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媒体发挥着公司治理和信息传播的双重作用,这有助于减少投资者与公司间的信息不对称,而信息不对称程度的降低会减少公司的融资成本。本文选取2007年之前上市A股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媒体曝光度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媒体报道有助于降低公司权益资本成本。研究还进一步发现在市场化程度越低的地区,媒体报道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力越强;在非国有企业中,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媒体报道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力越强。  相似文献   

2.
王雄元  高曦 《金融研究》2018,451(1):174-190
本文从权益资本成本视角探究了中国上市公司年报风险披露的价值相关性及信息性质。基于2007-2014年A股上市公司的研究发现:(1)年报风险披露长度及其变化值越大,公司权益资本成本及其变化值越小,说明披露的风险越多,市场给予的信任越多,因而要求的风险溢价越小,从而支持了风险披露的同质观;(2)风险披露与权益资本成本的负相关关系主要体现在信息环境差、显性风险较小的公司;(3)投资者对增加披露风险信息具有正向市场反应,且投资者异质信念降低,表明风险信息异质性较弱,而信息不对称是风险披露影响权益资本成本的不完全中介;(4)风险披露变化值越大,公司股权再融资的可能性越大、折价率越低,债券利差越小。本文首次检验了我国年报风险披露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得到与国外文献不一致的结论,丰富了信息披露与资本成本关系相关的文献。  相似文献   

3.
信息披露、收益不透明度与权益资本成本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以1993年至2001年间我国证券市场进行股权再融资的上市公司为样本,深入考察我国证券市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与公司权益资本成本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控制其他一些影响因素之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与公司权益资本成本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对上市公司而言,提高信息披露的质量有助于降低公司的权益资本成本。同时,本文还发现,上市公司权益资本成本不仅受到前一年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还受到前四年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所以,上市公司管理者为了降低公司再融资的权益资本成本,应该持之以恒地致力于保持较高的信息披露质量。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信息质量的角度出发,研究了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对公司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实证研究发现,公司购买董责险的行为与权益资本成本显著正相关。进一步分析其作用机理后发现,购买董责险的公司,财务信息质量更低、资本市场信息不对称程度更高、投资者分歧更大。结论表明,在法律体系与诉讼制度尚未完善的资本市场中,董责险并没有激发更多的股东诉讼,反而使股东诉讼对管理层的监督惩罚效应下降,降低了公司的信息质量,提高了公司的融资成本。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我国各城市的高铁开通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如何影响当地公司的上市行为.结果发现,一个城市开通高铁之后,当地公司上市申请数量显著增加,公司上市成功的概率显著提高.其作用机制是:高铁开通降低了监管者、中介机构和投资者获取公司信息的成本,使公司更容易获得风险投资参股、聘请到高质量的中介机构,进而增强了公司上市的动机,提高了公司上市的过会率.同时,本文还发现,高铁开通之后,监管者、中介机构以及投资者对上市申请公司的信息获取成本降低,不但使其能挑选出更优质的上市公司,还能降低公司上市的融资成本.本研究说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能改善当地公司在资本市场中的融资活动,优化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  相似文献   

6.
杨青  吉赟  王亚男 《金融研究》2019,465(3):168-188
本文搜集了2006-2016年中国201个地级市高铁开通的情况,并匹配了A股1,244家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利用双重差分(DID)模型,研究了高铁开通对证券分析师盈余预测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高铁通车之后,分析师盈余预测的精准度显著提升,分歧度和乐观度显著下降。进一步考察高铁发挥作用的内在机制,发现高铁开通显著增加了对沿线公司进行实地调研的分析师数量及人均调研次数。高铁开通对分析师盈余预测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影响主要体现在信息处理成本较低的企业、公司治理水平较好的企业以及分析师面临买方压力较小的企业中。动态地来看,高铁开通对分析师盈余预测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通车两年以后。此外,在利用工具变量法、控制飞机出行以减少内生性问题之后,上述结论仍稳健。这说明高铁的开通改善了资本市场的信息环境,使得分析师能够更好地扮演信息中介的角色。文章较早研究了高铁开通对分析师盈余预测的影响,揭示了高铁在金融市场的信息传导效应。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资产负债观的会计理念,应用2003-2013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究了资产质量对企业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良好的资产质量有助于企业获取更低的权益资本成本.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以及管理层和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是这二者关系的中介机制,改善资产质量能够降低企业的信息不对称程度、缓解代理问题,进而降低企业权益资本成本.此外,本文发现在会计准则改革之后,企业资产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且其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8.
基于市场化进程中政府对企业干预程度的差异,本文研究市场化进程对自愿性信息披露与权益资本成本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市场化进程对自愿性信息披露与权益资本成本的负相关关系起加强作用;更进一步地,在市场化进程较低的地区,受较强的政府干预的影响,国有上市公司比非国有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与权益资本成本的相关关系更弱,相反,在市场化进程较高的地区,政府会减少对企业的干扰,非国有上市公司相比于国有上市公司对这种影响的弹性更大,表现在非国有上市公司比国有上市公司更能通过披露较多的自愿性信息来降低权益资本成本。  相似文献   

9.
童盼 《中国会计评论》2006,4(1):139-142
黄娟娟和肖珉的论文《信息披露、收益不透明度与权益资本成本》(以下简称信文)以1993年至2001年间我国证券市场进行股权再融资的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我国证券市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与公司权益资本成本的关系。作者发现,在控制其他一些影响因素之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与公司权益资本成本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且,上市公司权益资本成本不仅受到前一年  相似文献   

