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提出有效经济增长的概念,构建了有效经济增长动态模型,建立了超额人均收入等相关变量的测定方法,试图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考察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规律,并定位当前大陆有效经济增长阶段.基本结论是:有效经济增长大体分为中低速稳定增长阶段、高速波动增长阶段与停滞或小幅下降阶段三个阶段;其中中低速稳定增长阶段为"起飞前准备阶段",高速波动增长阶段为"新起飞阶段";1978 年以来我国一直处于"起飞前准备阶段",但当前已接近中低速稳定增长阶段与高速波动增长阶段的转折点,即正向"新起飞"阶段跨越.对此我们应充分借鉴日本与我国台湾地区的成功经验,在新的实践逻辑起点上为祖国大陆制定相关政策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3.
中国经济增长中财政与货币政策效应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90年代末,中国政府为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制订并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哪项政策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更大?笔者运用计量经济模型进行实证分析,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论证得出近年来财政政策的效应更大。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先依据国家科技部对我国各省、市科技进步水平的监测数据,通过主成份分析和判别分析,将我国各省、市按科技进步水平分为“三个台阶”,“三个台阶”的划分反映我国科技进步水平的地区间的差异性。通过对各省、市R&D投入和GDP数据的回归分析,从我国各省、市横向比较来看,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数量关系:每增加1百万美元省级R&D投入,其对应的GDP约增长1亿美元;每增加1美元的人均R&D投入,其对应的人均GDP增加约60美元。这从一个侧面揭示科技投入对国民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进一步就科技投入的重要因子“R&D投入强度”进行了国际间比较,结果表明:我国的R&D投入强度是比较低的,其相对水平只约及日本和美国的1/3,只相当于欧盟和OECD国家平均水平的1/2。以上的数据比较充分地表明,在经济全球一体化进程加速、国际间竞争日益激烈、国内地区间差距日显突出的今天,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加大科技的公共投入,并以此拉动私人部门的科技投入,形成平衡的科技投入格局。本文最后从宏观经济增长模型的重构角度,引入科技战略资产和自然资源储备资产;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对科技要素“市场失灵”的市场特性做出了初步的理论分析,并据此对扩大科技公共投入的理性做了初步探  相似文献   

5.
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是"十二五"规划的重要目标之一。"八五"时期以来,天津市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的状况如何?主要促进因素有哪些?面临哪些问题?如何在"十二五"时期实现和保持同步增长?围绕这些问题,本文对此作了一些初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正> 各国经济增长方式的不同,源于各国经济增长方式基础因素的不同。现在,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时期,对中外经济增长基础要素加以比较和分析,使我们不但能从质量上区别其不同,而且能从数量上做出量化比较和把握差距,对我国各地区、各部门制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目标、转变速度、转变措施、转变重点和转变机制等方面是有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的,本文拟从10个方面和层次,加以科学的比较与分析。 (1)人均GNP美元水平:这是衡量一个国家整体实力水平的综合指标。选择全球不同收入类型20个国家的1993年人均GNP美元观察,我国490,印度300,埃及660,印度尼西亚740,泰国2110,俄罗斯联邦2340,巴西2930,马来西亚3140,墨西哥3610,阿根廷7220,韩国7660,澳大利亚17500,英国18060,意大利19840,新加坡19850,加拿大19990,法国22490,德国23560,美国24740,日本31490。数据显示,我国仅高于印度,只相当于泰国的1/4,马来西亚的1/6,韩国的1/15,加拿大的1/40,美国的1/50,日本的1/65。差距之大,悬殊之远,说明我国走上高收入发达国家之路还相当遥远,要几代人用几十年上百年的努力奋斗才能达到。因此,要求我们充分认识经济增长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2)人均GNP美元1980—1993年年均增长率(%  相似文献   

7.
于泳 《北方经济》2009,(20):3-4
对于社会保障制度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长期以来一直争论不休.世界各国实践表明,社会保障与经济增长之间有时呈现正相关,有时呈现负相关.我国社会保障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性到底如何,目前应如何改革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以促进经济的平稳增长,这是我国面临的重要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动态相关的计量模型对我国石油消耗与经济增长水平值以及石油消耗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进行分析。检验结果表明,在经济运行的长期过程中,石油消耗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在短期内经济的增长并不能促进石油消耗的迅速增加。  相似文献   

