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李小杭 《特区经济》2011,(7):266-268
本文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了出口补贴与反补贴税对出口国福利和进口国福利的影响,认为补贴措施会降低出口国的总福利并容易遭到进口国的反补贴报复,反补贴税的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具有不确定性,指出我国在实施出口补贴政策时应考虑产品市场的供求弹性,选择合适的补贴类型、数量和形式,以求在达到补贴的预期目的的同时尽量降低补贴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
出口补贴:赢家还是输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调查研究报告》2006,(106):1-14
由于出口补贴对世界农产品贸易的严重扭曲,2001年11月WT0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发表的《多哈部长宣言》,明确要求“削减并力争取消所有形式的出口补贴”,建立严格的出口补贴纪律,出口补贴成为多哈农业谈判的核心问题。经过WTO成员艰苦努力,各方在2005年12月召开的WTO香港部长会议上,终于就在2013年前取消所有出口补贴达成一致。本文根据WTO香港会议成果,应用计量模型模拟分析取消出口补贴的可能影响。  相似文献   

4.
尽管乌拉圭回合农业协定对约束和削减发达成员的农产品出口补贴发挥重要作用,但由于规则本身存在较大的灵活性和漏洞,WTO成员履行义务还存在许多问题。如出口补贴的使用严重不平衡,约97%的出口补贴集中在欧盟等4个发达成员;减让基期选择的灵活性降低了规则的约束力;允许出口补贴的“滚动使用”,为发达成员提供了突破约束水平的漏洞。此外,出口信贷和粮食援助成为发达成员躲避出口补贴削减义务的渠道,国际市场被严重扭曲,迫切需要进一步改革。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2001~2007年中国制造业企业微观数据的处理,系统考察了政府补贴对中国企业出口选择以及出口数量的影响。在对G-H-S模型进行扩展的基础上,刻画并分析了政府补贴对中国企业出口选择以及出口数量的作用机制,并使用微观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政府补贴对企业出口选择和出口数量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通过系数的标准化发现,政府补贴更多地促进了企业选择出口从而导致低价竞争,但也给中国企业出口竞争力的转型升级造成了障碍效应。在进一步分视角研究中还发现,针对不同的样本,政府补贴的影响效果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了战略性贸易政策实证研究中的"校正模型"及经修正的R&D补贴模型,以中国的汽车产业为研究对象,对运用于汽车产业的R&D补贴政策和出口补贴(即出口退税)政策的效果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R&D补贴政策能以更小的补贴成本产生更大的国民福利,是优于出口补贴的更为有效的政策工具.因此,我国政府应加大对战略性贸易产业的R&D补贴力度,促进战略性贸易产业的成长.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了战略性贸易政策实证研究中的“校正模型”及经修正的R&D补贴模型, 以中国的汽车产业为研究对象,对运用于汽车产业的R&D补贴政策和出口补贴(即出口退税)政策的效果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R&D补贴政策能以更小的补贴成本产生更大的国民福利,是优于出口补贴的更为有效的政策工具。因此,我国政府应加大对战略性贸易产业的R&D补贴力度,促进战略性贸易产业的成长。  相似文献   

8.
南朝鲜政府在推行出口导向战略时,除了利用行政手段和倾斜的税收制度外,还采取了信贷补贴政策。这一政策对其出口导向增长和贸易模式有重大影响。它不仅有力地启动了南朝鲜出口扩张,而且极大改变了出口产品结构,增大了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因此,分析和研究南朝鲜出口导向贸易中的信贷补贴政策,有较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 一、WTO现有《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的主要内容与历史意义乌拉圭回合以前的GATT对补贴措施缺乏明确、完整的规则,乌拉圭回合的结果之一是形成专门的《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对补贴与反补贴措施作了进一步的规范。1、它更清晰地陈述了补贴的定义《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认为,补贴的定义很广泛,包括公共机构做出的任何产生利益的财务贡献。例如财政拨  相似文献   

10.
补贴是各国财政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用以促进国内经济发展和增强本国产品国际竞争力的一种政策工具。不过,补贴的实际运用往往会产生双重的效应。世贸组织的《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旨在有效地规范成员国的各种补贴政策,从而营造一个公平的贸易环境。本文拟从其对补贴的定义与分类的依据入手,重点就不可诉补贴的原理和影响机制进行国际经济学的分析和研究,进而探讨中国合理使用不可诉补贴的政策举措。  相似文献   

11.
粮食生产是一种特殊的经济生产,对于一个国家具有基础性意义,因而各国都对其给予各种保护,其中一项重要的措施就是粮食补贴政策。我国也于2004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粮食直补政策,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在这一政策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青岛市是国家重要的粮食储备基地,本文通过对青岛市的粮食直补政策的实施情况进行模型分析,得出其实施效果,并就此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改进对策。  相似文献   

12.
中国产品出口结构研究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在中国即将加入WTO之际,中国产业结构不够合理而导致出口产品结构不够优化、竞争力不强已成为制约出口规模进一步扩大的“瓶颈”。为了使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合理而有效地促进出口贸易增长,笔者认为中国目前必须从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出发,对于传统出口产业,摆脱过分强调中国同其他国家经济上的差异性和互补性的比较优势指导思想,化比较优势为竞争优势,对出口贸易结构采取战略性调整和适应性调整并举的方针,合理确定传统出口产  相似文献   

