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本文从中国和美国统计的中美贸易差额数据和人民币汇率这一全新的视角对人民币汇率与中美贸易差额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以及人民币升值能否有效改善贸易收支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基于中国统计的中美贸易差额与人民币汇率并不存在显著的协整关系,而基于美国统计的中美贸易差额与人民币汇率之间却存在显著的协整关系,且人民币升值在长期内能够有效改善美中贸易赤字。但进一步的短期误差修正模型表明,短期内人民币升值并不能改善美中贸易逆差,反而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剧美中贸易逆差。相应的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分析显示,长期内人民币汇率对改善美中贸易逆差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这一实证结果表明人民币升值改善贸易收支的理论在我国并不成立,而在美国长期内却是成立的。  相似文献   

2.
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宣告了中美"汇率战"将暂时熄火,但这并不意味着中美汇率之争已经结束.美国不断地给人民币施加压力,是出于对自身有利的目的,但是从经济学上分析即使人民币升值,并无益于美国缓解其国内问题,且对中国乃至世界经济百害而无一利.中国政府应该顶住压力,并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真正使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  相似文献   

3.
对于中美贸易收支的巨额顺差,美国方面认为人民币币值低估是其主要原因,并给中国施压,要求人民币升值。根据传统国际收支理论,本币升值会减少本国贸易顺差,但是对中国2005年7月汇改后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长期来看人民币汇率却是与中美贸易差额无关的。本文从心理预期、价格竞争等方面着手,分析为什么会产生人民币汇率与中美贸易情况无关的现象。  相似文献   

4.
随着美国经济复苏乏力,美国对人民币升值施加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本文对人民币汇率升值与中美贸易不平衡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协整检验、相关性分析,得出人民币汇率升值与中美贸易失衡之间具有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且二者具有正的相关关系。因此,在短期内想通过迫使人民币升值来改善中美贸易失衡是不可能的。当务之急,减少对华出口管制,维护自由贸易才是美国最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人民币的购买力日趋下降,让人不禁怀疑中国是否在通货膨胀:而国际市场上,人民币升值趋势明显,且美国强烈要求人民币升值.人民币"购买力下降"与"升值"构成了矛盾,这种现象则源自中美两国如火如荼的汇率大战,因而中国目前的物价上涨则是一种笼罩在中英汇率战硝烟下的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6.
有关人民币汇率问题的对外贸易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人民币汇率问题实质上是一个有关贸易收支关系的问题。在理论上,汇率变动对一国贸易收支的重要影响已成为一般性原理为人们广泛接受。但是,计量分析的结果表明,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变动对中国出口贸易影响很弱,且与进口贸易不相关。这表明,中美贸易失衡并非来源于人民币币值低估,通过人民币升值的方式来纠正中美贸易失衡并不符合“对症”规则的要求,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应该在考虑内外部均衡和国内经济稳定发展需要的基础上稳健地进行。  相似文献   

7.
逯梦寒 《特区经济》2014,(2):127-128
自2002年末以来,国际流行的人民币升值"陷阱论"正在对我国人民币汇率构成实质性的威胁。越来越多的国家呼吁人民币亟需升值,这种情况下我们究竟应作何选择?中国货币当局该采取何种策略来应对,并就汇率制度进行怎样的改革已成为当前的紧迫任务。笔者认为,对于人民币是否升值的取舍,不应该只看到其表面上的利益和好处,而应该从全局的角度来看,因此通过本文分析论述,笔者认为,当前经济的状况下,人民币汇率宜保持稳定,人民币升值就当前经济形势来讲弊大于利。  相似文献   

8.
2003年以来,中国宏观经济发展迅速,但是人民币汇率问题也成了万众瞩目的焦点。在目前的形势下,对人民币汇率的讨论显得更为迫切:人民币为什么会突然面临升值的压力?人民币汇率制度调整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策略?人民币升值对国内各行业的影响到底如何?我们认为,鉴于国内国际对人民币汇率问题的议论纷繁复杂,对以上诸多问题有必要进行一个条理清楚的梳理。  相似文献   

