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6 毫秒
1.
双循环经济将显著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为中美利差走阔提供可持续的动力。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是全球利率之锚,以此为基础的中美利差变化,反映两国经济基本面的相对走势。以增长自主性与效率普遍改善为特征的双循环经济,可以对冲美债收益率上升,支持人民币升值、人民币资产崛起和人民币国际化进入实质性推动阶段。  相似文献   

2.
冯明  刘庆  刘淳 《投资研究》2012,(6):3-15
人民币汇率在中美贸易不平衡的讨论中常常被作为攻讦对象。本文运用1995-2009年月度数据,基于贸易引力模型,通过经典的时间序列分析工具研究了人民币汇率及其它相关因素对中美双边贸易在长期和短期的影响。本文发现:相对于中美两国的实体经济而言,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影响很小;人民币汇率对中美贸易的影响符合"J曲线效应"。另外,加入WTO对于中国向美国的出口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对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中美经贸联系日益紧密,但人民币汇率问题始终是影响中美正常贸易往来的一大因素,同时也是维护中美经贸关系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尤其是2018年3月以来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升级,由此可能引发的"汇率战"也备受关注。本文以中国对美出口贸易为例,基于中美贸易摩擦的背景,选取2000~2018年的相关数据,通过构建VAR模型实证分析了人民币汇率变动与我国外贸出口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人民币汇率变动在短期内对我国出口有正向作用;从长期看,这种正向作用不明显。由此,本文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刘刚  胡立 《济南金融》2012,(2):34-37
后危机时代人民币汇率日益成为中美两国竞争、争夺与博弈的战略性领域之一。本文通过构建一个中美汇率交锋的完全信息且无限次重复博弈模型,认为人民币汇率中美博弈属于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均衡汇率水平取决于中美双方各自耐心系数的大小。谁的耐心系数大,最终的均衡汇率就对谁有利。因此,面对美国抛出的人民币升值论调,中国除了积极参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提高金融话语权以外,还应坚持"汇率调整以我为主"的原则。  相似文献   

5.
李江  于杰 《证券导刊》2008,(45):55-57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在稳定了5个月之后,近几个交易日连续下跌并数度触及波动区间的上限。自汇改以来,这一现象还是首次发生,难得的"奇景"也引起了市场的关注。恰逢第五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于4日、5日在北京举行,在金融危机的冲击和中国政府保增长的政策方向双重影响下,人民币是短期回落还是就此进入贬值通道,一时间众说纷纭,汇率问题再成焦点。  相似文献   

6.
汇率与股市之间的关系在不同时期往往呈现出不同的特征。近年来,随着811汇改、美元加息及中美贸易战等事件的发生,人民币开始进入贬值通道,相应地我国股市也有所下跌。通过建立非对称VAR-GARCH-BEKK模型,研究2015年8月至2018年9月人民币汇率与股市之间的溢出效应,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对我国股市具有单向的均值溢出与波动溢出,人民币汇率变动是股市变动的格兰杰原因。  相似文献   

7.
王涵  乔永远 《证券导刊》2010,(20):16-16
本届中美战略经济对话过程中,在经济层面上中美双方谈论的重点侧重于双边贸易,而非汇率问题。不仅是中方推进人民币升值的动力降低,美方也不得不考虑当前人民币若重新回到"紧盯一篮子货币"轨道后可能面临的贬值而非升值压力。  相似文献   

8.
当前中美贸易失衡持续保持高位,人民币汇率水平承受着巨大争议。本文在回顾中美经贸关系发展历程与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实证分析表明中美贸易失衡和人民币汇率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人民币汇率变化、中美两国的单位劳动成本差异、中美两国的储蓄率差异、国外对华投资、中美产业结构差异等因素,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中美单位劳动成本差异、中美储蓄率差异及对华直接投资对中美贸易顺差都存在正向的影响关系。因此应正确对待劳动力成本上升、鼓励消费、改善中国在国际产品内分工中的不利地位、建立以"所有权"为基础的经常项目统计系统。  相似文献   

9.
人民币升值对中美贸易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熊洁敏 《新金融》2007,(4):11-13
2005年7月21日,我国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进行了改革。汇改后,人民币一直保持缓慢升值之势。本文从中国向美国的出口额、中国从美国的进口额、中美贸易结构和中美双边贸易条件四个角度分析了人民币升值对中美贸易的影响。由于我国对美国出口贸易的特点和美国的出口政策,适度的人民币升值对中美贸易的进出口额影响不大。从长期来看,人民币升值会对我国出口企业形成压力,促使其进行技术创新,从而使中美贸易结构升级。本文结合中美贸易商品的价格弹性、市场竞争状况分析,得出人民币升值可改善我国对美国的价格贸易条件和双要素贸易条件。最后,强调人民币升值必须坚持小幅度、渐进式原则,要积极采取措施,以缓解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和应对人民币汇率变动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中美人民币汇率之争持续已久,本文运用进化博弈论的方法分析中美两国对于人民币汇率的选择.从中美两国的长远利益考虑,经过反复博弈,美国对于人民币升值的逼迫只是一种威胁,中国政府会选择让人民币缓慢升值.  相似文献   

