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基于2015-2019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研究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研究发现,关键审计事项的披露能够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且披露数量越多,企业融资约束缓解越明显。进一步对作用机制进行检验,发现关键审计事项的披露能够通过提升企业外部信息透明度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此外,关键审计事项披露要求提出后,发现民营企业、低会计稳健性企业融资约束缓解效果更为明显。本文从融资约束角度考察新审计准则的微观经济层面作用效果,同时纳入企业信息透明度的考察角度,为企业全面披露关键审计事项段、寻求融资缓解提供新的思路与启示。  相似文献   

2.
债务融资是我国企业最重要的外部融资渠道。本文系统梳理了企业债务融资相关文献,从企业特征、公司治理、信息披露、宏观经济和政策、制度环境五个方面总结了企业债务融资成本和规模影响因素。在企业特征方面,良好的财务状况、国有产权性质有利于企业增加债务规模,降低债务成本;在公司治理方面,较低的股权集中度、独立性较高或规模较大的董事会、严格的内部控制、高管部分个人特征能够促进企业债务融资;在信息披露方面,较高的会计信息质量、会计稳健性、审计均有利于提升企业债务融资能力;宏观层面的经济周期、财政政策、货币信贷政策对企业债务融资具有显著影响;在制度环境方面,保护债权人权益的法律环境、作为正式制度替代机制的政治关系以及银行关联均对企业债务融资具有促进作用。未来研究可以关注各种因素相对重要性的比较、债务资金供给因素的影响、银行贷款融资和债券融资的区别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李自华 《会计师》2019,(24):55-56
本文对关键审计事项在审计报告中的披露研究进行了文献综述。这些研究分析了关键审计事项的披露对利益相关者行为的影响,本文以此为基础分析了研究的局限性和对研究的有效建议。分析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对利益相关者行为影响的五大实证研究主要包括:(1)股东(如投资者对审计师责任的看法和诉讼、价值相关性);(2)债权人(如贷款合同条款);(3)外部审计师(如审计流程和审计费用);(4)董事会董事(如盈余管理);(5)其他利益相关者(如信息对供应商和客户的价值)。本文主要选取其中三项: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对股东和债权人、外部审计师行为的影响进行研究和综述。虽然国际审计报告准则的制定者假设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对利益相关者的反应有积极影响,但大量的实证研究却显示出了不同的结果。此外,由于受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影响,公司的声誉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所以,这项研究对进行管理决策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2016-2020年披露关键审计事项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当披露的关键审计事项类型为资产减值类和收入确认类时,其对权益资本成本产生的影响,以及股权性质在上述两者之间的作用.研究表明,披露资产减值关键审计事项和收入确认关键审计事项与权益资本成本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相比非国企,披露两类关键审计事项对国企权益...  相似文献   

