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重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过“八五”和“九五”两个五年的奋斗,上海作为国内金融中心的框架基本形成。今年年初,上海市政府提出在今后5年内要进一步确立和完善上海作为国内金融中心的地位,为2010年上海基本建成国际金融中心奠定坚实的基础。在中国加入WTO,金融与专业服务市场迅速扩大开放的条件下,上海完全有可能在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上取得新的重大进展。  相似文献   

2.
张震  周韬  黄敏 《新金融》2002,(11):9-11
一、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模式 国际金融中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金融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该国或地区金融体系发展的产物.  相似文献   

3.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需要构建一个良好的法制环境,虽然上海贯彻中央有关法规以及地方立法方面取得较大成效,但离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要求还有差距,因此需要继续争取中央法规进一步的扶持。地方相关法规体系要进一步完善,尤其在金融司法、金融服务以及金融仲裁等方面,形成系统且高效的法制环境。  相似文献   

4.
金融创新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豫 《上海金融》2001,(8):11-13
使上海成为国际金融中心,是中央的战略部署。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暨全国银行间拆借中心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部署,按照“创新性、可操作性、坚韧性”的原则,在系统研究和专家咨询基础上制定了《“十五”发展战略》,努力实现业务创新、品种创新和体制创新,使中心为中国金融改革再立新功、为上海成为国际金融中心提供操作平台。  相似文献   

5.
6.
大都会型经济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震 《新金融》2004,(12):32-35
本文从世界大都会型经济体往往也是国际金融中心的现实出发,在分析大都会型经济、国际金融中心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7.
今天,我们十分高兴地参加上海国际货币经纪有限公司的开业庆典,这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进程中的又一件大事、喜事。在此,我谨代表上海市政府,向国际货币经纪公司,以及合资的双方股东——英国毅联汇业公司和中国外汇交易中心,表示热烈的祝贺!  相似文献   

8.
葛静  王山 《福建金融》2013,(6):55-57
国际金融中心是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金融交易的聚集地,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的外在表现。从20世纪90年代初被确定为国家战略,特别是《国务院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颁布以来,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步伐明显加快,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同时也存在一些新的困难和问题,值得研究和思考。  相似文献   

9.
税收政策是影响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重要因素。通过比较分析伦敦、纽约、中国香港、新加坡和东京等五大国际金融中心金融业税负和税收政策的实践经验,测算上海金融业税负水平,发现上海金融业存在企业税负结构性偏高、个人税负整体偏高的问题。针对营业税、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和社会保障缴费存在的制度设计问题,提出政策建议:以市场导向模式为建设方向,推动四项税制改革,并建设公开透明、法治稳定的税收环境作为保障。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阐述国际金融中心的定义、特征的基础上,从历史与现实比较、国内外比较的角度分析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历史、进展与现状,在国际、国内的地位,及存在的主要差距与问题,最后分析说明了未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应着力采取的政策与措施,并作了一些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徐冬根 《金融论坛》2005,10(7):11-15
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是上海市未来发展的战略规划,同时也是国家长期发展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战略应贯彻整体规划、适度超前、与国际金融规范相协调的立法原则,其法律系统构建需要关注静态和动态两个层面。在静态层面应确保发挥基础作用的框架性法律,引导作用的放权性法律,推动作用的优惠性法律以及保障作用的监管性法律之间的统一与和谐;在动态层面应结合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分步推进的发展战略,对各个阶段的法律、法规和规章的制定、修订节奏和出台时间做出系统安排。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强化金融法律意识、严格金融行政执法和规范金融司法。  相似文献   

12.
朱小川 《新金融》2010,(3):24-27
为在2020年左右将上海建设成为一个与我国经济实力与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就必须对目前的金融监管制度进行改革。改革应围绕制度的效率性、竞争性、特色性以及有效性出发,达到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流动性、提升市场特色和安全等目标。  相似文献   

13.
论银行总部圈与加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行总部是金融中心的标志.金融市场与银行总部互为条件,银行总部圈的层级决定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和能量.人民银行上海总部率先成立以及大型商业银行营运机构在上海的逐步集聚,为发展银行总部圈奠定了必要基础.比较若干模式,交易、创新型功能总部更具有现实性和可操作性.以国有控股大型商业银行在上海设立功能型总部为突破,形成中外资银行共同参与合作竞争的高层级银行总部圈,增强对长三角周边地区的集聚和辐射功能并走向综合化、国际化,这是积极实施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是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4.
人民币国际化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提出了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应当把握的若干重点,2020年基本建成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实现人民币基本国际化的主要标志和战略措施,提出了近期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与人民币国际化的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16.
<正>2019年,人民银行等八部门联合印发《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行动计划(2018—2020年)》(下称《行动计划》),再度提出2020年上海"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以及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2009年4月,国务院正式提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总体目标。可见,十年来,形势在变,任务在变,但初心不变。未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需要哪些战略安排和重点突破?这是在动荡而复杂的国际形势下需要深入思考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一、关于当前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近期,国内经济动荡不定因素有所加剧,全球经济增长明显放缓。9月份国际金融危机进一步恶化以后,美国通过了7000亿美元的2008年紧急经济稳定法案,各主要国家央行向市场注入巨额奖金,欧洲各国相继宣布对私人存款提高担保额度或提供无限担保。但金融体系的功能仍未恢复,信贷紧缩并未缓解,全球各主要股市震荡走低,国际汇市出现宽幅震荡,投资者信心仍然不足,美国乃至全球实体经济开始受到巨大影响。8月份美国耐用品订单环比减少4.5%,房屋销售按年利计算同比减少11.5%。  相似文献   

18.
多重“匹配”下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要求境内和境外的市场规模相匹配。因为没有非居民持有相当规模的人民币和其衍生品,并将其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相匹配,那就不能构成资本市场循环。实际上多重匹配才能形成市场规模,这包括了政府支持政策与市场力量相匹配;金融市场自身结构与服务产业结构调整相匹配,尤其是国际航运中心需要具有规模的金融支持。各种要素相匹配能加速市场规模扩大,这有利于中国竞争力提升,获得国际市场的定价权。  相似文献   

19.
吕炳斌 《新金融》2009,(6):29-32
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是一项国家战略,需要国家和地方的政策和法制协调。在法制建设上,目前上海市已经展开地方立法。借鉴国际经验,为推进我国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有必要以全国性立法的形式颁布纲领性、框架性法律,上海市人大或政府再进行相关的立法,具体实施相关监管措施、鼓励措施、限制措施等。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需要相应的法律政策支持,我国的相关金融立法也有必要进行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