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一、关于监管模式的改革(一)积极推行全面监管的金融监管原则,构筑多层次、多机制、综合性监管体系全面覆盖的监管理念是金融监管发展的潮流。美国金融监管改革方案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要消除监管的盲区和  相似文献   

2.
2008年金融危机暴露了全球发达经济体金融体系和监管的脆弱性。为提高监管的全面性和有效性,进一步加强监管机构干预作用,宏观和微观审慎监管已成为新一轮商业银行国际监管改革趋势。本文归纳、总结了金融危机后商业银行国际监管变革趋势特点,通过分析、比较国际监管规则变化,为正在谋求转型发展和国际化的中资商业银行应对国际监管趋势变化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张欣 《时代金融》2015,(5):103-104
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为我国银行界敲响了警钟,后危机时代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现状诱发因素分析,提出了相关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4.
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为我国银行界敲响了警钟,后危机时代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现状诱发因素分析,提出了相关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5.
王楠 《海南金融》2010,(7):34-37
在当前全球经济尚未全面复苏之际,各国已开始筹划进行金融监管体制改革。中国方面,金融业未因危机而止步,中国银行、中国交通银行已投身参与保险业,而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也开始尝试与银行业合作开展综合业务。横跨银行、保险、证券等领域的混业经营正初步显现,金融控股公司作为我国金融业综合经营的载体开始崛起。与此同时,与金融混业相适应的监管模式却相对滞后。笔者认为,从长期来看,混业监管是我国金融监管体制发展的必然趋势,且这种趋势应是渐进性的。  相似文献   

6.
丁德圣 《银行家》2012,(9):64-65
在后危机时代,针对我国银行业面临的挑战,本文从探析国际监管改革和"巴塞尔协议Ⅲ"的实施,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并从如何改进我国金融监管手段,完善宏观审慎监管方面提出相应地可行性建议。次贷危机后我国银行业面临的挑战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面临挑战。在通胀环境中,社会的信用风险将会持续增加。一方面,企业在产出与投入调整上的不同步,出现一部分企业,尤其是竞争激烈的下游企业在经营上出现困难。另一方面,随着金融风险与市场不确定性的增  相似文献   

7.
后危机时代金融监管边界有效性的反思和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次金融危机后,扩展金融监管边界已成为各国改进金融监管的重点领域之一。本文运用制度经济学的制度稀缺性和制度均衡有关理论,分析市场失灵和监管失灵的对立统一与金融监管边界的关系,系统阐述了金融监管边界问题的产生、层次及有效性分析方法。重点比较了金融危机后国际社会对金融监管边界有效性问题的反思和实践。同时,结合我国金融监管制度设计和金融行业发展现状,剖析当前我国金融监管边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国际社会的教训与反思提出了分层次改进我国金融监管边界有效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金融消费者保护:后危机时代金融监管的新主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消费者保护既是金融监管的应有之义和基础价值,更是后危机时代西方国家金融改革与治理的新主题.在国内,与金融消费权益纠纷案件日益增多不匹配的是,现有处理模式包括法律体系、机构体系、途径体系等无法有效适应这一新情况,重构以金融消费者保护为主题的全新金融监管模式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9.
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监管的首要使命。2007年,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危机,各国金融监管当局和全球金融监管组织对危机进行了深刻反思,推出了众多金融监管改革措施,但各界对于改革后的金融监管依然存在疑虑。本文通过分析现代金融发展史发现,监管缺失导致金融风险积累越过边界,是金融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金融自身的逻辑决定了市场机制纠偏的代价很大,甚至大到难以承受的地步,需要政府监管的介入;次贷危机后美国推出的监管改革举措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面临较多争议,金融监管改革仍在探索之中;判断监管改革措施到底是过度还是不足,核心是科学定位金融监管与金融市场的边界,既要避免监管缺位,又要防止监管越位。  相似文献   