5.
以2010—2022年中国A股上市2702家制造企业为样本,运用Word2Vec神经网络模型构建文本词典获取数据资产信息披露指标,探究数据资产信息披露与制造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的关系。研究发现,数据资产信息披露程度越高,制造企业债务融资成本越低;进一步研究发现,数据资产信息披露能通过提高分析师盈余预测准确率和降低债务违约风险两条路径降低制造企业债务融资成本,并且数据资产信息披露在非国有制造企业和治理水平较高的制造企业中促进作用更加显著。因此,应持续完善上市公司数据资产信息披露准则,缓解企业与债权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进而优化企业的金融资源配置能力。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2007-2018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债权人的视角,考察企业金融化对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金融化导致债务融资成本增加,且这种影响主要源于企业配置的长期金融资产而非短期交易性金融资产.从作用机制上看,企业金融化提升了企业面临的经营风险,债权人要求更高的风险溢价导致债务融资成本增加;进一步研究发现,良好的内部控制能够缓解企业金融化对债务融资成本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7.
张广冬  张园园  邵艳 《审计研究》2024,(1):102-111+125
本文以商业信用为切入点,考察供应商和客户如何解读和回应新审计报告中披露的关键审计事项。研究发现,关键审计事项披露会显著降低企业的商业信用融资,表明供应商和客户将关键审计事项解读为一项风险信息。截面机制检验发现,公司治理较好时,可以缓解供应商和客户对企业财务报告质量的担忧,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对商业信用的负面影响得以缓解。此外,关键审计事项数量越多、关键审计事项与可抵押资产相关时,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对商业信用的负面影响越明显,而关键审计事项应对强度越高、具有结论性评价时,负面影响得以缓解。本文从供应链关系视角为新审计报告改革效果提供进一步的经验证据,对企业和准则制定者具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沈晗杰 《会计师》2022,(13):85-87
文章以2010—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审计意见对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获得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的企业会承担较低的债务融资成本,进一步研究发现,女性高管可强化标准无保留意见对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基于2015—2019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实证分析碳绩效对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的内在影响机理,并检验审计质量与管理层薪酬激励在碳绩效与债务融资成本关系中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碳绩效与债务融资成本显著负相关;审计质量强化了碳绩效对债务融资成本的负向影响;在管理层薪酬激励对管理层行为的影响下,管理层内部薪酬差距的缩小强化了碳绩效对债务融资成本的负向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对比非重污染企业与东部企业,碳绩效对债务融资成本的约束效果在重污染企业与中西部企业中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无控股股东、无实际控制人的企业数量逐年攀升,该现象是否会引起审计师关注。基于此,本文选取2017-2021年我国A股上市企业数据,实证检验企业双无控制对关键审计事项的影响。结果发现:双无控制能够促进企业关键审计事项的披露。影响机制发现,双无控制通过增加企业经营风险和重大错报风险,增强审计师对关键审计事项的披露。异质性检验发现,在董事会规模较小、监事会规模较小、分析师关注较多、营商环境较好时,双无控制对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促进作用更强。本文丰富了双无控制的后果研究以及关键审计事项的影响因素研究,为我国双无控制企业治理、关键审计事项披露提供了政策和建议参考。  相似文献   

11.
耀友福  周兰 《审计研究》2023,(1):123-135
本文以2016-202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究企业数字化对关键审计事项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数字技术进步冲击下,年报审计师在数字化程度较高企业中的关键审计事项决策更加谨慎,具体表现为披露更多的关键审计事项数目、风险匹配度较高的关键审计事项和数字化业务风险匹配的关键审计事项。进一步地,数字技术进步下的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决策在审计师信息技术背景组合的样本中更明显,并且高科技企业的数字化特性强化了关键审计事项风险控制决策。作用机制表明,数字化机制会促进企业高质量审计需求和增加审计投入力度,进而强化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充分性。本文从数字技术环境变化层面丰富了新审计报告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风险控制效用研究,对数字技术进步下注册会计师执业能力转变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2017-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视角,实证分析了实体企业金融化对审计决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金融化程度越高,审计师披露的金融类关键审计事项数量越多;并且审计师行业专长、上市公司属于实体制造业对上述回归结果具有正向调节作用。进一步分析表明,金融化会增加企业的会计处理复杂度、业绩波动性以及监管风险,进而影响审计师的风险感知和金融类关键审计事项披露行为。经济后果的检验发现,金融类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具有增量信息效应,能够缓解金融化企业的股价崩盘风险。上述研究结果既丰富了关键审计事项影响因素方面的研究文献,也为当下从审计视角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提供了一定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审计意见对债务融资影响的角度,分析了持续经营审计意见是否具有额外价值的问题。研究结果发现,非标准审计意见、持续经营的非标准审计意见(简称为"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和非持续经营的非标准审计意见(简称为"非持续经营审计意见")都能降低企业债务规模,提高企业债务成本;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对债务规模和债务成本的影响程度分别比非标准审计意见高66%和9.4%,分别比非持续经营审计意见高约6倍和16.7%。这表明相对于一般的非标准审计意见来说,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对债权人来说具有额外的价值。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对审计意见的研究中,不应只将审计意见划分为标准审计意见和非标准审计意见两类,而应该将审计意见划分为标准审计意见、非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和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等三类。  相似文献   

