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资产经营是搞活国有企业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有效途径李梦梅实现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一宏伟目标,必须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因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  相似文献   

2.
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兼论国际贸易的比较利益理论的缺陷洪银兴(南京大学国际商学院)适应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我国的出口贸易和利用外资也要由单纯追求数量增长转向追求质量和效益。要实现这个转变,必须解决一个重大理论问题,这就是如何认识和...  相似文献   

3.
柯玉峰  王东明 《经济师》2002,(6):243-244
国有商业银行集约化经营是相对传统粗放经营的一种的经济增长方式。国有商业银行经营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反映了我国银行商业化的进程 ,适应并促进了我国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是建立现代商业银行制度的客观要求和市场配置资源的必然选择 ,也是国有商业银行扩大市场份额、提升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4.
促进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就是要实现经济增长从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经济增长由劳动密集型增长方式为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经济增长方式就是要由单纯的追求经济效应,向经济效应、社会效应和自然生态效率相统一模式演进,就是由追求长期经济增长向持久性经济增长方式演进.  相似文献   

5.
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模式和增长方式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商业银行进入了一个新的竞争发展时期,这个发展时期也是商业银行的转型期.要实现新的发展,必须实现经营模式和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经营模式的转变,主要体现为实现经营的集约化、管理的扁平化和对客户服务的专业化;增长方式的转变,就是要改变传统的规模扩张型的增长方式,实现质量效益型、多元经营型、风险控制型的增长方式.要实现这样的转变,商业银行要从转变观念入手,理顺体制,完善机制,突出新兴重点业务发展,整体提高经营水平和员工队伍素质,切实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世界经济增长缓慢,新的贸易保护主义不断发展,贸易摩擦日益加剧,国际市场上竞争对手越来越多。在这种国际经济形势下,发展跨国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实现由境内生产经营向国际化生产经营转变,由商品贸易向多功能经营转变,由进出口贸易公司向跨国经营公司转变,是进一步发展外向型经济、促进我国商品进入国际市场的重要途径。1.把建立跨国经营企业同我国企业集团的组建结合起来。跨国经营企业要以质量高、技术新、品种全、竞争力强的产品为基础,以国内技术力量雄厚、劳动生产率高的企业为后盾。因此。  相似文献   

7.
关于河北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几点思考●河北经贸大学统计系教师戴宏伟●河北经贸大学校长于刃刚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经济增长方式必须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也就是说,要从主要依靠增加投入、铺新摊子、追求数量,转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转到以...  相似文献   

8.
一、“两个根本性的转变”我国目前正面临着“两个根本性的转变”,一个是经济体制;另一个是经济增长方式、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必然要求与之适应的经济增长方式要从“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粗放型”以资源相对丰富为条件,向生产的广度进军,追求数量扩张,忽视质量,其表现为高投入,低产出,经济运行质量低和效益差;“集约型”以资源相对稀缺为制约,向生产的深度进军,强调技术进步作用,其表现为低投入.高产出,经济运行质量高和效益好。一般在经济发展初期,其增长方式为“粗放型”,实现了工业化以后.经济发…  相似文献   

9.
郭西建  潘静 《经济师》2001,(5):167-168
一、正确理解经济集约增长的内涵经济集约增长 ,是实现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到集约的转变 ,即由高消耗、高投入、低产出、铺摊子、追求数量、不讲效益的增长方式转到降低消耗、节约资源、讲求质量、提高效益的增长方式上来 ,走速度与效益同步 ,数量与质量统一的发展路子。这里还要指出的是 ,粗放型与集约型都是经济发展处于一定水平上呈现的一种发展状态。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 ,是经济发展水平处于低级阶段呈现的状态和相应的经济发展思想。它主要是指国民经济发展中科技水平含量低 ,企业管理比较粗糙 ,高…  相似文献   

10.
转变外贸增长方式 应实施重点突破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已经成为我国各个经济领域发展的重要指导原则。对外贸易是国民经济的先导行业,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对外贸易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将不断增强。扩大对外贸易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根本途径就是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即实现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转变。整个国家是这样,广东也面临同样的情况。  相似文献   

11.
银行业发展方式和信贷资金经营方式的转变●娄相军李新彩目前,我国的经济增长逐渐由外延型向内涵型转变,从主要依靠增加资金、资源的投入来增加产品的数量、推动经济增长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来增加产品的数量、提高产品的质...  相似文献   

12.
一、中国经济增长模式仍然是数量投入型为主的增长模式,客观上需要向质量型转变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两个根本性的转变,这是未来15年改革与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我国经济工作中具有全局意义的指导方针。关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问题,经济学界曾有过四种主要提法。~是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是借用前苏联的提法;二是从外延型向内涵型转变,这是依据《资本论》中提出扩大再生产有外延型和内涵型两种方式而衍生的提法;三是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这是根据我国经济增长运动过程的特点提出来的,1994年下半年以来一些中央领导同志…  相似文献   

13.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仅仅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而是向更高级的增长方式转变,即向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保持人们群众生活质量的逐步提高,有利于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有利于和谐社会建设,有利于加速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路径选择,一是以加快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改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环境;二是以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三是以经济结构调整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四是以城乡协调发展带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五是以充分就业与公平分配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六是以政府转型服务于科学发展保障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14.
加快转变农民收入增长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收入增长方式追求“数量速度型”是导致收入增长缓慢的根本原因 ,实现农民收入重新快速增长的关键在于促使农民收入增长方式从“数量速度型”向“结构效益型”转变  相似文献   

15.
一、背景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质量安全①状况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随着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以及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城乡居民的食品消费必将进入一个新的结构升级时期,食品供求方式将随之发生重大变化,食品增长方式将从单一追求数量增长转变为追求食品质量与  相似文献   

16.
经济有效增长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刘忠立吴艳平目前,我国经济理论界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内涵存在着不同的解释。一种观点认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就是以外延增长为主向以内涵的增长为主的转变;另一种观点认为,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应是以偏重数量扩张的速度型向速...  相似文献   

17.
推进河北省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途径和原则盖兰骏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就是由传统的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和粗放型相比较,集约型重视速度效益统一,重视经济数量和质量统一,走的是一条投入少、产出多、质量好、消耗低、效益高的新路子。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涉及到的问题很多...  相似文献   

18.
周金环 《经济论坛》2013,(11):58-60,111
消费结构是反映居民生活质量变化和社会经济状况改善的重要指标。近年来。盐城市区居民的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均发生了很大变化.总体上已完成从小康型向富裕型的过渡。居民消费方式也从追求数量和物质向追求质量、精神文化和健康消费转变。因此,正确把握居民消费结构及其变化,对政府适时制定相应的经济政策,引领居民向更高的消费层次升级,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玻璃工业作为建材工业的重要方面,关键是实现“四个转变”,即由数量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由劳动、资金密集型向技术、资金密集型转变:由小型、粗放的增长方式向规模、集约化增长方式转变;由主要面向国内市场向面向国内外两个市场的开放型经济转变。从而不断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把建材工业逐步建成适应国民经济高度发展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原材料和制品工业。  相似文献   

20.
增长方式转变:对外贸易发展的新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数量上讲,我国已经是国际贸易大国,但对外贸易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不高,出口贸易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因而要转变出口贸易增长方式,还要避免认识上的5个误区,进口和出口一样也能够带动经济增长,所以要注意加强进口贸易,也要转变进口贸易增长方式,这是对外贸易发展面临的新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