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随着外贸的快速增长,较高的贸易额(数据,股中国跨入了贸易大国行列,但大国并不等于强国,单纯数量扩张的增长方式是中国外贸的软肋。从出口商品结构上看,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重虽然已经超过90%,但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仅占28%;从贸易方式上看,我国产品出口的主要贸易方式是加工贸易,并且集中于低附加值的加工制造环节,表明在国际分工体系中,我国还处于较低层次。对外贸易的这种粗放式的增长已成为影响我国外贸可持续发展的最主要的障碍。  相似文献   

2.
一、品牌战略是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构建贸易强国的重要措施 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对外贸易持续、快速增长,短短四、五年间,在世界贸易中的排名已上升至世界第三位。在保持外贸数量和规模迅速发展的同时,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以质量提高取代数量扩张,为我国外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动力,从外贸大国走向外贸强国,成为了当前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3.
白光裕 《中国经贸》2013,(19):26-28
自上世纪90年代,对外贸易转型升级从国家层面受到关注以来,外贸转方式、调结构取得了积极的成效,我国也成长成为世界贸易大国。但是,当前我国外贸发展仍然存在着不平衡、不协调和不可持续的问题,中国外贸转型升级依然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4.
低碳经济发展路径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经济在快速发展中也成为碳排放大国,从对全人类可持续发展负责任的态度出发,我们必须走低碳经济发展之路。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在紧密分析我国具体国情的基础上,研究了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基本路径,提出了我国低碳经济发展路径的一个系统思考框架。  相似文献   

5.
我国农产品外贸在发展战略的定位上,应当以增加和促进农民的就业与收入为基点,实行大进大出的农产品外贸战略,发挥我国的劳动密集型优势,尽量规避土地和水资源短缺的劣势。中国加入WTO以后,农业所受到的冲击主要是结构上的,而不是总体产业。从目前我国农产品的进出口整体情况来看,利是主流,发展是主流。从发展前景来看,中国有可能成为“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出口的大国,与“土地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农产品出口标志性国家相并列。  相似文献   

6.
俞兰 《中国经贸》2012,(2):20-2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取得了飞跃式发展,并成为带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一支重要力量,对一国经济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保持外贸产品出口的可持续发展是当今各国追求的经济目标之一。本文通过对我国外贸产品出口的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谈谈对我国外贸产品出口的可持续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7.
策略一: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为确保我国经济和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加快对外贸易从以数量增长为主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向以质量效益和速度并重的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目前,我们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的重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调整外贸发展战略,主要是要实现几个重要的转变:从单纯注重出口转向进出口平衡、从规模速度型增长转向质量效益型  相似文献   

8.
郭琰 《改革与理论》1998,(11):58-6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对外贸易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外贸在体制改革的推动下,以较快的速度增长。1997年我国进出口总额达3251亿美元,比1992年增长96.4%,跃居世界第十位贸易大国。然而,外贸企业组织结构的“小型化”、“分散化”,外贸企业之间的过度竞争等严重阻碍着我国外贸的进一步发展。走规模经营这条路,提高对外贸易经济效益,已成为我国外贸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我国外贸企业规模经营的现状 当前,我国外贸企业规模经营主要存在着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企业规模过小  相似文献   

9.
外贸形式不断变化已经成为现阶段中国经济的一个典型特征,它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深远影响。我国政府采取若干宏观调控政策对经济进行全面调节,以在调整外贸结构的前提下,稳定我国外贸的发展。因此本文主要针对在现阶段我国外贸的总体形势,我省应如何有效地促进出口稳步增长,增强我省经济实力,  相似文献   

10.
自从中国大陆加入WTO以后,对外贸易发展迅速。2004年,内地在全球贸易排位中仅次于美国和德国,居第三位,成为名副其实的贸易大国。与此同时,中国的外贸依存度也迅速攀升。据商务部统计,2002年中国外贸依存度为51%,2003年是60%,而2004年达到了70%。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伴随着我国的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贸易顺差不断增长,但到目前为止,对于我国贸易顺差的可持续性问题还缺乏全面、深入的研究。本文基于两个实际经济变量模型,对我国贸易收支出现顺差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本文认为,国内有效需求不足和国内投资过度扩张、贸易品生产相对过剩与公共品供给不足,以及国民储蓄超过国内投资,是我国贸易收支出现顺差的直接原因,而人口红利、大规模的工业化与城市化、地方政府行为扭曲、金融抑制等因素,决定了我国贸易顺差将在较长时期内存在,具有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2.
魏浩 《亚太经济》2008,(1):88-91
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在受益于全球化的同时,开放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也面临着如何在全球经济的浪潮中趋利避害、防范经济风险的严峻挑战。本文在对外贸结构与外贸安全、国内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英国和日本经济的历史变迁进行了经验分析。  相似文献   

