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财经资讯     
《对外经贸财会》2009,(11):77-77
印度央行迈向收紧货币政策之路印度央行近日宣布,当地银行必须通过购买政府债券等举措,来提高准备金率。此举被认为朝着撤销在全球金融危机期间实行的极度宽松货币政策迈出了第一步,亚洲各经济体的复苏态势正在加强。  相似文献   

2.
《商》2012,(19):8-8
9月26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了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报告。鉴于欧、美、日、巴西、印度等国家已经开始实施大规模的货币扩张性政策,因此,市场对此次中国央行会议充满期待。但十分遗憾,央行的报告,除了有针对性地指出"要密切关注国际国内经济金融最新动向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3.
王炳杰 《商》2014,(19):114-114
本文从商业银行"钱荒"的角度引出了央行关于货币供给量控制内生性和外生性问题的探讨。本文认为,首要的内生性影响因素就是商业银行和实体经济"倒逼机制"的存在减弱了央行对于货币供给量的控制;第二个内生性影响因素是由于国际贸易顺差导致的外汇占款激增引起的央行货币供给的被迫扩大。同时,本文还从央行独立性的角度,包括央行在货币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参与程度,以及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权等角度,分析了央行货币政策的外生性问题,以及受到政府部门的影响。通过以上分析,本文阐述了决定央行对于货币供给量控制有效性的四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在引入公司治理因素后,本文以非经常性损益为盈余管理代理变量,利用中国A股上市公司2002-2008年的季度数据,研究了货币政策对微观经济主体会计政策选择的异质性影响。结果表明在央行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时,上市公司通过增加非经常性损益来抵消从紧的货币政策带来的负面冲击;在从紧的货币政策下,不同货币政策工具对不同治理结构的公司盈余管理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央行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时,相对于国有和非ST类上市公司,民营企业、ST类公司更有可能进行盈余管理;交叉上市有效地降低了盈余管理水平;央行调整贷款利率时,不同治理结构公司盈余管理水平没有显著差别。另外,货币政策工具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作用不同:相对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贷款利率的调整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5.
文章基于高频识别和反事实分析方法研究后发现,美国货币政策冲击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及其传导途径在2008年金融危机前后具有显著的不一致性。在金融危机前,美国的货币政策冲击主要通过汇率渠道对我国通货膨胀与产出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在金融危机后,美国的货币政策冲击主要通过基础货币渠道对我国的宏观产出与物价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这种不一致性是由央行逆周期调节在金融危机前后的差异所导致的:金融危机前,央行为抑制人民币汇率过快升值,被动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导致我国通货膨胀走高;而金融危机后,央行追随美国紧缩性货币政策,逆向调节美国货币政策冲击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加剧了我国宏观产出的负向波动。  相似文献   

6.
从近日央行货币政策报告的表述来看,稳健的货币政策的核心是要让2011年的货币政策回归到常态。一是从2008年11月到2010年底的非常时期的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回到常态的货币政策;  相似文献   

7.
具有良好信誉的央行所制定的货币政策能得到公众的信任 ,从而使得公众的行为决策不会与货币政策相冲突 ,央行以较小的成本就能实现其反通货膨胀的政策目标。为建立高度信誉 ,央行应具有相对独立的政治地位 ,货币政策要保持透明度和连贯性  相似文献   

8.
浅议我国货币政策的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货币政策的目标的重新定位 ,到央行票据发行利率招标 ,近期的一些表象似乎表明央行的货币政策正在转型 ,本文仅对我国货币政策的改变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9.
宗禾 《商界》2008,(1):24-25
“从紧的货币政策”是近十年来央行第一次提出来,它也预示着2008年央行货币政策的重大转向。  相似文献   

10.
《商》2014,(3)
<正>春节前,央行释放了大量的流动性。对于后续的货币政策预期,市场出现一定分歧。因此,节后央行的2013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报告(以下简称四季度报告)也较受关注。在2月8日央行发布的上述报告中称,下一阶段,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坚持"总量稳定、结构优化"的取向。上述表述与央行三季度货币政策报告基本一致。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对于去年大的货币政策取向,央行和其他政策部门可能都觉得没有问题,也就是"中性、不放水"。节前流动性释  相似文献   

11.
一、2011年货币政策回顾2011年央行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货币和信贷政策在前三季度呈现明显偏紧的操作。四季度则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央行对货币政策进行了微调,在实际操作中实施了定向宽松。前三季度,货币政策的特色是适度从紧。具体表现是,全年央行进行了三次加息和6次提准。央行于2011年2月9日、4月6日和7月7日三次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半年期贷款利率已上涨至6.1%(见表1)。  相似文献   

