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2008-2019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建立中介效应模型,对省际人口流动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偿付能力的影响路径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人口流动对于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偿付能力影响显著;人口流动通过赡养压力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中介作用影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偿付能力呈现区域异质性的特征,其中东、中部地区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偿付能力受赡养压力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中介效应影响最为明显,但是对于西部地区并不存在明显影响。因此,人口流动是使我国不同地区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偿付能力呈现较大差异的主要原因,这需要努力推进全国统筹,各省份政府配合相应的地方政策措施,以降低赡养压力和改善地区间不平衡的现象。 相似文献
2.
金融中介和企业是经济增长的动力,而企业家精神则是推动企业成长的灵魂.本文利用1999-2010年中国30个省市面板数据,对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结果显示:金融中介发展尤其是效率的提高,对经济增长有直接的推动作用,但其增长效应存在地区差异;企业家精神能够促进经济增长,但企业家创新精神的经济增长效应远低于创业精神的经济增长效应;金融中介发展主要通过支持企业家创业活动促进经济增长.这些结论对于政策制定者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1999--2010年我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对金融中介、企业家精神和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结果显示:金融中介发展尤其是效率的提高,对经济增长有直接的推动作用,但其增长效应存在地区差异;企业家精神能够促进经济增长,但企业家创新精神的经济增长效应远低于创业精神的经济增长效应;金融中介发展主要通过支持企业家创业活动促进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4.
金融中介发展、企业家精神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中介和企业是经济增长的动力,而企业家精神则是推动企业成长的灵魂.本文利用1999~2010年中国30个省市面板数据,对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结果显示:金融中介发展尤其是效率的提高,对经济增长有直接的推动作用,但其增长效应存在地区差异;企业家精神能够促进经济增长,但企业家创新精神的经济增长效应远低于创业精神的经济增长效应;金融中介发展主要通过支持企业家创业活动促进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2011—2019年我国279个地级市面板数据,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空间杜宾模型,分析数字经济对房价的影响机制以及人口流动的中介效应。研究表明:第一,数字经济显著促进了房价的增长,并且这种促进效应存在非线性特征,经过缩尾处理和替换数字经济指数后,结果依然稳健;第二,数字经济通过促进人口流动推动了房价的上涨。第三,数字经济发展可以通过空间溢出效应提升周边地区的房价。根据以上研究结论,提出加强数字经济高质量建设、加大对流动人口的政策扶持与管控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基于1998-2013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法(SYSGMM),实证分析了财政社会保障支出经济增长效应区域差异和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区域差异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财政社会保障支出经济增长效应区域差异显著。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对我国东部和中部地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对西部地区则不显著。不同地区财政社会保障支出明显与地方投资行为、政府行为以及财政能力等因素有关,而与经济增长率、经济发展水平和老龄化水平关系不大。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需要关注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增长的适度性,以及建立正常的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增长机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7.
中国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对我国 1980-2000年期间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表明 :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中部地区最大,其次是东部地区,西部地区最小 ;而在东、中部地区金融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均出现了下降的趋势,西部地区则出现了上升的趋势.出现上述结果主要是由于体制转型、金融部门规模不经济以及“门槛效应“约束等原因造成的. 相似文献
8.
我国不同地区的自然资源状况、经济发展状况、城镇化发展状况存在差异.本文基于改进的CD生产函数,建立面板数据模型,把人力资本和科技资本等影响因素加入到模型中,具体分析各省、市、自治区城镇化水平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李洁茹 《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13,26(4)
作者在区域金融理论基础上,选取人均存贷、款额和金融相关率作为指标,从金融发展深度和广度两个维度对1990-2010年的数据进行协整回归分析及格兰杰因果检验,发现增加贷款额对于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更多的资金资本应该流向东部、东北部地区.而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有效方法是加强该地区的金融深化程度,加大金融资产扩张规模,增加其自身造血能力.我国中部地区的存款对经济增长已经出现了负向影响,应当加大信贷额度而不是盲目扩张存款额.最后,针对以上情况,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基于面板数据的长三角区域金融发展和区域经济增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长三角二省一市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指标,利用面板数据,构建计量模型,结果表明:银行贷款显著促进了江苏和浙江的经济增长。上海市的证券市场融资额对上海的经济增长虽然显著,但系数很小。江苏和浙江的证券市场融资额对其经济增长的影响则不显著。上海和江苏的利用外资显著促进了其经济增长,浙江则不显著。浙江的劳动力系数显著,说明浙江的产业结构比上海和江苏在更大程度上依靠劳动力投入。因此浙江应该尽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产业结构,保证经济增长的后劲。 相似文献
14.
我国经济已进入新发展阶段,要素市场化配置对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有着重要作用。文章选取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要素市场扭曲对我国各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机制检验结果表明,要素市场扭曲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创新在该关系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可有效缓解要素市场扭曲对经济增长的抑制性;基于区域层面的异质性检验表明,要素市场扭曲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普遍抑制作用,但各地区的要素市场扭曲程度不同,创新水平发挥中介效应的显著性也有较大差异。由此,文章提出应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的大市场,避免政府的过度干预;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增强企业创新主体活力;不断深化金融市场化改革,缓解我国金融要素领域扭曲现状;大力提高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本水平,缩小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差距。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基于2000-2014年间中国255个城市有关数据,考量产业结构升级对中国人口空间分布的影响.结果显示,产业结构升级对中国城市人口流动整体呈负向影响,加剧了人口不合理分布.结果表明:服务业对人口流动的带动作用没有发挥出来;劳动者收入低,难以承担整个家庭的流动成本;户籍制度等政策性限制提高了迁移成本.鉴此,应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大城市多样化、中小型城市(镇)专业化,优化区域产业分工,提高劳动收入,减少对人口流动的隐性政策性限制等,以促进人口有序有效流动,改善我国人口空间分布. 相似文献
19.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对人口流动具有显著影响。经济发展迅速的地区易吸引外来人口流入,带来劳动力增加等积极影响;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会面临人口流出的问题,导致劳动力短缺和人才流失。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对人口流动的影响体现在技术水平、区域资源、消费水平、产业发展等方面。本研究主要探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对人口流动的影响,并提出吸引人才流入、减少人口流失的措施,以期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推动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基于典型事实和理论分析,并利用2004-2015年中国地级市数据,本文实证检验了地方政府债务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1)地方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呈现倒U型。债务水平未突破债务平衡点时,地方政府举债的正面作用(弥补财力不足、完善基础设施等)占优,将促进经济增长;一旦债务水平超过债务平衡点,地方债务将抑制经济增长。上述发现与利用跨国数据的既有文献所得结论一致。(2)有别于已有研究,我们还发现地方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呈现明显的区域差异。相比于经济较发达的东部地区,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债务平衡点较低,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持续膨胀在这些地区更易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效应。经济发展水平、财政状况、产业结构、房地产业发展状况以及是否属于城市群等可以解释东部地区较高的债务耐受性。本文的研究发现为深刻认识中国的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和合理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