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青  徐静  王晓军 《保险研究》2021,(9):99-111
待遇充足性是养老金领域的重要问题.本文在回顾养老金制度主要目标的基础上,提炼出待遇充足性在消费平滑与防止贫困两个维度的内涵,构建了公共养老金的充足性综合指标,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中的正规就业群体和灵活就业群体比较为视角,基于我国家户收入调查微观数据,对待遇充足性综合指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测算分析.结果 发现:收入越低的人群越多依赖基本养老金收入,正规就业退休群体的养老金充足性水平明显高于灵活就业群体,男性的养老金充足性水平高于女性退休群体,东部地区退休群体的养老金充足性状况因较高的相对贫困风险和较低的横向替代率而低于中西部地区.建议制度改革要更多关注灵活就业群体的相对贫困风险问题.  相似文献   

2.
吴辉 《理财》2021,(2):48-50
有关延迟退休的消息已经传了很多年,漫长的等待后,如今延迟退休真的要和我们"见面"了. 2020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十四五"规划建议稿)发布,提出"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老龄化不断加剧、延迟退休政策势在必行的大背景下,对我国中老年人群的退休意愿进行考察具有重要性和必要性。本文利用CHARLS 2013年全国追踪调查数据,运用logistic计量模型分别从家庭因素和财务因素角度对我国中老年群体个体的退休意愿及配偶间退休决策的互动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并主要得到了以下几点研究结论:(1)从家庭因素角度看,独生子女父母的退休意愿最为强烈且其更多地承担了照顾孙辈的责任,但现有证据不足以表明后者是造成前者的主要原因;(2)从财务因素角度看,不同保障程度的养老保险对个体退休决策具有不同的影响,包括企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及补充型养老保险在内的高保障养老保险会显著促进个体的退休意愿,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新农保等低保障养老保险则没有这种影响;(3)家庭内配偶间退休决策的互动关系研究表明,夫妻退休决策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表现为闲暇的互补性,而配偶高保障养老金的“溢出效应”可以为这种现象提供解释。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一般均衡世代交叠模型框架下研究了退休后劳动供给对于主要经济变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老年人退休后劳动供给的增加会导致劳动相对于资本贬值、人均资本存量和人均产出降低、个人消费和储蓄降低、个人福利下降。由于增加退休后劳动供给和延迟退休年龄具有较强的替代关系,本文认为这一结论对于延迟退休年龄决策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江红莉  姚洪兴 《保险研究》2016,(12):104-113
本文基于养老保险的相关政策以及“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原则,将退休群体划分为“老人”、“老中人”、“新中人”和“新人”,建立细分退休群体的养老保险收支精算模型,以江苏省为例,从省域层面研究延迟退休对养老保险收支平衡的影响。研究发现:相对于不延迟退休,延迟退休可以提高养老保险收入,降低支出,但支出差距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延迟退休确实可以推迟养老保险收支缺口出现的时间和降低缺口规模,但无法避免养老保险收支缺口的出现。  相似文献   

6.
经济学界关于延迟退休对生育率的影响一直存在争议。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延迟退休、隔代照料和家庭养老的世代交叠模型,以考察延迟退休对隔代照料及生育率的影响。理论分析表明,延迟退休一方面导致个体老年期收入增加,成年期预算约束放松,促使生育率上升;另一方面导致家庭赡养比率降低,并挤出老年人提供的隔代照料时间,从而降低生育率。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延迟退休对生育率的负向效应占据主导地位。基于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母亲延迟退休导致子女的生育意愿显著降低,而父亲延迟退休对子女的生育意愿影响不显著。机制分析显示,一方面,母亲延迟退休导致其隔代照料概率降低、隔代照料时间减少;另一方面,母亲延迟退休导致其对子女的经济支持增加。由于经济支持的增加未能补偿隔代照料的减少,导致子女生育意愿降低。母亲延迟退休对女性、就业、未生育和低收入的子女生育意愿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因此,在实施延迟退休政策的过程中,政府应大力发展普惠、高质量的托幼服务事业,努力降低家庭在医疗、教育和住房等方面的支出,这将有助于生育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中国退休年龄的现状、问题及实施延迟退休的必要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退休年龄基本沿用了20世纪50年代的规定,存在着退休年龄较低、男女退休年龄差距较大、提前退休较为严重等问题。从降低养老保险支付压力、应对人口红利期即将结束和增强经济竞争力等各种现实情况考虑,实施延迟退休具有必要性。但是,在延迟退休政策的制定上要通过弹性制度、自愿选择等方式,降低对社会公众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邢辰 《海南金融》2021,(10):21-27
为减轻人口老龄化问题带来的养老金财政负担,我国延迟退休政策正逐步推进.本文建立了OLG模型,把延迟退休因素、内生人口出生率的假设纳入考量,以探究延迟退休政策对人口出生率、养老金替代率以及个体养老金收入总额的影响.研究发现,一是现收现付制下,延迟退休增加了劳动力的劳动时间和总收入,个体可以投入更多物质成本来养育子女,最终提高稳定状态下的人口出生率.二是延迟退休通过延长缴费期限等影响机制,使得社保基金总额增加,由此提升了养老金替代率.三是当劳动产出弹性大于资本产出弹性时,延迟退休会提高个人养老金收入总额;当劳动产出弹性明显小于资本产出弹性时,延迟退休会降低个人养老金收入总额.  相似文献   