13.
政府补贴与企业出口学习:基于政策外溢效应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基于政策外溢效应的视角,分析政府补贴影响企业出口学习的内在机制及异质性企业所表现出的差异化特征,并采用2000~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海关数据库匹配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总体来看,政府补贴提升了企业出口学习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政府补贴通过人力资本投入、研发投入渠道提升了企业出口学习效应,通过寻租成本渠道抑制了企业出口学习效应;区分企业所有制类型、出口目的地差异化特征之后,发现政府补贴更能增强非国有企业、出口到发达国家和地区企业的出口学习效应。在考虑内生性问题以及稳健性检验之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研究启示在于,中央政府应优化制度设计,加强对地方政府出台的各种补贴政策的合规性审查,避免持续、广泛的政府补贴;同时,遏制寻租效应,提高补贴效率,促进企业出口学习效应提升。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2000—2007年中国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数据库,对62927家参与出口市场的企业,应用FE和GMM模型实证分析企业出口强度与生产率之间可能存在的"倒U型"关系,研究表明:企业出口强度和企业生产率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企业出口强度在一定范围内时,出口促进企业生产率的提高,但是随着企业出口强度进一步增加,会导致企业生产率水平下降。进一步发现,我国中、西部地区企业的出口强度与生产率之间不存在"倒U型"关系。文章还研究了加工贸易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企业"出口中学"效应不显著的原因可能与大量企业以加工贸易为主的贸易模式有关。  相似文献   

15.
谢军 《改革与战略》2009,25(12):212-214
文章对国外经验与企业出口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和检验。通过对324家国内上市公司的研究,文章认为,企业的国外经验对出口绩效存在非线性的影响,该发现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现有研究中关于两者关系存在不一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政府R&D补贴对技术创新绩效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从高技术产业角度进一步分析了政府R&D补贴对产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并采用2000-2008年我国17个三位码高技术产业的分行业数据对国有产权比重和企业平均规模大小两个因素在这个影响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政府R&D补贴总体上对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绩效有着促进的效果,但这种效果会受到国有产权比重和企业平均规模两个因素的影响,国有产权比重与政府R&D补贴的影响效果之间呈负向关系,而企业平均规模则与政府R&D补贴的影响效果呈正向关系。  相似文献   

17.
出口对我国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具有重要意义,是推动我国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首先从理论上分析出口可以通过“绿色贸易壁垒倒逼效应”“规模经济效应”“出口学习效应”和“竞争效应”对我国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活动产生影响。之后使用2000—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专利数据库的微观企业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并进一步考察异质性因素在其中的作用。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出口的扩展边际还是集约边际,均可以显著提升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并且通过了工具变量的因果识别和稳健性检验。出口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作用会受到企业和地区异质性因素的影响:高创新策略可以增强出口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提升作用,融资成本在一定程度上会制约出口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提升,国有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水平较低,政府补贴可以促进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在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和金融生态环境良好的城市,出口可以更好地提升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水平。文章通过构建开放市场条件下的垄断竞争模型,揭示出口对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行为的影响机理,并从微观视角考察出口能否促进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活动,以及异质性因素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以期在当前双碳目...  相似文献   

18.
本文深入研究了农业补贴政策对粮食供给总量安全、粮食供给结构安全以及农户总收入水平的影响效果。基于构建的农业DSGE模型,从宏微观结合的多方位视角考察了多种农业补贴政策以及政府一般性服务支持政策对农业生产要素资本积累水平、农户投入行为决策、农业生产力水平以及农户总收入的影响效果和传导路径,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宏观经济数据的真实反馈分析,全面考察了核心经济变量在农业补贴政策实施期间的真实影响效果。研究结果显示:(1)农业补贴政策能够有效刺激农户对农业生产要素投入水平的提高,深层激发和释放了农业生产力;(2)农业补贴政策能够有效保证农户基本经营收入水平,并显著增加农户可支配转移净收入水平,对保障农户基本总收入起重要作用;(3)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等托市价格政策会刺激农产品价格呈现上升趋势,并不利于农业种植结构不平衡的调节。  相似文献   

19.
在市场完全情况下,低生产效率企业退出市场,所有企业生产率趋同,资源错配程度降低;在开放条件下,Melitz(2003)认为出口贸易导致高效率企业扩大市场规模,低效率企业退出市场,从而降低行业内资源错配程度,这是新新贸易理论分析贸易利益的一个新维度。本文以"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为基础,验证上述结论在中国的适用性。我们发现,中国资源错配程度并没有呈现下降趋势;出口贸易反而加剧了资源错配程度,这在高强度出口行业以及东部地区表现得尤为显著,而且负面影响有增加的趋势;出现上述与理论预期不符结论的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出口动力的"非市场性",即由要素市场价格扭曲、政府政策干预等非市场因素推动的中国出口奇迹,其最终结果进一步导致了更深程度的市场扭曲和资源错配。政策着力点应从强调贸易规模转向强调贸易利益,培育企业出口的可持续的市场化动力是关键。  相似文献   

20.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制度环境对中国出口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出口贸易持续增长,需求拉动型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日益增强;需求方视角的进口国制度环境必然对我国出口贸易效率和贸易不确定性产生重要影响。文章利用随机前沿模型,以中国2006~2014年在一带一路沿线61个国家的出口经验为样本,考察中国对沿线国家的出口效率水平,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制度环境对出口效率和贸易不确定性的边际效应。实证结果显示,中国对沿线国家的出口效率均值为0.695;在市场规模较大、收入较低沿线国家的出口效率水平较高;积极同沿线国家达成区域贸易协定,并选择政府效率越高、民主程度较好、法律规则越规范的国家进行出口,这既有利于中国出口效率的提升,又有利于贸易不确定性的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