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操纵行为人人为地控制证券市场的供求关系,扭曲证券市场的正常价格,影响资本的自由流动,侵害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从更深层面来看,操纵行为破坏市场运行机制、严重扰乱证券市场正常交易秩序,进而会导致证券市场功能的丧失和彻底崩溃.因此,对操纵证券交易价格行为,需通过法律完善与制度健全等多方位、多层次的规范和治理,以达到规避其危害性之目的.  相似文献   

2.
10年来中国证券市场发展迅猛,沪深两市上市公司逾千家,参与国内股票市场的投资者多达6000万户.但是,证券市场中损害中小投资者利益的现象层出不穷:从猴王股份、郑百文等的大股东独断专行,到红光、黎明等为上市而在虚构企业财务中作假;从亿安科技、中科系的操纵股价,到琼民源、银广厦的操纵利润,不胜枚举.而这些事件中,最终受害的无疑是众多中小投资者.  相似文献   

3.
马腾  师勇义 《金卡工程》2010,14(2):176-176
由于缺乏完备的市场行为规范和必需的社会诚信,操纵市场行为一直是证券市场的严重问题。虽然2006年1月1日《证券法》的出台对规范操纵市场的行为有了法条依据,但是证券市场活动中的复杂性使得立法的不完备的弊端显露无疑,相关投资者的利益的保护问题就更加突出了,因此应当建立健全我国操纵证券市场的民事赔偿责任制度,为维护健康的证券交易市场秩序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4.
强化民事责任制度 遏制证券操纵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鸿 《中国金融》2001,(3):42-44
操纵证券市场 ,是指操纵人利用其资金或信息优势影响证券市场价格 ,制造交易繁荣假象 ,诱导投资公众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作出错误的投资决定 ,企图获取不正当利益或转嫁风险的行为。操纵证券市场是一种典型的证券欺诈行为 ,包括虚买虚卖(洗售 )、相对委托、连续交易操纵、联合操纵等多种表现形式。操纵证券市场行为 ,破坏了市场运行的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人为扭曲证券市场的价格形成机制 ,严重误导和损害投资公众 ,打击投资者信心 ,制造金融风险 ,是阻碍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毒瘤。各国证券法都禁止操纵行为 ,并通过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  相似文献   

5.
雷彬 《中国外资》2013,(12):165-165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证券市场的操纵行为日益严重,这不仅扭曲了股票市场的行情,侵害了中小投资者的利益,更是扰乱了国家的正常经济秩序,降低了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甚至有可能引发经济危机。从而给一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的稳定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鉴于此,本文对证券操纵行为以及其法律制度的缺陷做出了详细的论证,并进一步提出了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6.
股指期货的市场操纵行为不仅会损害普通投资者的利益,妨碍证券市场正常功能的发挥,而且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金融安全。因此,研究防范股指期货的市场操纵行为,是保证我国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必须研究的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7.
利用会计报表识别上市公司利润操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继波 《上海会计》2001,(12):37-38
利润操纵可以定义为公司管理层违反一般会计准则人为调节利润的行为。证券市场上的广大投资者主要是通过上市公司披露的会计信息来评价公司经营状况和发展潜力,并决定其资金投向的。如果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失真,特别是经过利润操纵行为后的会计报表信息,投资者据以推测,判断公司未来业绩的水平,将变得毫无意义,投资者的利润必将受到侵害,更为严重的是,错误的信息将导致资金非合理的流动,使证券市场丧失了有效配置资源的功能,因此有效识别上市公司的利润操作行为,无论是对广大投资者,注册会计师,还是市场监管者,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高丛 《理财》2006,(5):81
证券市场是一个信息的聚集地.随着我国证券市场从最初的"投机市"、"消息市"逐步走向理性化,投资者、债权人、管理者等相关各方越来越多地利用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信息,尤其是会计盈余信息进行投资和决策.毫无疑问,会计盈余信息的质量将直接影响投资者的决策判断.但是,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存在着普遍的、较为严重的利润操纵现象.我国资本市场的会计实证研究表明,上市公司的利润操纵十分严重,上市公司管理者可以通过操纵会计利润来蒙蔽投资者.  相似文献   