10.
金融危机后,中国金融市场将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及挑战.如何正确认识与协调金融产品创新与金融监管之间的关系成为摆在中国金融业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提出在正确认识金融产品创新兼具促进金融市场发展与累积风险的双重属性基础上,重新梳理金融产品创新与金融监管之间的关系,适当借鉴欧盟、美国等经济体的做法,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完善金融法制环境,增加金融产品透明度等建议,以确保金融产品创新监管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金融消费者保护既是金融监管的应有之义和基础价值,更是后危机时代西方同家金融改革改革的重点.从国内情况看,与金融消费权盗纠纷案件日益增多小匹配的是,现有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包括法律体系、机构体系、途径体系等无法有效适应这一新情况.因此,必须从理念重塑、制度重建、保障体系重构等角度,构建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框架.  相似文献   

12.
后危机时代美国金融监管改革对我国的启示和借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次贷危机引发了美国对其金融监管体系及其监管理念的反思。2009年6月美国财政部公布《美国金融监管改革计划》,详细地阐述了美国金融监管改革的核心目标和内容,并折射出美国金融监管理念的转变。本文在对美国金融监管改革的原因和内容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借鉴和参考美国金融监管改革中的经验,提出了改革和完善中国金融监管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汤柳 《新金融》2010,(8):18-21
本文概括了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主要国际组织关于宏观审慎监管改革行动,并系统归纳了国际组织改革的突出特点及其实施障碍。在此基础上,结合国际组织的改革建议和中国经济金融发展特点,提出关于加强国际监管合作、构建中国宏观审慎监管体系以及加快中国系统性风险管理研究等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2010年以来,各国经济相继恢复增长,但由于复苏的不平衡性,各国利率政策调整出现分歧。最近,随着复苏进程加快,分歧进一步扩大,不仅不同国家的利率政策继续向着不同方向调整,而且同一国家的中央银行内部也对利率政策取向产生分歧。从目前情况看,为了促进经济复苏,主要发达国家坚守超低利率政策不变。为了防止可能出现的通货膨胀,一些发展中国家相继进入加息通道。由于复苏进程受挫,一些欧洲国家继续降低利率。未来各国利率政策的走向,主要取决于本国的宏观经济形势和经济复苏进程。同时,美元汇率的变动也会对全球利率政策调整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5.
正伴随我国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金融改革的持续深化、金融服务的不断拓展和金融理财产品的日益丰富,金融活动已经广泛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金融服务与消费者的关系日益紧密。金融消费的形式已从单一的银行存款向支付、理财、融资和投资等一体化交易延伸。2011年前三季度,我国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数量接近1.4万款,但商业银行的理财服务质量提高却远跟不上发行规模的急剧膨  相似文献   

16.
2008年底以来中国的宽松货币政策是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衰退的非常之策。为了在信息不充分的情况下确保马到成功,力度过大可以理解。但是,由于货币政策的力度在2009年度对资产泡沫膨胀作出的调整有限,却在货币政策目标和工具上回归到上世纪90年代初的状态,因此2010年的货币政策很可能会等到经济过热、通胀高企的时候才被迫急刹车,从而加深经济V型调整。与这个结果相比,货币政策及时点刹车能够获得一个更好的结局。  相似文献   

17.
金融危机后,金融消费者保护成为各国金融监管的一个重点.在我国金融业不断壮大发展的同时,存在着金融市场严重信息不对称、金融机构实质垄断、交易地位不平衡的问题,而法律制度与相关机构设置未满足实际需求,需要将树立金融消费者利益维护观念、公法与私法并济、实体法与程序法并重、建立普惠式金融消费保护体系作为金融消费者权益法律保护的实现路径,促进金融体系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我国储蓄-消费的失衡由来已久,改革开放30年,经济发展最大的特征是高储蓄,高投资以及出口导向.这种发展模式在过去30年取得巨大成功,而在这次百年一遇的大危机中充分暴露了它的缺陷.  相似文献   

19.
中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中存在的问题不仅表现为两大政策错位严重,两大部门配合不默契,改革进度不协调,二者在更高水平和更深层次上的配合也存在诸多问题.产生问题的原因既有历史和现实因素,也有技术因素和制度因素.必须采取相应措施,逐步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