9.
德丰杰龙脉基金执行董事李广新坚信即使在市场不好,企业需要扶持的时候更要坚持投资,这是一个投资策略和职业道德的问题,“VC投资坚持的就是一个价值投资,就像伯乐寻马。LP更看重投资网报.但作为GP不仅仅要从投资层面看投资同报,还要从更高的创新型产业的发展和国家经济发展的大视角来看投资项目。”  相似文献   

10.
夯实财富储备,改善劳动力有效供给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措施。本文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全面考察了退休人口再就业的动因,着重分析享受养老待遇和养老待遇水平对退休人口再就业决策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享受养老待遇对退休人口再就业产生负激励效应;养老待遇水平提高会明显降低退休人口再就业的可能性;个人负债占资产比重越大,退休老年人再就业概率越高;配偶退休、年龄增大、健康状况差会显著降低退休人口再就业概率。对此,本文提出以下建议:适当延迟退休年龄,增加老年人口经济收入;养老保险制度应兼顾保障性和劳动力市场功能;构建老年就业服务体系,保障老年就业权利。  相似文献   

11.
论进一步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世纪的最后三年,我国城镇养老保险制度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仅就覆盖面的变化而言,从数量上看,覆盖对象从1997年底的11204万人(其中职工8671万人,退休人员2533万人)扩大到2000年底的13618万人(其中职工10448万人,退休人员3170万人),三年净增加3414万人;从对象结构上看,过去基本是公有制经济单位的职工,现在扩展到各类非公有制企业、城镇个体劳动者、自由职业者。这是忠实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决策的结果,是这几年大打“扩面”战役的成效,也顺应了国际社会保障的发展潮流。步入21世纪,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与发展身处一种新的经济社会环境,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进一步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不仅必要,而且十分急迫。  相似文献   

12.
基于终身现值精算模型,通过分析延迟退休对个人养老金财富的影响,以期为延迟退休和相关配套性政策的制定提供数值依据.研究发现:延迟退休会使得个人养老金净收益呈现下降趋势,甚至低于当前水平.2050年前,相比不延迟退休情景,即时退休和逐步退休分别会使个人养老金净收益平均降低39.07万元和30.86万元.为减少延迟退休对个人养老金财富的负面影响,国家在推行延迟退休方案的同时需要出台配套性政策,把延迟退休对社会福利的增加值用来弥补对个人养老金财富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13.
人口老龄化是我国将长期存在的一项基本国情,建立完善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相适配的养老金融体系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关键。本文通过与OECD国家的比较,分析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性与特殊性,并试图从OECD国家养老金融相关改革中汲取经验和教训,给出构建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养老金融体系的政策建议。本文最终得出结论:要积极扩大养老保险的覆盖率,动态调整养老金的收缴,弹性实施延迟退休政策,实现养老金的收支平衡;同时也要大力发展我国养老金融产业,推动养老金融服务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导养老金进入投资市场,促进老年人财富的积累。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动态规划的方法,在维持生育政策不变的情景下考察三种养老制度和两种退休方案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研究发现:首先,在总产出、人均产出、社会总福利以及人均福利上,家庭养老和政府主导的积累制养老模式都好于政府主导的现收现付制养老模式,且家庭养老轻微好于政府主导的积累式养老模式,由于家庭养老更多着眼于经济效率,政府养老更多着眼于社会公平,从社会公平和经济效率的综合角度讲,宜优先选择政府主导式的积累制的养老模式。其次,在总产出、人均产出及社会总福利上,延迟退休要好于保持退休制度不变的情景;在人均社会福利上,延迟退休低于保持退休制度不变的情景,源于在生命有限和风险厌恶的情况下,延迟退休意味着必须工作更长的时间,在不工作时间内领取更少的养老金,以及更多地增加当期的储蓄份额。最后,如果国家基于总产出、人均产出及社会总福利最大化视角,同时兼顾社会公平,应该实行积累的养老制度和延迟退休的方案组合;如果想最大化地提高居民人均福利水平,同时注重社会公平,建议实行积累的养老制度和维持退休制度不变的方案组合。当然,无论是哪种养老制度和哪种退休方案,在模型设定的理论框架下都无法改变未来中国经济增速下降的趋势。上述研究可能为中国正在或者将要制定的养老政策和退休制度提供部分参考。  相似文献   