11.
《甘肃金融》2010,(4):3-3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人民币汇率一直被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指责为全球经济失衡的"罪魁祸首"。自年初到现在,美国政府对人民币汇率持续施压。3月1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公开要求人民币进一步向"以市场为导向的汇率机制"过渡。随后,130名美国议员联名致信,要求美国政府指控中国操纵汇率。中美双方争议骤然升温。人民币升值与否?中国又走到了抉择的关口!  相似文献   

12.
《南方金融》2008,(4):1
自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至2007年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累计升值13.3%。进入2008年,人民币对美元升值步伐加快。一季度升值幅度4.16%,是1994年中国外汇市场建立以来季度最大升幅。4月10日,人民币汇率突破"7"这个关口,步入"6时代"。  相似文献   

13.
自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实行有管理的浮动至2007年5月24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上升到7.6525,累计升值7.35%.而中国对美的贸易顺差持续扩大.先前很多学者对中美贸易间汇率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本文将在之前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中美贸易间如比较优势、产业结构、国内贸易结构等多方面分析在人民币升值背景下中美之间贸易不平衡加剧的原因,并指出2007年以采一些新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14.
一国汇率水平的变动将影响跨境资本流动,但短期跨境资本的较大规模流动也将进一步作用于该国汇率的变动.2015年"8.11"汇改后,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幅度明显提高,特别是2017年中关贸易摩擦爆发并多次升级,我国面临的国内外经济环境愈发复杂与不确定.在此背景下,研究人民币汇率变动与短期跨境资本流动之间的关系,将有助于理性看待中美贸易摩擦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并为我国提高应对外部风险冲击能力提供政策参考.选取2017年8月-2019年11月短期跨境资本流动与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建立VAR模型,探究中美贸易摩擦期间人民币汇率变动与短期跨境资本流动的关系.结果 表明:(1)中美贸易摩擦期间,人民币名义汇率的升贬值对短期跨境资本负向影响不明显,汇率因素对我国短期跨境资本流动的影响程度将进一步弱化.(2)短期跨境资本流动对人民币名义汇率呈较明显的反向影响,即短期跨境资本净流入(净流出)增加,人民币名义汇率将升值(贬值),但该影响持续时间很短,约为1-2个月.  相似文献   

15.
张原  宋晓玲 《新金融》2020,(5):17-21
扩大人民币在"一带一路"的结算规模是人民币逐步有序实现国际化的关键起点,本文以中国与"一带一路"经贸合作和人民币跨境结算之间的关系为研究切入点,基于2010年至2019年的宏观数据,构建VECM模型和ARDL模型分析了人民币跨境结算经常项和资本项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对"一带一路"货物贸易进口、服务贸易出口、FDI增长和非中国居民投资境内人民币债券等因素有效扩大了人民币跨境结算规模,人民币互换协议额的增长和中国产品差异性的增加对人民币国际化也有正面影响,中国与"一带一路"经贸合作规模扩大、金融机制沟通以及中国贸易品竞争力的提升有助于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中国对非"一带一路"投资、对"一带一路"服务贸易进口及投资则对人民币跨境结算会产生负面影响或不显著;人民币有效汇率变化对跨境结算经常账户的长、短期作用不一致,中国大陆与香港地区贸易和投资、货币使用惯性等因素也对人民币跨境结算产生了重要影响。对此,人民币国际化需进一步提升"一带一路"贸易和投资质量,稳定香港国际金融和贸易中心地位,妥善解决中美互加关税和汇率争端问题,从而保持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健康发展,以构建人民币国际化的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16.
用人民币/美元双边汇率替代人民币汇率是当前普遍存在的现象。然而,用人民币/美元双边汇率替代人民币汇率不适用于汇改后的人民币汇率制度。中美双边贸易权重也不足以让人民币/美元双边汇率替代人民币汇率。汇改后人民币/美元双边汇率的走势在人民币汇率体系中也不具有代表性。建议中国人民银行尽快计算并公布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以弥补用人民币/美元双边汇率替代人民币汇率的不足。  相似文献   

17.
李婷 《中国外资》2011,(12):50-51
人民币汇率问题是中美经贸发展中经久不衰的热门话题。本文首先总结中美双方对人民币汇率问题的主流观点及各自论据,在对其进行辨析的基础上提出人民币确实存在低估问题,分析指出中国现在面临的人民币汇率困境不是由美方压力所致,而是现行的经济发展模式和制度安排使然,人民币升值是中国经济发展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18.
2019年人民币外汇掉期曲线形态变动非常之大,大方向上保持震荡上行,中美利差的变化是核心影响因素;而人民币期权波动率走势主要受中美贸易战影响,期限结构扁平化。展望2020年,由于中美利差有望震荡走低,但波幅及方向性将明显减弱,掉期市场可能会陷入窄幅盘整;随着中美贸易争端缓解,人民币期权波动率或于上半年底部震荡、下半年上扬。  相似文献   

19.
2008年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一路上扬,人民币汇率问题成为经济中的热点问题,而中美贸易顺差成为人民币升值压力的主要来源。本文针对美国由于高额贸易逆差对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以及中国所采取的相应政策建立博弃模型,根据模型并结合现实情况,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人民币汇率问题是中美经贸发展中经久不衰的热门话题.本文首先总结中美双方对人民币汇率问题的主流观点及各自论据,在对其进行辨析的基础上提出人民币确实存在低估问题,分析指出中国现在面临的人民币汇率困境不是由美方压力所致,而是现行的经济发展模式和制度安排使然,人民币升值是中国经济发展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