9.
余志权  夏仕 《特区经济》2011,(9):110-111
近年来,随着中美贸易总量的持续扩大,汇率问题逐渐成为影响中美关系的重要问题。美国几届政府在人民币汇率升值问题上向中国不断施加压力,为此,中美双方的分歧、协商、合作一直存在。本文将阐述汇率政策上的磋商与合作对两国国内经济稳定增长及两国经贸关系健康发展的作用,并分析汇率问题对中美关系的短期和长期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本轮人民币升值的外部压力起源于国际相关利益集团的"合唱"。此次人民币的升值对银行业务产生了较大影响。回头认真分析人民币汇率的变动过程,就可以发现,近期几年人民币对美元稳中有升,升值的压力并不因此而有所缓解,反而出现了"升值一升值预期强化一再度升值"的新循环。针对此问题,银行必须采取多方面有效措施,消除因人民币升值带来的负面影响,但长期只能通过完善汇率形成机制、建立更加灵活的弹性汇率制度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理论分析基础之上,通过构建计量模型,利用1994~2009年的季度数据,从实证角度比较分析了不同贸易模式下中国贸易收支对汇率波动敏感性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其敏感性在产品内贸易模式下较之传统产业间和产业内贸易模式下更低。由于中国持续性贸易顺差正是中国融入产品内国际分工体系所致,所以人民币升值并不是解决中国贸易顺差的合理之道。本文研究同时发现,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内资企业冲击较之外资企业更大。据此本文认为,尽可能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通过攀升产品内分工高端价值链、优化贸易结构、鼓励企业"走出去"等,对于缓解中国贸易顺差更为可行。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人民币国际化的研究视角,分析货币国际化与汇率形成机制之间的内在联系,并通过人民币与美元、欧元、日元等主要货币的国际化程度的比较,揭示人民币国际化尚处在起步阶段,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是直接影响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重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本文探讨了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为何采取钉住一篮子货币的改革方案,继而提出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促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文章分析放弃人民币盯住美元汇率制度的理由,阐述人民币汇率制度不具备实行单独浮动的条件,也不宜使人民币完全盯住一篮子货币,中国人民银行公告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郑少华 《特区经济》2011,(7):232-234
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并且小幅升值2%。人民币汇率升值对中国各行各业已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首先分析了人民币弹性浮动汇率机制的形成,然后分别从进出口商品结构、货物贸易方式结构、对外贸易主体结构和对外贸分布结构四方面深入分析人民币汇率升值对我国货物贸易的影响,最后提出对策,以缓解人民币升值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5.
As one of largest exporting countries in the world, China has experienced a large amount of trade surpluses for the past decade. However, a growing criticism has been focused on the manipulation of Chinese Yuan (RMB) exchange rate by the Chinese government. While China implemented the exchange rate reform policy in July 2005, the question, whether its currency is undervalued remains as a debatable issue. Different from previous studies by focusing on individual trading partners, this paper tests the short-run J-Curve hypothesis and long-run trade balance effect of real exchange rate between China and its eighteen major trading partners using a panel dataset over the 2005–2009 period. We adopt the methodologies of panel cointegration test, fully modified OLS for heterogeneous cointegrated panel (panel FMOLS) and panel error correction model (panel ECM) to investigate the above examination. Our empirical results lend support to the inverted J-curve hypothesis between China and its trading partners. However, we find that a real appreciation of RMB has a decreasing long-run effect on China's trade balance in only three of the eighteen trading partners, while it has an increasing long-run effect in five of the eighteen trading partners. These mixed findings, therefore, lead to the empirical evidence that the real appreciation of RMB has no overall long-run impact on China's trade balance.  相似文献   

16.
人民币汇率走势分析与趋势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我国人民币汇率的显著特征为汇率弹性明显增强、双向波幅扩大、呈小幅升值态势,仍属于基本稳定。2007年,人民币汇率政策取向是在稳定汇率的前提下,从政策上弱化和消除人民币升值的非理性预期,其核心内容为:汇率政策将成为货币政策中心、采取合适的政策组合、适时调整汇率水平、大力发展和完善外汇市场。我们的基本判断为:人民币汇率浮动空间将会进一步放宽,在双向波动中小幅升值。  相似文献   

17.
夏跃强 《特区经济》2008,(11):92-93
近年来,由于人民币升值预期、美元与人民币利率之差拉大及国内的房地产、股票市场价格高涨,大量国际热钱通过各种渠道进入我国,对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对此,我国政府应给予高度关注,并积极应对。可考虑的措施是:设法削弱市场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选择适当时机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转变政策导向,实现国际收支的基本均衡;审慎开放资本账户等。  相似文献   

18.
富月  ;张笑天 《特区经济》2014,(8):133-134
自我国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汇率制度的改革大体上经过了3个阶段:复汇率制度、单一有管理浮动汇率制度、参考"一篮子货币"有管理浮动汇率制度。本文着重讲述了这三个阶段汇率制度的改革情况,分析了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走势,并对汇率波动性进行实证研究,然后指出我国汇率制度当前存在的问题,以及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改革的下一步路径。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来源于加入WTO后外向型劳动密集型产业繁荣的中国式"荷兰病"理论出发,深入细致地分析了中国式荷兰病通过"支出效应"、"资源转移效应"、"人民币汇率效应"、"体制惰性效应"以及"技术创新效应"等对中国外来直接投资的诸多影响。文章实证研究发现,持续、大规模涌入我国的外来直接投资不仅投资产业和流入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而且在推动我国对外贸易和贸易顺差迅速扩大的同时,进一步强化了中国式荷兰病和我国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方式。文章最后建议制定国家中长期产业发展规划及相关产业政策,及时赋予外商投资企业以国民待遇,适时扩大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切实鼓励国内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从而确保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经济增长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20.
评美国贸易代表对人民币汇率调查申请的拒绝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人民币汇率问题已经成为当前中美贸易中的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美国国内,尤其是美国国会内的一些人,经常拿这一问题来说事。近几年来,他们多次以中国操纵货币、中国汇率制度违反1974年美国贸易法301条款为由,向美国贸易代表提出调查申请,但均遭到拒绝。本文以WTO规则为依据,分析301条款的性质、地位和作用,结合中美贸易的实践,特别是近几年来有关301条款的人民币汇率特定争端案件的具体内容,分析了美国贸易代表驳回调查申请的表面理由和内在原因,并提出了应对301条款的一些观点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