15.
闻之 《金融博览》2021,(22):90-91
延迟退休一直是大众关注的热门话题,毕竟退休关乎每个人的利益.不少发达国家早已步入老龄化国家的行列.从全球范围对退休年龄进行比较,我国的法定退休年龄相对来说是比较早的,很多国家的法定退休年龄都在65岁左右,并且仍准备再延迟退休的法定年龄.  相似文献   

16.
西班牙:鼓励推迟退休 西班牙目前有65岁及以上人口753万多,占全国人口比例接近17%。这一比例位居日本、意大利之后.为世界第三位。养老是西班牙社会保障体系的支柱之一,养老金每年根据消费者物价指数进行调整,以保证老年人的收入年年都有提高。同时,政府实施鼓励推迟退休的政策.即在法定的退休年龄65岁之后,每延迟一年退休,养老金增加3%,退休年龄最高可延迟至70岁。  相似文献   

17.
"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是近几年社会普遍关注、又高度敏感的公共政策话题。怀疑、反对声浪甚高,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决策后,经过几轮热议,理性思考逐渐增多。研究这一问题,既要立足于人口结构变化的客观趋势,着眼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又要照顾到各类群体的切身利益,细化政策方案并稳健实施。历史与现状——政策调整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对复杂话题,先梳理历史、辨清现状是必要的,有助于形成讨论的共同起点。新中国建立初期制定  相似文献   

18.
莫一茗  何林 《保险研究》2022,(10):112-127
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严峻,延迟退休势在必行。如何通过机制设计有效引导参保人自愿选择延迟退休是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参考国际上弹性退休政策和养老金奖惩机制的实践经验,旨在设计一种符合我国人口变化规律和经济发展状况的养老金领取待遇奖惩机制。在此机制下,通过比较养老金财富的精算净现值作为退休决策的依据。同时,考虑到参保人的不完全理性,引入累积前景理论刻画其对领取低于缴费的厌恶,以及对早亡概率的扭曲认知。研究结果表明:即使考虑到参保人的不完全理性行为,奖惩机制依然可以有效激励参保人选择延迟退休。此外,部分奖惩参数存在门槛效应,需要谨慎设计奖惩机制的微观方案,以起到有效的激励效果。  相似文献   

19.
延迟退休年龄是社保制度改革的百年大计和社会稳定的百年大计。从世界范围内看,中国延迟退休改革涉及人数最多、一次性延退年龄最长,可以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举世瞩目。本文认为,可以结合发达国家实施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经验教训和具体做法,按照“十四五”规划纲要小步调整、弹性实施、分类推进、统筹兼顾等原则逐步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相似文献   

20.
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政府出台一系列文件鼓励企业采用加速折旧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费用.文章基于财税视角,研究上市公司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法对企业税收和国家财政的影响:从微观上看,加速折旧法的使用对企业而言具有延迟纳税的效果;从宏观上看,企业改用加速折旧法影响国家财政收入在时间上的分布,对国民经济的长远发展更加有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