12.
颜博 《现代商业》2013,(8):41-42
当一国陷入金融危机,国家资产负债表陷入困境时,央行资产负债表就会出现错配。所以,通过对央行资产负债表进行研究,可以了解央行实施货币政策的能力,判断央行调控经济的力度,以便于及时调整货币政策,减少金融危机发生的可能性。本文对1999年-2012年中国人民银行的资产负债表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3.
银监会的成立导致央行角色的转换,尤其是我国入世后各国金融业对我国金融体系压力大大增加了,因此在这新形势之下,央行对其职能进行转变是在所必然。本文分析探讨了央行职能转变后对央行履行货币政策独立性、央行和商业银行的关系、货币政策调控手段等三方面所带来的主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
市场经济中,致力于提高货币政策可信度的央行体制建设具有现实意义.本文简要介绍了影响货币政策可信度的因素和我国央行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我国的特殊国情,提出了提高我国货币政策可信度的体制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15.
《商》2014,(3):19-19
春节前,央行释放了大量的流动性。对于后续的货币政策预期,市场出现一定分歧。因此,节后央行的2013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报告(以下简称四季度报告)也较受关注。在2月8日央行发布的上述报告中称,下一阶段,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坚持“总量稳定、结构优化”的取向。  相似文献   

16.
文章分析了中央银行言行一致的行为记录和良好的反通胀成绩等行为特征与央行独立性和透明度等制度特征对货币政策可信度的影响,以及这两类特征因素的关系;对中国央行独立性和透明度进行了评价和国际比较,并分析了提升我国货币政策信誉的体制改革路径。基本结论是:(1)行为特征是决定公众对央行政策信任程度的最直接因素,但体制特征是决定货币政策信誉最根本的主导性因素;(2)与主要的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央行的独立性和透明度还相对较低;(3)由于我国政治制度、经济金融基础和社会文化环境的特殊性,应该把中央银行体制改革的重心放在增强央行透明性而不是独立性上。  相似文献   

17.
邮储抉择     
林华 《商界名家》2003,(7):11-13
这是一个无可名状的机构——似乎独立却又很依仗母体,像银行又非银行,看上去堂而皇之运营其实名不正言不顺……而它,就是邮政储蓄! 2003年5月,央行最新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表示,要改革邮政储蓄转存款利率制度——业界认为,央行此举是要动邮政储蓄的奶酪及中国邮政储蓄正式挂牌的前兆。由此看来,邮政储蓄今天已经走到十字路口,是继续扮演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角色,还是脱离母体独立发展,这是不能不面对且又十分痛苦的抉择……  相似文献   

18.
通过货币供给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表明:我国的货币供给不但具有内生性,而且还有外生性。为了抑制目前居高不下的物价水平和人民币跨境支付导致的外汇储备增加,央行自2010年初以来连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对调节货币资金流动性过剩、调节经济的运行状况虽然有效,但时间和空间的作用有限,并有可能导致热钱和资本流入,也可能使部分企业资金链断裂而产生负面影响。要实现货币政策的预期效果,央行可以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主动调节经济的运行状况。央行应当发挥货币政策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及时地调节货币流通量,注意与各种货币政策的组合以及货币政策及其他政策的有效组合,更大发挥央行货币政策的功能,将不利的影响降到更低。  相似文献   

19.
为调整宏观经济的运行,中国采取货币政策中介指标调整其运行状况,货币政策中介指标处于最终目标和操作指标之间,不同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执行会产生不同宏观经济效果,央行根据具体的经济形式实行相应的政策,其中,货币供给量和利率作为货币政策远期中介指标,发挥着不同作用,研究发现,央行不能两者并行,否则会产生负面作用。  相似文献   

20.
鄢莉莉  刘鹏 《商业时代》2012,(16):51-52
2011年,中国经济面临通胀的巨大压力,央行一系列的货币政策直指通货膨胀,虽然取得一定的效果,但并没有完全解决通货膨胀的问题,通胀现象仍在持续。再加上前几年中国经济相对放缓时的扩张性货币政策收效甚微,货币政策无效性的话题再次成为热点。本文根据宏观经济理论,从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央行实施货币政策的手段等方面分析中国货币政策失效的原因,并针对其完善路径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