10.
吴赢  张翼  李广子 《金融论坛》2021,26(11):27-36
本文以2009-2016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双重差分模型研究高铁开通对公司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研究表明,高铁开通提高开通地的银行竞争水平,从而降低公司债务融资成本.进一步研究表明,对于面临较强融资约束的公司,高铁开通对公司债务融资成本的降低作用更加显著.对处于金融市场化水平较低地区的公司,高铁开通对公司债务融资成本的降低作用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1.
控股股东对中小股东利益的掠夺和侵害构成了资本市场第二类代理问题。在当前制度和市场环境下,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的第二类代理问题比较严重。本文认为,现有公司治理机制的三个维度:市场、法律和组织机制不足以提供第二类代理问题的解决方案,商业伦理治理已经成为公司治理机制不可或缺的维度,理论和案例均证明,商业伦理对民营上市公司治理的效果产生显著的影响。并提出进行商业伦理治理的构建思路。  相似文献   

12.
依据2007-2016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考量上市公司董事会报告的可读性、制度环境与股权资本成本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董事会报告更好的可读性、制度环境更完善有助于降低公司股权资本成本;制度环境越完善,公司股权资本成本越少受到董事会报告可读性的影响。鉴此,应完善公司非财务信息披露和外部制度环境,促进企业有效信息的对外传递,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相似文献   

13.
陆蓉  兰袁 《金融研究》2021,490(4):169-186
资本运作一方面可以提高股价,另一方面可以让公司股票停牌,那么是否会成为大股东度过质押风险的方式呢?基于此,本文以2007—201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大股东股权质押对上市公司资本运作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大股东股权质押比例越高,上市公司进行资本运作的可能性越大; 这一关系在质押股权面临的平仓风险越高和非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中更为显著。(2)机制检验发现,随着质押比例的提高,上市公司进行资本运作后的停牌时间越长;从股价提升的效果来看,资本运作在短期内能提高股价,缓解质押风险,但从长期来看效果并不显著。(3)上市公司进行资本运作的方式主要为股权转让、资产收购和资产剥离;其中,大股东主要利用资产收购和资产剥离增加停牌时间,利用股权转让助推股价。在控制了潜在的内生性问题影响以及各种稳健性检验下,上述结论仍然成立。  相似文献   

14.
以2004~201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权益资本成本的行业差异以及行业特征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行业门类层面和制造业次类层面的权益资本成本差异显著,这种差异在时序上较为稳定。行业竞争程度越低,权益资本成本越小,体现了产品市场竞争的特质性风险效应,行业收益波动和行业成长性分别对权益资本成本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和负向影响。企业会计准则的改革强化了行业因素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We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politically connected boards (both supervisory boards [SBs] and boards of directors [BODs]) on cost of debt and equity capital of listed companies in Indonesia which has established a two-tier corporate governance system. The results, based on 250 firms, suggest that companies with politically connected SBs experience lower cost of debt and equity capital, whereas politically connected BODs have no association with cost of either debt or equity. Furthermore, we find that family firms and firms belonging to business groups with politically connected SBs enjoy lower cost of debt and equity capital. Our main results are robust to alternative measures and to tests for endogeneity.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1999年、2001—2007年上市公司债务重组的数据来研究会计准则和资本市场监管规则在遏制公司盈余管理方面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认为,为遏制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端入手更为有效。就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主要为满足资本市场监管要求之动机而言,应该从资本市场监管规则的改进入手。而会计准则因其公共合约性质和不完备性,既没有责任也没有能力去遏制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1999年、2001—2007年间上市公司的债务重组行为支持本文的这一观点,来自上市公司债务重组的经验证据显示,是资本市场监管规则而非会计准则在影响和制约着上市公司是否利用债务重组来进行盈余管理。  相似文献   

17.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how the government’s industry policies affect investor sentiment, and whether the influenced investor sentiment guides corporate capital flow in the real economy. By examining a sample of cross-industry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M&As) of Chinese listed companies, we find that industry policies promulgated by the government have a significant asymmetric influence on investor sentiment. Furthermore, investor sentiment under the exogenous shock of industry policies has a significant real effect on companies’ cross-industry M&A behavior, generating cross-industry capital flow. Additional analyses reveal that this effect arises because the acquirer depends on equity financing and has incentive to cater to investor sentiment. Our findings help clarify the effect of public policies on the stock market, theoretically, from the company’s micro-level perspective, as well as the mechanism by which stock market volatility transmits to the real economy.  相似文献   

18.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a regression model which is fitted in the cost of equity of stock market companies. In this way we can estimate the cost of equity for companies which are not listed on the stock market based on the weights of line of business and market. Thus the cost of equity used for a value based management of strategic business units can be derived on the basis of these economic parameters. The theoretical model is introduced in a general setting for companies of any industry sectors. Then the model is applied to the insurance sector based on the lines of business Life and Non-life as well as on markets for Germany, 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相似文献   

19.
自从市场时机资本结构理论提出以来,国内外学者从理论的解释能力和实用性等方面对这一新兴融资决策理论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得出许多有意义的结论。然而目前的实证检验主要基于市值账面比(M/B)指标作为市场时机代理变量,这一指标引起学者们很大争议,研究结论缺乏可靠性。本文根据我国资本市场实际特征选择股票换手率作为市场时机代理变量,实证检验了市场时机与外部融资方式选择的关系,同时引入股票收益变量检验市场时机对资本结构动态变动的综合影响。研究结论显示,换手率在企业权益融资中具有重要作用,换手率较高时企业选择发行更多的股权融资,股票换手率和股票收益均对资本结构变动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这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确实存在着融资选择的市场时机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