13.
2010年以来中国已经成为俄哈两国第一大贸易伙伴.本文从贸易发展规模、贸易差额和贸易商品结构三个方面分析了中国对俄哈两国贸易发展的特点,即中国对俄哈两国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且差距不断缩小;两国的贸易差额长期均以贸易逆差为主,近期转为顺逆差交替出现的阶段;进口商品高度集中在能源资源类商品,出口商品由低附加值商品转为高附加值商品.进而分析了中国对俄哈两国贸易在中国外贸、上海合作组织贸易及在俄哈本国外贸中的地位,从而展现了中国对俄哈两国未来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和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4.
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严重影响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对我国的经济也产生了重大影响,我国的外贸企业首当其冲。不少外贸企业举步维艰,甚至面临破产的境地。如何摆脱困境,危中寻机求生,提升企业竞争力,是目前我国外贸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供给侧改革正式提出以来,全国各地掀起了供给侧改革的热潮,它成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焦点。经过几年的改革发展,供给侧改革在运行中颇有成效,福建省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省份,也取得了明显的改革效果。而外贸行业作为福建省的主要行业之一,增速相较于福建省的GDP来说是比较平缓的。为了了解供给侧改革为福建省外贸行业的发展带来怎样的效应,采用巴拉萨模型和逐步回归法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供给侧改革引起的是贸易转移效应;在进出口贸易结构改革中,一般贸易、进料加工贸易、保税监管场所进出境货物、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物流货物和设备、来料加工装配贸易的改革效应较为突出;而在外资的投资结构方面,服务业与工业是外商直接投资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
绿色贸易壁垒对民族地区对外贸易有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应从政府和企业两方面着手突破绿色贸易壁垒,为实现民族地区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7.
陈松洲 《改革与战略》2012,28(4):197-200
国际金融危机后,全球范围内新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且呈现加速发展的趋势。我国在这场新贸易保护主义中受害最深,其对我国外贸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造成我国出口市场萎缩和对外贸易摩擦频繁爆发、恶化我国的外贸环境、冲击我国的加工贸易以及阻碍我国经济健康协调发展等方面。因此,必须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发挥行业协会的协调监督职能、强化出口企业的市场主体功能以应对新贸易保护主义。  相似文献   

18.
服务贸易对中国外贸增长方式转变的作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迅速,在货物贸易不断发展的同时服务贸易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当前我国外贸增长方式仍然存在问题:一是我国整体贸易结构还不合理,服务贸易发展相对滞后;二是货物贸易的增长是粗放型的,以数量扩张为主;三是货物贸易出口以加工贸易为主,不利于技术创新;四是服务贸易本身竞争力不强。在此背景下本文重点分析服务贸易在促进我国外贸增长方式转变中的作用:(1)优化我国的整体对外贸易结构;(2)作为中间投入品,提高出口货物的技术含量,使货物贸易增长向集约型发展。提出我国需要进一步大力发展服务贸易以继续优化外贸增长方式。  相似文献   

19.
我国对外贸易摩擦的双重效应与应对策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松洲 《改革与战略》2008,24(6):107-110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贸易摩擦频繁爆发。贸易摩擦对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培养竞争优势产业、刺激对外投资和实现贸易地理方向多元化等有一定的积极效应,同时也存在着危及国家贸易安全、破坏与对象国的贸易关系、打击相关地区和企业的发展以及引发对外贸易纠纷等消极影响。据此,提出应对我国对外贸易摩擦的长期策略是:发挥市场机制在配置资源方面的积极作用;短期策略是:规避贸易摩擦对我国贸易和经济的冲击,减少其损失。  相似文献   

20.
对外贸易、区域间贸易与地区专业化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黄玖立 《南方经济》2011,29(6):7-22
本文回顾了中国地区对外贸易发展及其对区域间贸易和地区专业化影响的相关文献。现有研究的主要结论总结如下。首先,在国际分工和FDI等因素的驱动下,中国地区对外贸易增长呈现非平衡高速增长特征。其次,对外贸易促进了区域间贸易发展,影响着区域间贸易的流量和流向。再次,通过产业空间转移和结构转换,对外贸易推动了地区专业化和产业集聚,是沿海与内地之间差异的重要来源。最后,地区对外贸易开放对区域市场一体化的影响呈现“先抑后扬”的U型特征,区域市场一体化反过来也影响着地区对外贸易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