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文章以人民币国际化的快速发展为背景,通过理论分析提出构建跨境实体经济循环和跨境金融循环的人民币国际化路径研究框架,并结合日元国际化的经验教训和中国实际,给出人民币国际化的时空和国际货币职能三维演进路径,最后提出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货币国际化与金融中心建设之间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本文在研究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探讨货币国际化与金融中心互促发展的内在机制,为人民币国际化背景下我国金融中心的发展与建设提供政策建议。要加强专业性金融中心建设,加强香港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建设,加快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大力开发人民币离岸金融产品。  相似文献   

3.
后危机时代下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稳步推进日益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文章对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的实证研究基于两方面展开:首先,采用间接测算法估测1997~2013年人民币境外存量,并以此作为人民币国际化的衡量标准;其次,运用协整方法分析我国GDP规模、国际收支项目和人民币实际汇率等因素对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影响。文章结论是:GDP规模扩大、经常项目顺差和人民币稳步升值对人民币国际化具有促进作用,而我国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与人民币国际化之间呈负相关关系。因此除了稳步发展国民经济和逐步完善汇率改革以维持人民币币值坚挺外,有序调整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结构也是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重要动力源。  相似文献   

4.
人民币国际化的经济发展效应及其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试点五年来,人民币国际化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在促进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深化国内金融改革、推动金融外交以及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然而,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如"两个市场、两种价格"引发的跨境套利、人民币海外存量持续增加、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建设布局以及人民币国际化的适度规模问题。在下一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中,应当加快国内的金融市场化改革,鼓励国内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完善离岸人民币市场建设,并且合理定位人民币国际化目标。  相似文献   

5.
李维峰 《辽宁经济》2013,(11):21-23
金融资源理论基础上的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比金融发展的“结构观”和“功能观”更加丰富,注重金融量性发展和质性发展的统一,实现了由货币分析到金融分析的范式转变,为人民币国际化的研究扩展了视角.人民币国际化不仅仅是货币的国际化,更是我国金融资源的国际化,不仅要注重在量上的发展,更应该注重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货币竞争力已经越来越成为大国博弈的焦点,毋庸置疑,中国经济的真正强大必须有货币的真正强大作为支撑,人民币国际化的背后实际就是如何破解全球分工体系失衡与金融霸权的问题。人民币国际化并非一蹴而就。如何把握好人民币国际化的节奏?如何与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相适应?如何设计好货币国际化的制度和市场条件才是关键。2011人民币国际化"大提速"2010年被称为"人民币国际化元年";而今年,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明显  相似文献   

7.
李文 《北方经济》2012,(22):74-76
自2009年7月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正式启动以来,人民币在全球贸易和金融中的作用进一步得到提升,人民币国际化已取得良好开端并呈现快速、健康发展的趋势。本文介绍了人民币国际化的现状,分析了人民币走向国际化所面临的挑战,阐述了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原则和设想。  相似文献   

8.
文章首先在人民币国际化的金融战略语境下剖析了中国金融发展的现状,并进一步深入探讨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问题。文章一方面认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伴随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将会促进中国金融业由目前“金融弱国”向“金融强国”的转变;另一方面,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创设人民币离岸市场,也是新形势下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面临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9.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后,我国加快了人民币走向国际化的进程,这既是我国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和对外开放不断深入的必然趋势,也是提高我国在东亚货币金融合作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必然要求。我国要安排好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顺序,使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与我国的宏观调控能力、金融市场发育程度相适应,以期将人民币国际化的风险降到最低,并使我国在东亚金融合作中发挥出应有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人民币国际化是金融自由化和贸易自由化的一个可能结果而非目标.境外人民币持有者接受人民币作为结算和储备货币的基本条件是币值稳定、自由兑换和政治风险最小化,这些条件的实现需要以利率自由化、汇率自由化、取消资本流动管制和实现央行货币政策独立为基本保障.本文从以上四个方面对我国和国际化货币经济体做了对比分析后认为,我国当前远未达到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条件,国内金融体系改革的目标应以从根本上推进金融自由化为主而非推动人民币国际化,遵照先国内金融自由化,后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推进.  相似文献   

11.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与人民币国际化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布雷顿森林制度的解体加剧了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 ,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和蔓延进一步暴露出现有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 ,欧元面世催生国际货币新体系。本文立足于国际货币三元化发展的趋势 ,分析了目前制约人民币国际化的基本因素 ,并提出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重点在于实现人民币区域  相似文献   