9.
人民币有效汇率的波动及其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总被引:42,自引:0,他引:42  
1995年以来人民币有效汇率发生了四次较大波动 ,但总体上处于持续升值状态。经验分析表明 ,人民币有效汇率大幅度升值不仅会对中国经济增长形成巨大负面冲击 ,而且对世界经济增长也会产生间接的不利影响。近期人民币有效汇率贬值仅是针对前期汇率大幅度升值的价值回归。从稳定经济增长的角度看 ,短期内人民币名义汇率应继续保持相对稳定 ,但中长期可将汇率体制从钉住美元转换为钉住一揽子货币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比较角度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外来投资的特点、区位的变化及其对美国经济增长的相互影响作多元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海峡两岸服务贸易竞争力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整体而言,中国大陆和台湾服务贸易门类发展很不充分,高端服务业发展滞后,但台湾服务贸易竞争力强于大陆。分部门看,大陆在旅游和建筑行业竞争力较强,而台湾在运输服务行业竞争力较强。同时,两地出口相似性指数较低,说明两岸服务贸易互补性较强,有开展合作的广泛空间。为了促进两岸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提升,需要重视经济发展在服务贸易竞争力中的基础性作用,有针对性的选择贸易政策,积极开展区域合作,加强经贸往来和加快服务业产业结构升级。  相似文献   

12.
五十年来大陆、台湾经济实力增长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海峡两岸使用不同的货币作为计价单位,要比较两岸经济实力必然涉及货币折算率问题。本文采用汇率、购买力平价、真实比价三种方法进行比较。按汇率核算,台湾人均GDP比大陆高16倍,台湾经济总量相当于大陆的1/3;按真实比价核算,台湾人均GDP比大陆高5倍,台湾经济总量相当于大陆的1/10。真实比价核算的结果介于汇率和购买力平价之间。汇率核算的结果表明台湾经济“枝叶繁茂”,真实比价核算的结果表明大陆经济“扎根深厚”。自1949年至今50年来两岸价值总量、实物总量、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情况都表明,两岸经济差距并不象世人想象的那样大。两岸经济的重新评价,对“台独”主张是釜底抽薪,对“和平统一”则增加了说服力。  相似文献   

13.
目前,台湾和香港消费率均已经超过70%以上,而大陆消费率仅为47.5%。大陆消费率不仅明显低于台湾和香港目前的水平,也低于台湾和香港经济发展同期水平。大陆消费率偏低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最主要的是居民收入占GDP比重太低。  相似文献   

14.
15.
第一笔台企投资始于何时,又是如何辗转来到祖国大陆实不可考。而较成规模的台企投资则开始于1988年7月国务院公布了《关于鼓励台湾同胞投资的规定》以后。距今已17载。17年来,台企实现了从南到北、从传统到现代化、从点到面的快速布局。13亿人口的市场规模。每年至少7%的经济增长率,令台企对进军大陆疯狂痴谜。根据台湾媒体的调查.每3个台湾人中就有一位家属在大陆经商、工作。从食品到汽车。从洗发水、香皂再到电脑……台企早已经渗透至大陆经济的方方面面。本文就是力图在客观的基础上,俯视整个台企的“陆投”行为。[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两岸入世为台商提供更多机会祖国大陆正处在经济转型、加强经济现代化和国际化的时期,这为两岸经贸合作创造了良好的宏观条件.当前大陆经济增长势头不减,产业结构调整,国有企业进行重大体制改革,开放第三业以及西部大开发等,都为台商到大陆投资提供了更多机会.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中国和日本年度人均居民消费增长率数据和人均GDP增长率数据,利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VAR脉冲响应函数等计量方法,对中日两国经济增长率和居民消费增长率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进行研究.所得到的经验结果表明,中日两国的经济增长率都能够对居民消费增长率起到较为显著的影响作用,日本的居民消费增长率也能够对其经济增长率产生较为明显的影响,然而中国的居民消费增长率却不能对经济增长率产生较为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孔敏  黄美珍 《科技和产业》2012,12(12):164-167
在海峡两岸经济交往日益频繁的背景下,就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的会计准则的制定模式、基本会计准则和具体会计准则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各自优劣,从而有益于海峡两岸在会计理论和具体实务中的协调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台湾入世对岛内整体经济和长期发展具有正面影响,无论对生产总值,进出口贸易,还是产业结构、就业人口等,均钭明显提高或改善。但短时期内,原先受保护程序的较高的、生产成本较高的产业,如农业、部分工业产品及对外开放程度较低的服务部门,将面临强大的外来竞争压力。入世后,两岸贸易障碍的逐渐解除,使得两岸市场扩大开放,规模持续扩大。台湾将放宽进口大陆产品的限制,对大陆贸易顺并现象将会改变。另一方面,大陆因入世削减关税和其它市场开放措施,有助于台湾产品出口大陆,但同时也面临其它国家相同产品的竞争。两岸贸易关系将与其它外商趋于一致,两岸贸易纠纷增多,应在不违反一个中国的原则下,按照WTO精神协商解决。台商赴大陆投资规模也将扩大,进而带动两岸贸易的加速发展。贸易及投资的相互作用,使台湾对大陆市场的依赖进一步提高,更可促成两岸直接贸易。但两岸直接投资问题无法藉两岸入世解决,大陆资本流入台湾将会有限度开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