9.
我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及其防范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造假行为屡禁不止。上市公司往往采用利润操纵的方式编制虚假财务报告,或包装上市,圈占投资者的资金;或配合庄家操纵股价;或为了取得配股权虚构利润等等,损害国家和社会公众的利益的现象屡禁不止,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尤其是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一大隐患。本文从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形式和成因入手,对如何对利润操纵行为进行防范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愿此文能够对上市公司的财务管理工作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徐轩 《时代金融》2008,(4):159-161
证券市场操纵行为案件接二连三地发生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基于目前我国立法尚未规定实施该种行为的民事责任,本文将通过对我国证券市场操纵行为立法现状的分析,从操纵市场行为的归责原则、举证责任及计算损害赔偿等方面提出了建立证券市场操纵行为民事责任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我国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披露规范研究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肖虹 《会计研究》2000,(7):22-28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我国证券市场上存在较多的关联交易利润操纵行为.这种现存制度环境背景下的逐利行为,一方面,违背公平原则,使质量低下、缺乏竞争能力的上市公司与真正绩优上市公司鱼龙混杂,优劣难辨,严重误导投资者的投资决策,破坏证券市场资源配置功能的发挥;另一方面,此类公司股价处于高位而缺乏实质性要素支撑,易形成巨大泡沫,加大市场风险,危害证券市场的稳定和发展.因此,为维护经济秩序,重新公平配置经济资源,降低市场风险,提高市场效率,保证证券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必须对这种机会主义行为予以限制.  相似文献   

12.
一、我国的证券投资者赔偿制度 (一)建立的法律基础 自1990年12月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至今,我国证券市场发展迅速,但诸如上市公司质量不高、信息披露真实、非法交易与操纵市场行为屡禁不止、中介机构违规经营、欺诈投资者等问题也屡见不鲜,尽管国家有关部门陆续颁布了250余件证券法规和规章,但系统性和约束力不足.  相似文献   

13.
行为金融学是金融学的最新研究前沿,它突破了传统金融学的观点,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投资者的行为.文章在分析我国投资者存在非理性行为金融想象的基础上,提出了投资者教育机制可以有效治理行为金融的非理性问题.同时,通过巧妙地构建数理模型,来分析投资者教育实现证券市场稳定的动力学特征,从而首次在理论上解释了投资者教育对于证券市场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中小投资者作为我国证券交易领域最活跃的投资主体,英合法权益能否得到有效保障将直接影响到我国证券市场能否持续繁荣发展.纵观现实证券市场中各种各样侵犯中小投资者利益的行为,尤以上市公司虚假陈述为害最甚.本文通过对上市公司虚假陈述行为的分析,探讨证券市场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之途径,促进我国证券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利用国泰安数据库的中国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对不同操纵证券市场行为假说进行检验的实证结果表明,中国证券市场操纵行为存在一定的持续性;股权集中度越高,就越可能发生股价操纵行为;市场交易频率与股票的超常收益正相关,流通股东人数与股价超常收益负相关验证了中国证券市场操纵者获得超常收益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交易型操纵行为。  相似文献   

16.
邵刚  冯勉 《金融博览》2007,(10):11-11
正在试行的中国证监会<证券市场操纵行为认定办法>和<证券市场内幕交易行为认定办法>,认定了连续交易、约定交易、自买自卖、蛊惑交易、抢先交易、虚假申报、特定价格、特定时段交易等8类行为属于市场操纵行为.同时,有关内幕交易主体、行为和内幕信息的认定标准,也更加细化.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不断深入,影响其发展的因素已经趋于多元化.文章从资本市场投资者的心理着手,通过分析目前中国证券市场的投资环境、投资者的结构状况,结合行为金融学经典理论建立“过度自信”模型,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角度来透析中国证券市场投资者的心理与行为之间的联系,从而为引导中国证券市场投资者理性投资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8.
随着证券市场的迅猛发展,证券投资日益成为人们经济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投资过程中,在投资过程中,由于投资心理所导致的认知偏差最终引导投资者的行为偏差的现象正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首先介绍了行为金融的产生背景,然后对证券市场投资者的行为异象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投资策略.通过探究投资心理及投资行为将势必为引导投资者理性投资、提高我国证券市场效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个别上市公司出于稳定股价或增强融资能力的需要,往往通过一系列方式掩盖真实财务数据,虚增企业利润或获利能力。上市公司盈余操纵的行为,扰乱了市场,误导了投资者,威胁了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文章在界定上市公司盈余操纵内涵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上市公司惯用的关联交易、会计政策漏洞、资产重组、地方政府参与等盈余操纵方式,分析了上市公司盈余操纵的原因,最后提出了防止上市公司盈余操纵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构建科学有效的投资者组织运营机制,是我国证券市场投资者教育体系正常运营并顺利实现其教育功能的重要保障。本文从分析我国证券市场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入手,提出投资者教育是治理非理性行为的科学路径,并构建了我国证券市场投资者教育体系的系统性框架。在此基础上,本文借鉴发达国家证券市场投资者教育经验,设计了适合我国国情的投资者教育体系组织模式,并给出了我国证券市场投资者教育体系的运营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