12.
再论人民币国际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当前人民币国际化已进入快车道,中国政府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是完全正确的,但目前推行的人民币国际化的路线图存在不少问题。在当前形势下,以人民币贸易结算为突破口的国际化难免导致新增美元外汇储备的增加。推行本币计价比推行本币结算更为重要。人民币国际化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在贸易和金融交易中尽可能多地使用人民币,而忘记资产与货币的币种结构问题。所谓人民币回流问题,从中国境外资产负债的币种结构调整的角度看,只是对中国人民币债务的境外持有者提供多高回报的问题。在美元贬值和美国国债不再安全的情况下,国际金融市场用人民币资产置换美元资产的意愿强烈。依靠满足这种意愿人民币国际化固然可以取得进展,但中国必须考虑清楚为此需要付出的代价。总之,人民币国际化必须在明确目的、看清方向、细致规划的前提下,逐步推进。  相似文献   

13.
伴随着中国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人民币国际化已经悄然启动.在当今的国际政治经济背景下,人民币国际化只能依靠中国经济与金融的强大,而高端货币是人民币国际化的终极目标.目前,人民币国际化还缺乏两个最重要的微观基础:中国外贸的自主优势与中资银行的广泛国际存在.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需要做好以下几件事:短期内尽快出台人民币国际化的官方蓝图,中长期内稳步构架微观基础、促进宏观经济尤其是人民币币值的国内稳定.  相似文献   

14.
金融危机背景下人民币国际化的可行性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盛杰 《改革与战略》2009,25(12):105-107
文章针对正在不断深化的全球新型金融危机,从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角色转变视角来探讨人民币国际化的经济效应和现实可行性,指出近年来相关方面的发展已经为人民币将来走向国际化奠定了有利的基础,但人民币国际化仍处在初级阶段,仍然存在一些有待突破的困境,并就此提出了对策建议,以顺势适当加速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5.
我们应抓住国际货币体系大变革、美国的金融模式失去吸引力、中国国际金融实力显著提升这些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通过积极参与国际金融治理机制改革、人民币国际化、扶持民族信用评级机构等措施提升我国国际金融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16.
Instability in the worm dollar standard, as most recently manifested in the US Federal Reserve's near-zero interest rate policy, has caused consternation in emerging markets with naturally higher interest rates. China has been provoked into speeding RMB "internationalization "; that is, opening up domestic financial markets to reduce its dependence on the US dollar for invoicing trade and making international payments. However, despite rapid percentage growth in offshore financial markets in RMB, the Chinese authorities are essentially trapped into maintaining exchange controls (reinforced by financial repression in domestic interest rates) to avoid an avalanche of foreign capital inflows that would threaten inflation and asset price bubbles by driving nominal interest rates on RMB assets down further. Because a floating (appreciating) exchange rate could attract even more hot money inflows, the People's Bank of China should focus on keeping the yuan/dollar rate stable so as to encourage naturally high wage increases to help balance China "s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However, further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he RMB, as with the proposed Shanghai pilot free trade zone, is best deferred until world interest rates rise to more normal levels.  相似文献   

17.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政府对对外经济贸易政策进行了一系列调整,目标在于收缩贸易顺差、抑制外汇储备增量和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但是,政策运行的结果显示,贸易收支、外汇储备和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并不协调,具体表现为贸易顺差收缩与外汇储备扩张之间的不协调及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快与外汇储备扩张之间的不协调。研究表明,两大不协调的主要原因都在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失衡。我们应该出台鼓励出口贸易人民币结算的配套政策,使跨境贸易出口人民币结算与进口人民币结算达到平衡,实现贸易收支、外汇储备与人民币国际化的均衡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徐刘芬 《特区经济》2009,(10):93-94
随着中国整体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人民币国际化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本文通过对一国货币国际化必须具备的条件的分析,认为目前中国资本账户的管制以及金融市场的欠发达形成了对人民币国际化的掣肘。因此,要想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就必须承受较大的市场冲击风险,加快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9.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人民币国际化问题开始得到国内外的高度关注,中国也采取了一系列的积极行动加快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然而,人民币国际化不仅仅是单纯的货币兑换和流通条件的改变,而是一项涉及经济金融各个领域的综合性改革,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中,任何一个环节的不匹配都有可能引致巨大的经济金融风险,特别是其中潜在的大规模的货币替代、反向货币替代风险,更易导致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逆转,必须加以重点关注并积极进行风险的防范和控制.文章分析了资本大规模流动的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人民币国际化引发货币替代、反向货币替代的形成路径,提出了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防范货币替代、反向货币替代风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Using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es, this paper constructs two internationalization indices for the renminbi (RMB) and 32 other major currencies. We find that the RMB's currency internationalization degree index (CIDI) is still low, and far behind the 4 most important international currencies. In 2009, it was ranked 18th among all important international currencies. However, in terms of the currency internationalization prospect index (CIPI), the RMB has remained the world's fifth highest since 2006. Although it is still far behind the US dollar and the euro, surpassing the ranking of the yen and the pound is possible in the near future. The dramatic difference in the ranking between the CIDI and the CIPI is a result of China's tight capital account control, the usage continuity of international currency due to network externalities, and the narrow foreign exchange and imperfect financial markets. Hence, to a large degree, the RMB's potential as an international currency depends on China's capital account liberaliz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