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将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与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合二为一,打破了城乡二元分割的格局,有利于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新成果。但是,在参保过程中,参保者多选择最低的缴费档次,参保质量有待提升。文章通过对尉氏县实地调研数据的参数检验,找到了影响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参保者选择低缴费档次的原因,得出了只有完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相关制度,才能更好地引导参保者选择更高的缴费档次的结论,并提出了健全多缴多得激励机制、增强制度公信力、提升基层社保经办人员业务素养、加大政策宣传力度等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参保及缴费档次自愿的前提下,为鼓励城乡居民早参保,选择较高缴费档次,城乡居保制度变"一刀切"为"差别化"缴费补贴方式,但新的补贴方式激励效果并不理想,参保居民仍集中于最低缴费档次。为此,通过精算模型对"差别化"下的个人账户养老金替代率进行模拟测算,发现受过低的缴费水平影响,城乡居保个人账户养老金替代率水平过低,"差别化"补贴方式提高养老金替代率的水平有限。改革目前的城乡居保缴费方式,同时落实参保居民应有的权利,提高制度透明度和信任度,可以提高制度保障水平,减少逆选择现象。  相似文献   

3.
基于个体层面和整体层面,分别构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精算模型,测算并比较了不同缴费档次下个人账户养老金待遇标准、收支缺口及财政负担总额。结果显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并非一个精算平衡的制度安排,个人账户基金缺口、财政补贴总规模均随着缴费档次的提高而增加,给财政支付带来额外负担。由此本文认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养老金的计发系数应随着居民预期余命的提高而调整,实现制度精算平衡,并基于财政负担总额的缴费档次增长弹性,将600元作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最高缴费档次。  相似文献   

4.
云南省麻栗坡县人社局印制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缴费手册,对参保人员实行缴费手册管理。年内,13万余本缴费手册将陆续发放到每位参保人员手中。缴费手册记录着参保人员的基本信息、参保信息变更等记录。通过发放缴费手册,让每位城乡参保居民能够清楚地了解自己参保缴费记录,进一步加大政策宣传,增强城乡居民参保意识。  相似文献   

5.
图片新闻     
江苏省赣榆县今年将新农保与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合并实施,城乡居民享受同等政府补贴等政策优惠,并对多缴费的居民提高补贴标准,调动了城乡居民参保积极性。连日来,出现了城乡居民踊跃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热潮。图为该县宋庄镇四新村协办员为居民办理参保续保手续。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缴费年限-参保意愿-基金可持续性”理论框架,使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库,实证检验提高最低缴费年限对居民参保意愿和缴费水平产生的影响,进而将该影响参数纳入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精算模型,测算在财政适度范围内有效提高基金可持续性的最优缴费年限。研究发现:提高最低缴费年限与居民参保意愿呈现倒“U”型关系,拐点为5.88年,同时会降低缴费水平,边际效应为1.14个百分点;提高最低缴费年限虽然能够增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可持续性,但对财政负担产生差异性影响,其中提高6年时可在财政负担承受范围内最大限度提高基金可持续性。据此,本文提出最低缴费年限以21年为最优,为“逐步提高领取基本养老金最低缴费年限”的具体实施提供证据参考。  相似文献   

7.
城乡居民养老金是农村老年人的重要收入来源。本文选取食品、衣着、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务以及医疗保健五大消费支出,利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对苏州市农村老年人基本生活成本进行测算,探究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对农村老年居民的保障效果。测算数据表明,城乡居民养老金低于农村老年居民基本生活成本。从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个方面分析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保障水平偏低的原因并提供建议。应根据收入确立缴费档次,完善缴费激励机制;引导居民提高缴费档次,延长缴费年限;明确基础养老金的待遇调整机制;提高个人账户投资收益。  相似文献   

8.
基于CFPS2018年数据,通过倾向得分匹配法消除个体购买商业养老保险的自我选择偏误,探讨商业养老保险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商业养老保险对处于不同保险阶段和不同户籍居民幸福感的影响差异.结果显示,商业养老保险对于居民的幸福感有正向的促进作用,但是处于养老金领取阶段居民的商业养老保险幸福效应要大于处于缴费阶段的居民;商业养老保险能够显著提高农村参保居民的幸福感水平,但是对城镇参保居民的影响却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参保不均衡现象明显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2009年第一批试点至2012年已经实现了全覆盖,近期,笔者对河北省石家庄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城乡居保)基本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在参保整体和年轻人、农村和城镇、高低缴费档次上存在不均衡的现状。  相似文献   

10.
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对新农保个人账户的精算结果表明:(1)采取固定额度缴费,个人账户积累基金将会累退式增长,且在缴费超过30年后,会出现缴费时间越长,替代率越低的现象;(2)大龄参保农民如果选择较低档次缴费,个人账户养老金基本起不到保障作用;(3)政府对个人账户的缴费补贴机制,不足以激励参保农民在经济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选择较高档次参保。基于此,应以固定费率取代固定额度缴费;建立缴费补贴的激励机制,引导大龄参保农民选择较高档次缴费;给予个人账户基金合理的计息利率;建立弹性领取养老金年龄机制。本文均通过精算模型对上述改进建议进行了模拟测算。  相似文献   

