旅游经济开发的现状提出一些参考对策,力求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旅游经济开发的健康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在"城市病"各种弊端逐渐显现的当下社会,国家提出了建设新型城镇化的要求,把生态保护与资源节约理念融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这与农村旅游经济开发具有诸多契合之处。本文在阐释城镇化建设与农村旅游经济开发互动关系的基础上,对二者融合发展的政策保障进行梳理,并立足当前农村旅游经济开发的现状提出一些参考对策,力求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旅游经济开发的健康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构建林业生态保护长效机制对我国经济与环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是建设生态文化的需要,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思路,更符合我国科学发展观与核心社会发展需要。新时期下,我国应该加强中国林业生态保护长效机制的构建,满足当代人们生活与发展需求,为我国后代子孙造福。为此,着重分析中国林业生态建设保护的意义,提出中国林业生态建设保护长效机制的构建。  相似文献   

9.
随着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逐渐显著,需要政府和居民共同努力,加强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在生态文明角度下,农村环境治理方案逐渐优化,但由于资金短缺、保护意识薄弱、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导致环境治理效果不是十分理想,因此,需要在现有的农村发展环境下,不断地进行改进和提升。介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生态文明构建的联系,分析了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生态文明视域下农村环境治理的对策,为现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王萍  杨敏 《农村经济》2020,(4):34-42
农村脱贫关系全面小康的全局,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现实矛盾制约着农村发展。生态扶贫坚持扶贫开发与生态保护并重,是农村扶贫开发的新模式。农村生态扶贫既是实现绿色减贫和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也是新时代实现脱贫攻坚与生态文明建设"双赢"的现实要求。但由于各种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在具体的扶贫实践中,农村生态扶贫也面临着诸多问题,突出表现在基础设施滞后阻碍农村生态扶贫进程、生态保护与扶贫开发严重脱节、生态扶贫合力弱化、生态扶贫成果难以巩固等方面。破解农村生态扶贫困境需要内生动力与外生动力耦合共同发力,明确扶贫参与主体的职能,构建农村生态扶贫的"政府—社会—市场"多元协同机制;优化农村教育资源,增强贫困人口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农村绿色发展,推动贫困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有效衔接;健全农村生态扶贫配套机制,有效预防返贫风险;实现农村生态效应、经济效应和减贫效应的三重目标。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各行各业都获得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但生态环境污染问题也愈加严重,需要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找到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新出路。以山西省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现状为出发点,探讨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希望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益建议。  相似文献   

12.
河北省北部山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及绩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农村生态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新农村建设,探讨其治理和绩效,有利于解决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各种问题,对于区域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方法]文章通过构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及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以及灰色关联法分析各指标间的灰色关联度。[结果]河北省北部山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要素层中权重值大小依次为生态经济(0. 483 9)、生态环境(0. 273 6)、生态人居(0. 137 1)、生态保护(0. 105 4),说明该地区农村经济水平已达到一定水平,但生态环境、生态保护等仍有待提高。灰色关联法计算结果表明河北省北部山区生态环境中关联系数最高的是畜禽粪便处理率(0. 754),生态经济中关联系数最高的是农民人均纯收入(0. 624),生态保护中关联系数最高的是化肥施用量(0. 846),生态人居中关联系数最高的是饮用水合格率(0. 682),而关联度大小依次为生态保护(0. 724)、生态环境(0. 662)、生态人居(0. 573)、生态经济(0. 543),说明该地区生态环境治理仍有很大空间。[结论]研究结果指出河北省北部山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不足,为进一步完善区域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有利于农村生态环境与文化资源的保护,并给农业经济和旅游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提升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带动餐饮、娱乐、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就业增收。近年来,江苏省启东市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新形势,坚持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并重,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14.
农村生态资源价值化是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有利于生产高品质的农业产品,推进高质量的乡村服务,实现高效率的农业农村经营目标和建立高标准的农业农村制度体系。当前农村生态资源价值化面临转化理念匮乏、转化基础薄弱、转化标的物不清晰、转化动力不足和转化增值较难等困境。基于此,依据高质量发展理念,提出农村生态资源价值化的目标,并从培养绿色发展意识、协调经济发展与自然保护、加快生态资源产权改革、完善生态激励约束制度、创新产业科技和乡村文化等方面提出加快农村生态资源价值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农村环境治理是实现生态文明社会的必由之路。在生态文明发展理念下,我国农村环境治理明显改善,但农村地区幅员辽阔,污染源复杂,治理难度较大。现阶段农村环境治理还存在资金投入不足,制度供给缺失,治理主体单一,盲目发展经济等困境。进行农村环境治理要以构建生态文明社会为准则,加大环境治理资金投入,强化部门监管,提升民众环保意识,协调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  相似文献   

16.
切实加强林区生态保护,转变林区发展方式,从以生产木材为主向以保护生态为主转变,必须走出一条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林区发展之路。阐述了发展"森林经济"的概念、必然性、原则、发展方式,提出了林区发展"森林经济"要树立现代工业化的经营理念,要注重人才培养,加强森林文化研究,要融入地方经济的发展等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村落发展正面临着一系列的困境与矛盾,数量的不断减少是历史的必然,与其在保护中"闲置",不如在利用中"分享"。分享经济为传统村落利用带来了一定的机遇,同时也使其面临"内敛"传统文化的排斥、原住民利益保障的矛盾以及农村地区特殊物权关系的限制等挑战,有必要在传统村落利用中通过发挥分享产业、文化、社区、旅游、生态"五位一体"的联动效应,并建立制度、人力、产业以及利益四个方面的保障机制,实现促进分享经济在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领域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四川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阶段,同时亦面临着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严峻形势。农业是支撑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发展与进步的重要保障,但其单一粗放的产业结构与生态文明建设日渐相悖,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农业为主要产业的四川民族地区的这种情况尤为严重。本文从生态文明的视角,探讨四川民族地区农村经济目前面临的问题,实证分析了生态文明建设与四川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并针对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9.
新农村建设中的利益机制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以农民为本位,依托以建制乡镇或建制村为单位的农村社区这一重要平台,通过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利益输送机制;农村各阶层和谐相处的利益协调机制;以合作为导向的利益整合机制;与现代文明相一致的文化利益发展机制;以及生产、生活、生态相协调的利益调节机制,以便更好地满足农民不断增长着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等方面的利益要求,从而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道教生态伦理思想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道教教义中蕴含丰富的林业生态思想,为现代生态保护提供文化基础。道教主张护生、戒杀,善待万物,充分认识人与自然的联系,道教教义对教徒的行为进行规范,要求保护动植物,合理适度取用资源。道教重视森林植被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对于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发展林区经济具有现实意义,注重尚德修行、劝民从善,鼓励植树造林,有利于生态修复,维持生物多样性平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