14.
李杉俊 《财会学习》2022,(20):158-160
在企业融资过程中,最不可忽视的融资渠道是债务融资。债务融资的存在,能让企业以较低的融资成本,获取较高的融资利益,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不过受到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影响,企业的债务融资成本不断上升,增大企业的融资难度,不利于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促进科学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能够降低债权人和投资者的信息风险,从而使企业的债务成本相应得到下降,改善融资难的局面。通过研究发现,金融市场发展水平不一致时,企业债务融资会受到企业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本文选取A股上市部分公司为研究对象,建立相关回归模型,就企业的内部控制质量对债务融资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5.
新审计报告准则的修订增加了披露关键审计事项的要求,能够为报告使用者提供更多信息,影响投资者决策,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上市公司的股价崩盘风险.利用2016—2018年近三年A股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实证分析了关键审计事项的披露对公司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效应.结果发现,关键审计事项的披露会扩大公司的股价崩盘风险.进一步分析发现,股价的下降是关键审计事项扩大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路径之一;调节效应显示公司价值越高,关键审计事项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越小;公司内部控制能够削弱关键审计事项对股价崩盘风险的扩大效应.研究结论为关键审计事项的披露提供了政策建议,同时为企业防范股价崩盘风险提供了启示与思考.  相似文献   

16.
新三板分层制度背景下监管机构对精选层和创新层要求披露关键审计事项,对基础层不作强制性要求,异质化监管下的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特征值得关注。本文整理了3234份新三板挂牌企业2017-2020年审计报告,从公司、关键审计事项数量、类别以及事务所层面系统分析了其关键审计事项披露情况。研究发现,在审计报告中沟通关键审计事项这一改革在新三板挂牌企业中有效推进,其规范化程度逐渐向上市公司靠拢,且在分层监管下各层级企业呈现出不同的披露特征,但仍存在如披露关键审计事项类别方面有一定模板化倾向等问题。本文有助于深化对中小企业的新审计准则执行情况的认识、丰富分层制度的研究,同时为各利益相关方了解新三板关键审计事项披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全面分析了环境信息披露对债务融资额、债务融资期限结构和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并在对环境信息披露水平进行适度披露、过度披露和不足披露的划分基础上,深入探讨了不同程度的环境信息披露对债务融资的影响差异。研究表明:企业的环境信息披露行为有助于改善银企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程度,降低银行的信贷风险,进而帮助企业获取更多的债务融资额、长期融资额和更加优惠的贷款。但企业无须"过度粉饰"其环境信息,因为只有适度的环境信息披露才能传递真实的企业信号,帮助银行对企业的环境管理和经营运作进行正确判断,有效解除银行对其融资约束。因此,企业要想通过环境披露缓解银行的融资约束,就应该规范其环境披露行为,多披露"具体的、易验证的"环境信息,少披露"空泛的、说明性的"环境信息。  相似文献   

18.
《会计师》2014,(5)
在我国弱债权人保护和利率管制的背景下,债务担保事项广泛存在于债务合同中间,是债权人进行自我保护的重要机制。本文分别从债务担保于贷款风险、债务担保的影响因素、债务担保的经济后果、债务担保与会计信息特征四个方面对债务担保相关研究进行回归,并在此基础上对债务担保的未来研究进行展望,提出研究债务担保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及债务担保抵押资产特征等债务担保的影响;此外,关注债务担保与其他债务合同事项之间的互动关系;最后,有必要从收益和成本两方面综合分析债务担保事项对公司价值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会计师事务所内部的非正式组织特征是否会影响其产出绩效是理论界与实务界关注的重要话题。本文基于非正式审计团队规模的视角,探究其对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影响。研究发现,非正式审计团队规模越大,披露的关键审计事项数量越少、文本篇幅越短并越少采用结论性评价;异质性检验发现,审计师独立性较低、繁忙程度较高、团队女性人数比例较低以及会计师事务所排名靠后时,非正式审计团队规模对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充分性的降低效应更加明显;文本分析还发现,大规模非正式审计团队减少了公司特性关键审计事项的披露,且披露的文本相似度更高;此外,大规模非正式审计团队披露关键审计事项不充分最终导致盈余质量降低。本文的研究不仅丰富了非正式审计团队和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相关研究,还为注册会计师行业加强非正式审计团队执业管理以及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监管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王军  熊雪军 《会计师》2014,(3):9-10
在我国弱债权人保护和利率管制的背景下,债务担保事项广泛存在于债务合同中间,是债权人进行自我保护的重要机制.本文分别从债务担保于贷款风险、债务担保的影响因素、债务担保的经济后果、债务担保与会计信息特征四个方面对债务担保相关研究进行回归,并在此基础上对债务担保的未来研究进行展望,提出研究债务担保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及债务担保抵押资产特征等债务担保的影响;此外,关注债务担保与其他债务合同事项之间的互动关系;最后,有必要从收益和成本两方面综合分析债务担保事项对公司价值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