11.
家庭杠杆是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参保决策的经济约束条件,研究发现,是否存在家庭杠杆、家庭杠杆持续性对农民参保意愿和缴费档次选择的影响显著为负;家庭杠杆率与农民参保选择呈现“U形”关系,在家庭杠杆率低于一定水平时,其提升会抑制农民参保和提高缴费档次,超过一定标准时,家庭杠杆率提升则会增强农民跨期消费偏好而促进其参保和提高缴费档次。通过交互项分析发现,自身健康水平提高会减弱家庭杠杆对参保选择的负向影响;家庭杠杆率对农民参保选择的影响受到养老金待遇水平的调节,养老金待遇水平较高时,跨期消费偏好提升使得家庭杠杆率对参保选择的影响由负转正。家庭杠杆对参保选择的影响存在地区异质性和性别异质性,农村女性参保意愿更容易受到家庭杠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中国社会保障》2011,(11):37-37
9月30日,济南市政府出台《关于建立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意见))。《意见))明确,个人缴费标准分为12个档次;有条件的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当对所属成员参保缴费给予补助。基础养老金标准在国家规定的每人每月55元基础上,增至每人每月60元;县(市)区政府应当对参保人缴费给予补贴,补贴标准每人每年不低于30元,缴费即补;对重度残疾人等困难缴费群体,县(市)区政府为其代缴最低档次养老保险费。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及其他经济组织、社会公益组织、  相似文献   

13.
许燕  杨再贵 《保险研究》2019,(4):116-127
本文依据国发〔2014〕8号文件规定,利用统计年鉴数据对2012-2016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人群和领取待遇人群的总参保率进行测算,并结合灰色GM(1,1)模型对未来缴费人群的总参保率进行预测,运用规划求解方法对缴费人群总参保率进行分解得分年龄参保率。研究结果表明:首先,2012-2016年缴费人群总参保率在持续上升,若保持这种参保积极性,那么到2030年符合参保条件的人口可全部参保。其次,2012~2016年领取待遇人群总参保率总体呈上升趋势,2015年略有下降,总参保率平均值达到了96.50%,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符合领取待遇条件的人口基本实现全参保。缴费人群分年龄参保率的研究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人口预测及基金收支测算等提供了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4.
L市作为四川省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城市,从2014年开始推行该制度,但是其发展仍然缺乏动力,大多数农民选择较低的参保档次,保障水平较低,不能解决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政策缺乏吸引力,很多农村年轻人的参保积极性较低。本文通过实地调查农民参与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现状,了解农民参保的情况和意愿,分析农民参保意愿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促进农民参保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各地传真     
北京城乡居民参保缴费每人年补30元近日,北京市下发《关于对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人员给予缴费补贴的通知》,对符合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条件且已缴纳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费的人员,  相似文献   

16.
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者的福利差距是我国养老金体系的突出矛盾。在就业形式灵活化的时代背景下,灵活就业人员参保行为对我国养老金福利分层格局的演化起到决定性作用。本文使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分析城职保缴费门槛对灵活就业人员参保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缴费门槛每提高一千元,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城职保的几率下降7.0%,同群效应在其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该负向影响仅限于已婚者和居民医保参保者,并随灵活就业者年龄的增大而增强。进一步分析表明,对于参保者而言,缴费门槛提高一千元,其缴费档次降低11.9%、断保几率提升100.7%、缴费年限降低7.1%。缴费门槛规制着灵活就业人员城职保福利资格的获取,并影响其福利积累的过程,是一种隐蔽的福利分层工具。当前的缴费门槛政策可能导致两大制度间福利分层效应的固化,甚至对部分参保者造成逆向的收入再分配。建议健全灵活就业人员就业监测制度,因地制宜设定缴费门槛,推广“助保”政策以减少断保行为,优化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办法,深化收入分配改革以减弱劳动力市场分割程度。  相似文献   

17.
养老保险户籍限制实质是城乡割据当前,就业机制已经高度市场化,农民在自由流动上的限制基本消失,但在养老保障体系等方面,农民和市民仍然存在差别。对于城镇居民而言,凡是有参保意愿并有缴费能力的城镇居民都能参加职工养老保险(要么以职工身份,要么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其他城镇居民自愿参加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但对农村居民而言,除一小部分进城务工的可以参加职工养老保险,在一些地区,其他人只能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被  相似文献   

18.
青岛市于2012年7月推出长期医疗护理保险制度,到目前为止,制度运行虽然已经初见成效,但广大居民的认同和支持也是影响制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对青岛居民参加长期医疗护理保险制度意愿的调查,并对回收的数据运用Logit模型进行分析后发现,在其他变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年龄、教育程度、月收入、子女数量、对自我健康状况评估、对长期医疗护理保险的了解程度的差异等因素都对居民的参保意愿有显著影响,而性别、婚姻状况以及对政府的信任程度的差异对居民的参保意愿的影响并不显著。鉴于此,政府应该加强宣传,提高人们对于失能的风险意识和对护理保险的认同感;同时,努力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增强居民缴费能力。  相似文献   

19.
《中国社会保障》2022,(3):38-43
2018年 ▌主题:关于建立家政服务员社会保障机制的建议(人社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5483号建议的答复) ▌答复摘要:已经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的员工制家政服务员与城镇职工一样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非员工制家政服务人员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应当在户籍所在地办理参保登记手续,根据户籍地有关政策规定,选择适宜的缴费档次...  相似文献   

20.
新型农村保险制度根据农民收入水平的差异性将缴费水平设计为5个档次,农民可根据自身经济情况和未来养老消费预期选择相应的缴费档次。辽宁省彰武县400户农户新农保调查显示,该县自新农保试点以来,新农保最低缴费档次格外"受宠",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表明,主要是由于信任问题、心理问题、政策设计问题导致的。政府应当从制度本身和农民角度出发,树立公信力、完善政策设计、简化参保程序、加大宣传力度等,引导农户合理选择缴费档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