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土地资源作为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无论在城建项目开发还是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都起到着较为重要的作用。现阶段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在统筹城乡相关建设中需要对土地资源以及劳动力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这就为农村的土地流转问题提出了较大需求。现以我国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为例,通过对当下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就笔者观点对农村土地流转格局的形成提出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设用地需求不断增加,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它推动了农村土地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重新配置,为土地流转提供了市场和变革空间。为了保障广大农民的利益,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强对土地流转的规定和引导,出现了多元化的土地经营方式,土地流转频率和面积日益增大。但在土地流转加快的过程中,政策和监管措施不够深入具体、市场不完善、规模化经营进程缓慢、保障和风险防控机制缺乏等问题,影响了土地流转的顺利进行和流转效率的提高。本文在分析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现状和所面临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变革农村土地流转方式的路径,期望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促进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朝着更加健康、规范化的方向发展,同时稳步推动我国新型城镇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3.
新时代和乡村振兴背景下,三农问题的根本依然是土地及其流转的问题。通过对平度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调查发现,随着农业生产科技水平的进步,农业生产的机械化、规模化作业与人均耕地面积狭小和承包到户的经营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土地上的生产力和产能需要进一步挖掘和释放,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必须注重提高耕地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着力提高农业生产力,这是振兴乡村、发展现代农业必须要走的路。  相似文献   

4.
新型城镇化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则是土地问题。实现土地资源有效整合的关键就是将农村土地流转起来,达到城乡统筹的目的,进而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本文基于新型城镇化的新视野,通过分析土地流转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应对土地流转问题的对策措施,为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土地流转的顺利进行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正>土地问题是农业农村工作的核心,是农村稳定的基石。怎样认识和看待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当前农业农村工作的热点问题,也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所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和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背景下建设现代农业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有序流转,有利于进城农户放心从事二三产业,提高财产性收入水平;有利于在村农户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经营性收入;有利于优化土地资源配置,保障粮食安全和主要农  相似文献   

6.
正伴随工业化、城镇化深入推进,我国农业农村发展正在进入新的阶段,呈现出农业综合生产成本上升、农产品供求结构性矛盾突出、农村社会结构加速转型、城乡发展加快融合的态势。人多地少水缺的矛盾加剧,农产品需求总量刚性增长、消费结构快速升级,农业对外依存度明显提高;加之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动,农户兼业化、村庄空心化、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农民利益诉求多元,农村现行的小规模、精细化耕种已经阻碍了现代农业规模化、机械化、科技化、产业化、专业化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农村土地确权问题越来越被重视。由于农民自身的文化水平不高,缺少对自身权益的保护,这便使土地在流转过程中,农民自身的利益很容易受到损害,农民的权力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因此,本文将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进一步分析农村土地确权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最大限度保证我国农民的自身利益。  相似文献   

8.
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磊 《农业经济》2005,(5):20-21
土地作为农民生产活动中最重要的一种要素,只有当其能够合理流动,自由地与资金、技术、劳动力等其他生产要素组合时才能发挥最大效用。但长期以来,土地的流转与生产实践发展的客观要求存在偏差,不能够与其他生产要素自由组合,导致农地利用陷人一个“数量悖论”。一方面我国人多地少,耕地后备资源不足,另一方面,在耕地资源严重不足的背景条件下,土地利用效率低下、土地抛荒现象比比皆是。我们从中可得到两点启示:第一,现有生产技术水平及制度框架内,  相似文献   

9.
城乡统筹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而我国现行的城乡二元土地制度对农村土地流转问题进行了严格的限制,已经严重阻碍了城乡统筹的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消费差距及城乡贸易差距等数据反映出黑龙江省城乡二元结构特征比较明显,而土地流转的现状也反映出城乡统筹对黑龙江农村土地流转的拉动作用并不明显.因此,在城乡统筹背景下黑龙江应该从加强宣传力度、规范化管理、培育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和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四个方面进一步开展农村土地流转工作.  相似文献   

10.
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给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提供持续动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遭遇的人地矛盾要求农村土地通过有序流转来为城镇化发展提供充足的空间。研究阐述了城市化背景下的农村土地流转问题;从农村土地流转的运营操作问题、利益冲突问题及其制度保障问题等方面揭示了市化背景下制约农村土地流转的问题;给出完善农地产权制度以维护农户合法权益,规范农地流转操作以保障流转有序进行和健全保障体系以支持农地流转战略落实等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1.
近些年,我国在农村多个领域改革创新,使农村经济发展速度有所提升,但农村仍然存在发展滞后的问题。当前农村地区土地流转速度慢、效率低,导致很多土地被闲置,影响村民收入。面对这种情况,必须要采取一定的措施,解决当前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合理配置农村地区土地资源,高效开展土地流转。探讨了农村土地流转的问题及对策,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本文阐述了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的必要性,针对当前广东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面临的问题,提出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是十三五期间的重要任务。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妥善解决农业农民问题是重中之重,而农村土地问题又是农业问题的关键,是必须面对且必须妥善解决的课题。本文在梳理现阶段农村土地流转现状基础上,立足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求,创新农村土地流转方式,为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提出了几点建议,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提高新型城镇化建设速度和质量,促进社会综合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土地流转问题是农村经济发展中必须面对和认真解决的问题。当前河北省农村土地流转现状体现出新的特点,应根据现实情况,抓住重点,创新农村土地流转模式。  相似文献   

15.
适度规模经营背景下农村土地流转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适度规模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现阶段我国在推进适度规模经营过程中所引发的土地流转问题值得高度关注。本文分别从土地制度、农户分化、产业结构、土地价格以及城镇化五个维度对我国农村土地流转问题进行了多视角分析。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尊重农户意愿、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完善土地流转价格形成机制以及引导城镇化有序发展等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探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民从事二三产业,这些人剩下的土地,正通过各种方式流转到那些愿意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手中。农地流转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又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所以要使农地流转顺畅进行,必须形成规范的制度。  相似文献   

17.
城镇化深入发展背景下农村宅基地流转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虽然我国立法对宅基地的流转一直持否定态度,但农民为了实现自己的宅基地财产权,各类宅基地流转及隐形买卖现象层出不穷。目前我国农村宅基地的财产权权能受到大幅抑制,流转受到诸多法律限制,仅体现在最基本的居住功能。但其财产权权能可以随政策、法律的宽松而不断扩充,因此在当前城乡二元化社会保障体系中,农村宅基地可以弥补农村社会保障与城镇社会保障之间的差距,故其所蕴含的社会保障功能不容忽视。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慎重稳妥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探索农民增加财产性收入渠道,正是进一步扩充农村宅基地财产权权能,充分发挥农村宅基地社会保障功能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8.
中国农村土地流转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文分析了中国农村土地流转的必要性、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河北省农村土地信托发展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主要有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政府重视程度不够、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信托中介组织不完善、农民对土地信托不信任等五个原因,以此提出要促进河北省农村土地信托流转,需要完善土地信托流转法律制度、加强政府在土地信托流转中的作用、建立权威的土地信托监管机构、完善农村土地信托的金融支持、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城市化水平代表了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高度。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政府从战略层面不断推动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的践行,农村土地流转机制改革是一个无法绕过的城市化建设问题,它关系到能否彻底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和实现城乡经济统筹的本质。本文中笔者结合城市化建设需求,分析农村土地流转机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探索完善的改革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