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四川物价》2009,(1):29-30
《新京报》不久前发表社论说,11月26日,央行一次性降息108个基点,力度仅次于1997年金融危机时降息144个基点。央行降息是追随全球救市步伐的必须之举。理论上大幅降息可以增加投资与消费。同时,降息可以降低负债率过高的企业的成本。  相似文献   

2.
节俭的合成谬误以及单纯刺激消费成为经济波动的重要原因,它损害市场效率,并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合成谬误是一种市场失灵的表现,需要政府的干预和合理的引导。构建可持续消费模式是我国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实施以来,双方贸易额有了大幅增长。帕克(Park,1989)命题认为:合成谬误将在中国与东盟四国率先出现。本文提出了两个核心假说:第一,贸易竞争会导致结构调整和生产分工;第二,结构调整和生产分工会导致贸易互补。并根据可获得的各种统计资料,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和各种判定指标对帕克命题进行了判定。  相似文献   

4.
维护好"中国制造"的良好声誉,对众多的中国出口企业来讲可谓性命攸关。除了政府有关部门所作的努力之外,企业本身的责任却是义不容辞。  相似文献   

5.
在国内迅猛发展的同时,不少会展企业已经“走出去”,在中国主要的出口地,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展销中心、商展机构正如雨后春笋般迅猛发展。参加境外商展,欧洲中国商品调拨中心董事长杨金华先生为我们揭谜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这条捷径。  相似文献   

6.
有些企业在模糊地感觉到组织行动迟缓,或是规模太大导致行动不力时,会盲目地对组织进行精简,在结构上大动干戈,却常常无功而返。究其原因,可能是企业领导者错将组织再造与对团队的激励-约束机制的调整混为一谈。  相似文献   

7.
付虹 《大经贸》2002,(11):33-35
最近《远东经济评论》发表文章,评述中国的制造业:中国已成为全球第四大制造业基地,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中国丰富的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和吸引外资所带来的新技术,使中国产品的价格优势无与伦比。  相似文献   

8.
陈茹 《大经贸》2003,(5):22-23
一位学者曾言,伊拉克的每一寸沙下都可能埋藏着文明的基因.而如今,悠久的文明似乎已成了人们记忆中的符号,"多事之地"成了她的代名词,为世人眼热的伊拉克"每一寸"沙下蕴藏着的丰富石油给这个国度带来了纷争与战事.  相似文献   

9.
王海忠 《大经贸》2002,(10):70-71
一味"创汇",中国企业与世界名牌无缘 长期以来,中国缺的是资本,外汇更为稀罕.因而,开放之初,政府制定了出口创汇的外向型经济战略.在短缺经济环境下,这一战略功不可没,十多年后,我国外汇储备总量已位居世界前列.然而,新历史时期,中国企业渴望挤身世界名牌和<财富>500强,不再只满足于"创汇",而是要"创牌",创世界名牌.  相似文献   

10.
网络书店又称网上书店、电子书店、虚拟书店或者在线书店,是电子商务过程中出现较早的商品销售主体.购买者可以通过网上支付或者网外支付的手段获取网络书店通过internet提供的电子书刊或者订购其库房备存的实体书刊.购买者购买之后,可直接下载电子形式的书刊;至于实体书刊,可通过书店销售网络或其它运输系统得到.目前,中国内地有网络书店近百家,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出版社、国营书店及民营书店.  相似文献   

11.
"穷而后工"     
“中国制造”在近30年(尤其是最近15年)的发展举世瞩目,但它并非始于30年前。中国制造可以追溯到60年前,甚至90年前。在曾经作为中国制造业主要基地的上海,出现过多个享誉全国的制造业品牌(从钟表到电子、汽车)。“上海造”以其优良的产品质量、制造工艺赢得相当大的品牌号召力。如果历史可以假设,沿着这条路径发展,中国制造也许会走上一条不同于现在的路径。  相似文献   

12.
“非中国制造”这个商标申请虽然让我们汗颜,甚至是恼怒,但我们也应该扪心自问:是谁毁了“中国制造”这个品牌?日前,一家在直布罗陀注册、名为Alvito的公司向欧盟提交商标注册申请,欲申请注册“非中国制造”(“NOTMADEINCHINA”)字样的商标,而欧盟已经接受了该公司的商标申请。  相似文献   

13.
游兵 《商业时代》2004,(13):30-30
国内汽车技术不断进步,高档汽车保有量逐步增加,车用润滑油的品质渐渐成为车主关注的重点。而基础油的品质,是车用润滑油品质优劣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4.
生产方式     
在“中国制造”如何转向“中国创造”这场热火朝天的讨论中,一项最重要的环节却已被大家有意无意的忽略,这就是“制造”一词本身。中国制造企业几乎群体性地遗忘了它们当中的很多企业原本就是为制造而来的,也群体性地忽略了生产方式本身也应该是讨论的重头戏。  相似文献   

15.
欧盟阻击"中国制造"中国纺织行业寻求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论如何,中欧纺织贸易博弈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扎实推进品牌战略,重视开发自有品牌才是中国纺织企业真正避免风险的有效保证。  相似文献   

16.
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给我国经济和社会生活带来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夺取防治“非典”的胜利,事关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事关我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事关我们的国家利益和国际形象。与“非典”展开较量,对物价系统而言,既是一次严峻的挑战,也是对应对能力的一次考验。从表象  相似文献   

17.
一只世界杯吉祥物“格列奥”,在德国卖19.95欧元,而其在中国的出厂价为1.45欧元。世界杯再次触及了“中国制造”的伤感神经。  相似文献   

18.
“生存——为什么生存,如何才能生存仍然是中国企业亟待解决的课题。基于此,抛开对完美的苛求,《生存》的价值凸显。”  相似文献   

19.
OEM—ODM—OBM是“中国制造”的最理想的升级路线,从“橄榄型”企业转变为“哑铃型”企业标志着中国制造企业的成熟与成功。  相似文献   

20.
中国对外贸易的持续发展让“中国制造”正驰名世界,然而,就在中国制造的商品占领越来越多的国际市场份额的同时,人们也注意到,中国并没有出现如通用、摩托罗拉之类全球知名的跨国公司。也就是说,中国没有自己的超级品牌,中国对国际市场份额的占领很大程度上是“广种薄收”。出口量虽然很大,但利润不见得很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